“福特号”航母首次实战化部署将为美国海军带来什么?
原创 张盛
今年3月,“福特号”航母进行了综合单元训练演习,完成了首次配备满载舰载机联队的试验,为其之后的实战化部署奠定了基础。对于这艘从开始建造就在各关键子项目上不断拖延的美国海军新型主力作战舰艇,何时能进行实战化部署受到世界的关注。日前,根据美国海军第二舰队公告,福特级航母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以下简称“福特号”)于5月2日离开位于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开始其第一次实战化部署。所谓“实战化部署”,指的是此次“福特号”并非单艘出海执行训练任务或性能测试,而是“满编”状态下以航母战斗群的形式在指定地区进行的部署,相关动向值得关注。
图为停泊于诺福克海军基地的“福特号”
“福特号”航母的性能特点
在“福特级”立项开发初期,美国海军内部曾就如何研发这一级别航母展开过辩论:从首舰开始便采用全部预设新技术或是根据建造情况逐步添加新技术。最终美国海军决定不走“小步快跑”路线,而是从福特级首舰开始就将全部20项新技术配置到位,这也使得作为首舰的“福特号”从诞生起就是“满战力”状态,为美国海军作战提供以下两点优势:
高效与持续性作战
美国海军的全球战略野心在“福特号”上得到彰显,其配备的A1B型核反应堆能够提供比尼米兹级航母配备的核反应堆多处25%的能量,提供的电力是尼米兹级的三倍,并且“福特号”航母使用的这款核反应堆在理论上是不需要定期更换核燃料棒的,因此除了必要的人员修正与物资补给外并不需要花大量时间用于动力设施的更新,从而提高了该舰的出动效率,可以做到持续性执行巡航任务。
其次,由于航空母舰的作战性能主要由舰载机提供,因此携带更多数量的舰载机,让舰载机以更快的速度出动将使得航母能够更高效的参与到舰队作战任务中。“福特号”航母采用了小型化舰岛设计,并且将舰岛安置在甲板靠后位置,使得甲板空间利用率增加,相比于尼米兹级航母能够停放更多舰载机,能够不需要通过升降机就可以在一个波次释放更多的舰载机升空参与作战。
图为尼米兹级与福特级同框对比,可以看出“福特号”舰岛更小且靠后
此外,“福特号”采用的电磁弹射与电磁阻拦技术可以将尼米兹级目前每天150架次左右的飞机出动率提高到每天220架次。并且这两种技术都可以使航母弹射重量更大的舰载机,使得航母可以搭载更多任务种类的飞机,并且舰载战斗机可以携带更重的弹药。
辅助作战能力增强
航空母舰长期作为美国海军各打击群的中枢,起到串联舰队、引导进攻的重要作用,因此拥有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是“福特号”的一大亮点。“福特”号采用了双波段雷达设计,舰岛安装八面相控阵雷达,其中下方四面S波段雷达,上方四面X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负责对空中目标的远程警戒,并可以在数据链的配合下,引导航母战斗群中伯克级驱逐舰远程防空导弹;X波段雷达作为火控雷达,用于引导航母战斗群中护卫舰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福特号”上所有雷达共用一个信号处理机,简化系统结构、优化系统分配功能,使航母战斗群拥有更多的火力通道,同时拦截更多的空中目标。同时,为了符合美国海军未来IT-21联网作战的要求,“福特号”大量采用先进的侦测、电子战系统以及C4ISR设备。舰上的指挥管制中枢是CommonC2System共同作战指挥系统,能整合舰上一切指管通情与武器射控功能,使作为未来航母打击群旗舰的“福特号”能够更高效的协调整个舰队的作战以及任务分配。
图为“福特号”舰岛雷达
“福特号”实战化部署对美国海军的意义
由于“福特号”在建造中一次性采用较多新技术,导致从施工到服役再到实战化部署,比预期晚了四年之久,因此《战区杂志》(The Warzone)将此次正式作战部署形容为历史性的时刻,足见“福特号”航母初步形成战斗力为美国海军带来的非同寻常的意义。
“福特号”逐步融入美国海军作战体系
单论航空母舰本身是不具备什么作战能力的,只有当航母能够搭载舰载机队时才拥有了对敌打击能力,而要形成战斗力更是需要融入舰队作战体系。在此次“福特号”实战化部署前,它曾经历过两次试验性训练,一次是去年并未搭载“满编”舰载机队前往欧洲与美国第二舰队以及盟国海军舰队进行的联合演练,一次是今年四月初“满编”舰载机队进行的综合舰上单元训练。在经历完这两次训练后,“福特号”已经初步具备以其为核心率领航母打击群执行常规任务的能力。此次实战化部署期间,“福特号”搭载了一个“满编”舰载机联队,可以执行作战、电子对抗、情报侦察以及海上救援等任务。同时,在“福特号”离港后不久,其航母打击群中的三艘驱逐舰Ramage号、McFau号和Thomas Hudner号也已经从各自港口出海并将在大西洋进行汇合。美国海军网站在5月4日发布公告称此次“福特号”打击群的部署是真正意义上作战实力的体现,是美国为大西洋盟友提供安全保护的基石。由此可见美国军方对于“福特号”目前在整个海军作战框架中所处位置是满意的,故而可以推测未来随着它执行更多的实战化任务,“福特号”将能够和舰队中的其他舰艇实现基于自身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更高效的配合。
图为“福特号”航母打击群
美国海军新世纪造舰计划的唯一成绩
