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不一定是颈椎病——系列科普四

2023-05-08 07:03
上海

手麻不一定就是颈椎病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常见,但您可能没有听说过的疾病:胸廓出口综合征。

第四期

胸廓出口综合征

Main Points

长时间伏案工作手越来越麻,总是酸痛无力,久了觉得好像不是自己的手,每次都要用力甩一甩,才恢复一些知觉... 去医院拍X光片或核磁却不是颈椎骨刺或椎间盘压迫。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手臂酸、麻、痛呢?

有可能是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上胸廓出口综合征其实是很常见的。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

胸廓出口位于第一肋上方,锁骨下方。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重复性活动、姿势不佳等原因。

病因

因车祸或是重复运动造成颈部外伤,所产生的身体变化而导致压迫。

因重复性职业动作例如,电工、理发师,或是重复动作的运动例如,游泳,打网球,或是演奏乐器导致压迫。

过度使用或重复运动导致的肌肉肥大导致压迫。

先天第一肋骨过长、斜角肌解剖异常、第七颈椎横突过长等导致的压迫。

损伤后的肩锁关节或胸锁关节运动异常也会导致胸廓出口综合征。

颈肋和第一肋骨融合,通常没有症状,但在颈部受到创伤后可能会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

TOS临床表现非常多样,缺乏特异性表现,根据神经和血管受压部位及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各不相同的症状。可分为神经型 TOS 和血管型 TOS。神经型 TOS 占 90%~95%, 血管型 TOS 又分为静脉型 TOS和动脉型 TOS,共占剩下的5%-10%。

神经型 TOS 通常表现为上肢的乏力、麻木、感觉异常、非神经根性疼痛。典型的神经型 TOS 表现手内在肌萎缩和前臂内侧、尺侧皮肤感觉异常。症状通常持续存在,反复上举活动或持续性使用上肢可加重症状。

静脉型 TOS 以上肢极度肿胀为特征性表现。锁骨下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肢肿胀,手和前臂发绀变色,上肢和胸壁浅静脉曲张,通常有上肢、胸部、肩部深部痛,伴随上肢活动后沉重感加重。

动脉型 TOS 十分少见,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锁骨下动脉受压时可出现患肢疼痛、无力、湿冷、 苍白、感觉异常、桡动脉搏动减弱等。也可表现为单侧肢体的雷诺样现象,即患肢出现不定期苍白、红斑以及手部或手指远端发绀。

自我测试

Roos测试

1.呈坐姿,手臂屈肘呈90°,肩部外展90°,并完全外旋。使上肢保持在这个位置,然后抓握、伸展手指三分钟。

2·如果出现以下表现,则证明测试结果阳性。

手臂位置明显下垂,手掌颜色出现苍白。

颈部和肩部疼痛逐渐增加,并沿手臂向下延伸。

前臂和手指感觉异常。

因为疼痛无法完成测试。

治疗

与其他的神经卡压疾病疗相同,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主要是口服神经炎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以及地巴唑、甲钻胺,对早期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治疗较为有效,也可以进行局部的理疗、按摩、激光、中频治疗等以减轻臂丛神经、血管在颈部的压迫。

2、若患者出现持续手麻且手部肌肉出现明显的萎缩,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根治胸廓出口综合征。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软组织与骨性手术,若患者由于骨性因素而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则需要进行颈7横突切除或颈内切除,甚至第1肋的切除以达到治愈。若是由于软组织的因素,如患者的颈部存在异常的纤维束带对臂丛神经形成压迫,则需进行异常纤维束的切除以及前中斜角肌、肥厚肌肉切除,从而解除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的压迫。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