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即:大西洋变“宽”,中美欧战略三角更微妙
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此前,李克强总理的欧洲之行,为即将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今年5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外交和战略安全等多个层面频频动作,步步进逼,持续不断地打击着欧盟和德国的脆弱的“存在感”。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向欧盟挥动贸易制裁的大棒,拿北约的开支反复说事,而特朗普政府派驻德国的大使则大放厥词,对着德国人攻击欧盟,可谓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美欧和美德关系几乎陷入了冰点。值此多事之秋,中欧之间的良好互动则显示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活力与潜力。
维护全球化大方向:中欧默契弥足珍贵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与欧盟和德国之间渐行渐远,大西洋似乎越来越宽了。实际上,目前的美欧与美德矛盾,绝非简单的物质利益之争,而是根植于理念层面的深刻分歧。
特朗普政府强力推行的经济民族主义、国家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体系,实质上是要逆转经济全球化和欧洲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拆解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多边贸易体系,重塑全球经济治理架构。
欧洲一体化的持续推进是欧盟赖以发挥影响的动力之源,而德国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体系则深度依赖欧洲共同市场和欧元区的制度支持,因而欧盟和德国都衷心推崇经济全球主义和欧洲地区主义。在世界经济运行的大方向的理念上,欧盟、德国与美国之间形同陌路,与中国却不谋而合。
冷战结束伊始的1990年代初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是欧盟和德国经济高歌猛进的黄金岁月,恰恰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势头最为迅猛的时期。可以说,中国、欧盟和德国都是冷战后的全球化时代的“大赢家”。相似的历程和共同的理念,使中德之间已达成了共识,形成了默契,这将为今后中欧和中德双边经济关系的持续发展,为持续推进“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中欧战略合作2020规划》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
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中德合作潜力可观
大数据技术正在普及,人工智能横空出世,这些令人目眩的技术变革正在改变制造业的运行生态与市场版图,传统制造业部门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技术转型与升级的压力。
二战以后大半个世纪里,像汽车与飞机制造这样的产业一直被视为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端产业”,然而这些产业已经走到了产品生命曲线的后端,其现有技术已经完全固定,难有改变。如果不能实现技术升级,这些产业就会滑向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行列,其利润率会不断下降,而这些产业对中德经济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目前中德都在加紧推进对新能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将这些新兴技术有效应用于传统制造业部门。由于中德两国的科研体制与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异,两国新技术研发的关注焦点、推进速度和最新成果必然各有特色,互不相同,中德企业根据各自的技术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上下游产业间的垂直分工或产业内的水平分工,可以形成相互协作的生产体系,实现两国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达到共赢的效果。
此次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国新能源企业宁德时代公司获得德国图灵根州政府的支持,在当地投资设厂,与德国宝马公司等知名汽车企业签下40亿欧元的产销订单,表明中德企业科技合作正在开启新的局面。
民粹力量崛起,须防德、欧对华政策摇摆
然而,欧洲和德国的政治并不稳定,格局转变的乌云正浮起在地平线上。
过去被欧盟和德国政治精英视为“极端”和“不入流”的民粹主义力量,已堂而皇之地进入欧洲主流政坛。2017年初以来,激进民粹政党在荷兰、德国、奥地利等欧盟核心成员国的议会里已成为第二或第三大党,在意大利甚至已上台执政。
德国默克尔政府刚经历了组阁的危机与动荡,受支持度不高,属于弱势政府。而目前这一届的欧盟领导层到2019年春夏之际就将换届。欧洲传统主流精英政治的制度大厦的根基正在动摇,目前欧盟和德国领导人对华决策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摇摆性和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因内部的反对而改变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明年春夏之际的欧洲议会大选和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组阁形势迷雾重重,待到欧盟换届之后,欧洲对待中国的总体态度究竟会怎样,仍需拭目以待。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可谓变本加厉,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前景越发显得云遮雾罩。中国在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纵横捭阖,使中-美-欧战略三角关系更加微妙。李克强总理的此次欧洲之行,以及接下来的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对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战略格局产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