冷战结束后,由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没有强劲的对手,因此在上世纪末提出了“由海向陆”的发展战略,要求海军能够配合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执行更多样的任务。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海军主力舰艇装备的新设计方案纷纷出炉:濒海战斗舰替换佩里级护卫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替换伯克级驱逐舰;福特级航母替换尼米兹级航母。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军方发现“由海向陆”的作战思想低估了其他国家的发展,也高估了美国海军在大洋的统治力。目前,濒海战斗舰项目已经宣告破产,《国家利益杂志》(National Interest)曾刊文将其形容为“费钱又无用的错误存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在建造了三艘之后已经停止建造并被美国海军要求重新设计以符合现实的作战需求,虽然未来仍然以替代伯克级驱逐舰为目标,但是美国现在正在建造的伯克3型驱逐舰表明美国海军并不愿意将未来作战能力押宝在一款所谓的“科幻战舰”身上;唯有福特级航母,尽管经历了工期延后与性能长期不能达标的困扰,但目前来看还是初步实现了融入美国海军的目标,并且后续“姊妹舰”也已经开工表明美国海军对“福特号”的满意。作为新世纪美国海军造舰计划中目前唯一实现既定目标的项目,“福特号”航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撑起美国海军的门面。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濒海战斗舰、朱姆沃尔特驱逐舰、“福特号”航母
为何部署至大西洋地区
根据《海军时报》(Navy Times)的一份报告显示“福特号”预计将在欧洲周围的水域(包括地中海)进行常规巡航行动。这并非该航母第一次前往欧洲,去年它在大西洋进行了短暂的试验性训练部署以检测该舰的综合作战性能,其中包括与欧洲盟友的演习。拥有着划时代意义的福特级航母首舰第一次实战化部署并未前往美国战略目前最关注的“印太地区”而是选择大西洋地区可以推测有以下三点原因:
威慑俄罗斯
乌克兰危机所带给欧洲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欧洲一众国家的安全提供者,美国需要时常拿出一些“利好”以证明自身对欧洲安全承诺的可靠性。航空母舰作为美国全球海洋霸权的标志与跨区域打击能力的载体,是投射美国影响力的重要媒介。“福特号”去年在大西洋的试验性部署就被证实有针对俄罗斯进行威慑的“潜台词”,美国第二舰队负责人中将丹·德怀尔(Dan Dwyer)曾表示“应对北大西洋的威胁需要美国与盟国的联合行动,“福特号”在这里与六艘盟国舰艇进行演练是展示美国海军最新作战力量与欧洲盟友的融合并推动新装备更好融入联合作战的体系”,其中“北大西洋的威胁”无疑指的就是俄罗斯。因此如果说去年尚未齐装满员的“福特号”单舰前往欧洲已经具备了威慑俄罗斯的因素,那么此次“福特号”以舰队形式再次直奔欧洲地区将是美国对俄罗斯再一次“秀肌肉”的体现。
图为2022年“福特号”参与北约海军大西洋联合作战演习
紧盯中东地区
美国和俄罗斯由于相互的“核恐怖平衡”并不会贸然开战,因此即使“福特号”在北大西洋地区和盟国海军进行任何行动,现阶段下仍然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但是中东地区就有所不同了,美国海军在地中海地区可以有效的实施对中东地区目标的打击。美国海军研究所(USNI)指出今年三月美国军队在叙利亚遭受袭击使得尼米兹级航母“布什号”在靠近中东的地中海区域的部署被延长了,而“福特号”此次部署就是为了接替在外巡航八个月之久,即将返回母港的“布什号”。对于首次实战化部署,如果可以参与有限的实战,哪怕是针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对手,将是对“福特号”作战能力与其舰上船员、舰载机队机组的有效检验。
避免引发负面关注
作为美军的新锐作战力量,“福特号”航母一直是军事观察家与“发烧友”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部署区域不同所带来的关注度与引发的政治影响仍然会带来差异。乌克兰危机的持续进行使得美国需要采取行动以安抚欧洲盟友,但按照美国目前对于“印太地区”的关注等级来研判,将“福特号”部署到“印太地区”如美国海军中最具战斗力的第七舰队,无疑将更能满足美国参与该地区竞争的需求。然而,鉴于“福特号”在其漫长的研发、建造、试验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能不稳定特征,一旦在“印太地区”再次出现性能故障,会对该地区中那些对美国“印太战略”仍处在观望状态中的国家造成美国军事装备可靠性差的负面印象。此外,相比于美国的欧洲盟友对安全状况的担忧,大多数“印太地区”国家更希望地区局势处在平稳可控的范畴,贸然派遣最新航母或将拉高地区态势,对美国的地区形象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本文作者:张盛,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现就读于澳门大学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原标题:《“福特号”航母首次实战化部署将为美国海军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