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略洋丨中国海权有“世界第二”的潜质,但仍在崛起前夜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马尧
2018-07-22 09:54
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中国在走向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可谓捷报频传:“蛟龙”号深海潜航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海洋高科技领域有了长足进步;国产航空母舰的成功海试,则意味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在海军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物方面,中国的海权建设与海军建设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那么在理念方面,尤其是对海权理论的研究方面,中国又有哪些进步呢?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波研究员的新著《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提起马汉,地缘政治理论领域的学者对其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位地缘政治理论大师创立的海权论不仅揭示了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还对海权的要素及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海权论的出现不仅使美国成为一个海权大国,还使其逐步成为一个影响遍及全球的霸权国家。此外,海权论在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海权论影响了历史。作为第一个成熟的地缘政治理论流派,海权论的出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理论,对机械化时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大师离去后,海权理论这个地缘政治理论的“常青树”却依然生机勃勃:美国的“制海权理论”、前苏联的“国家海上威力论”都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史和军事史。同为洲际型大国,中国在这方面却大大落后。这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笔者认为,对海权理论的梳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海权构成要素

海权的要素就是一个国家发展海权所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换言之,海权的要素就是一个国家形成与发展海权的前提条件。

在马汉时代,海权由六大要素构成: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国民性格和政府的性质等。这些要素是一个国家能够产生和发展海权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政治、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这些要素在海权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位上升,有的则下降,还有一些则不再成其为海权的要素。海权的发展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并受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严格制约。分析直接影响海权发展的诸多因素,揭示它们同海权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决定海权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从而增强海权发展战略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长远性。

《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一书中,作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代中国海权的要素包括海上力量、海洋地理、海洋经济能力和海洋政治能力。其中海上力量包括先进主战舰艇规模、C4ISR系统能力及任务类型与频率三大指标;海洋地理则涵盖由地理位置、海域面积、海上邻国数目、海外基地情况四大指标来决定;经济实力包括由总体规模和科技水平;政治能力包括政府效率和国际威望及影响,后者可通过盟友体系状况、国际政治地位、外交能力等指标来观察。这种划分方式可谓是中国海权理论研究的一个创新。

周边海洋态势

中国的海上崛起也许是21世纪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有鉴于海洋的战略地位提高,各国纷纷加强海上力量的发展。美国加快推动海上战略转型、重返制海,高调凸显海上地缘竞争;英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正重整海上军备,积极推动海洋复兴;其他周边国家也都在加强海上力量的建设,以增强捍卫自身海洋利益的能力。

上述环境对中国海权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海权的崛起面临着众多的强有力且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竞争者,除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强大存在和影响之外,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实力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海权的发展,这些国家可能会采取形式各样的制衡措施,从而限制中国的抱负和雄心。这些竞争者对待中国海权的消极态度,以及中国在西太平洋不利的地缘态势,一起构成了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环境

战略与战场建设

自从海湾战争后,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就从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迈进。海军专家刘一健大校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着眼于21世纪中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军事战略方针以及未来海上战略环境发展趋势,海军在发展战略上可分三步走。其中,到2011至2020年,海军应形成一大中型海上作战平台为核心的兵力结构,在海军战略运用上要达到有效控制第一岛链以内的近海海域的战略目标。

笔者认为,根据未来海上主要作战方向和近海防御海军战略的具体要求,以及海战场建设经费等情况,中国海战场建设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点多线长的状况,真正做到收缩点线、突出重点。为此,可考虑调整海战场布局,在东部和南部两大海战场各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善配套和相互呼应的海战场体系。一是在东部形成以浙江舟山为中心、山东青岛和福建三都岛为两翼的海战场体系;二是在南部形成以海南榆林为中心、广东湛江和海南西沙为前后纵深的海战场体系。这样,不仅能收缩点线和保障重点,还能有力地支撑中国海上战略防御前沿前移,有效地保障中国海军兵力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进行活动。

就舰队结构和装备建设而言,中国海军应该在一体化联合作战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加强航空母舰和潜艇力量的建设,同时重视海外补给基地和海战场的建设。中国海权有成为“世界第二”的潜质,处于海上崛起的前夜,而未来的路还十分漫长,也必将十分曲折。

中国海权的目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也是唯一横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和世界岛心脏地带的国家(作为地缘政治学经典的《历史的地理枢纽》和《边缘地带轮》,把地球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欧亚大陆腹地为主的心脏地带,一个是其与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相接的边缘地带。——编者注),因此中国海权目标有其独特性。基于中国面临的内外条件,考虑到海权各大要素和中国的发展潜力,笔者认为中国宜追求“近海控制、区域存在和全球影响”的强大海权。近海控制,即在毗邻的东亚近海谋求一定程度的战略优势或海上控制,以确保台湾走向统一、防止朝鲜半岛出现敌对政权、捍卫钓鱼岛及南沙岛礁的主权、维护中国进出大洋通道的安全。区域存在,即在利益攸关的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北部保持有效军事存在,主要威慑、牵制和防范敌对国家或集团从外线对中国事务进行介入和干预,或危害中国的重大国家利益。全球影响,即通过临时的军事部署、军事演习、军舰互访等行动,在全球海域追求政治外交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与美国追求“全球存在、全球攻防”的无限海权有较大不同,中国的上述海权目标仍是有限的。近海控制、区域存在和全球影响这三个目标环环相扣,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与可操作性,在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不至于引起相关国家的强势反弹,同时为中国提供地区海上公共产品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陆海统筹,加快海洋强国建设”,中国这头沉睡数百年的巨龙已经醒来,并将目光投向海洋。001A型航空母舰的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即将进入双航母时代,八一军旗迎着大洋的海风高高飘扬在航空母舰桅杆上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这个现实在地缘政治史上具有几乎是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建设成海洋强国,其意义远不止于海洋。

(“靖海略洋”是由以复旦大学“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马尧为首的一批海洋战略学者组成的小团队为澎湃防务栏目打造的专栏,在今天海洋争端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力图从海军、海权、海洋等不同层面找到问题,深入分析,激发思考,专栏文章不定期推出。)

    责任编辑:杨一帆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