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会|美俄关系转折难有“实锤”,改善双边关系氛围更重要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安德烈·科尔杜诺夫
2018-07-15 08:33

尽管赫尔辛基与新加坡并不相似,俄罗斯与朝鲜大不相同,普京与金正恩在国际舞台上也有各自的行事原则,然而不久前新加坡召开的美朝首脑峰会对于筹备7月16日美俄首脑峰会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圣淘沙岛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政治秀使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知特朗普的个人外交风格,看他是怎样与 “难以相处”的——敢于直面美国压力、不愿无条件承认美国优势地位的——伙伴交流的,从而对未来有所预测。

赫尔辛基设想

特朗普对于风格强硬的领导人有好感,哪怕他并非美国的朋友或是同盟。美国传统的盟友也未像6月12日新加坡的金正恩那样,得到过美国总统如此的重视。但也正因此,与潜在的对手过招,特朗普尤其想要获胜,哪怕只是形式上的胜利。与特鲁多经常性地争吵、让默克尔和马克龙碰了一鼻子灰从华盛顿回家——这些对这位美国总统来说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了。

那么由此类比,特朗普在赫尔辛基能取得哪些“胜利”呢?可以想象,至少有两方面,首先,他可以与普京达成协议——俄罗斯“不干涉”美国今年的中期选举,尤其是五个月后即将举行的已迫在眉睫的国会中期选举。但由于俄罗斯不会认可“以往曾经‘干涉’过选举”,也不可能只承担单方面的义务,因此只能将该协议包装成为“双方互不干涉”的形式。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但还是可以完成的。其次,可以就叙利亚问题达成某种框架性的协议。叙利亚并非特朗普的核心利益,更何况他早就要收拢那边的美军兵力。显而易见,离开这个不那么“好客”的叙利亚,还是包装成跟俄罗斯的交易为好,这样以后还可以指责“是俄罗斯破坏了达成的协议”。

“我和奥巴马不同……”

特朗普外交有一大特点——他尽力最大程度地保持与他的前任们保持距离,这里首先就是要与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保持距离。这种意图在新加坡峰会上已充分表现出来。他与朝鲜的互动方法实质上和哪位总统的比较接近——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这点可以探讨很久。然后他并不愿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朝鲜的协议被看作是他的个人成就,而非美国多年外交努力的果实。正是他——特朗普——“解决”了这个其他白宫主人几十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特朗普也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赫尔辛基峰会。例如,2010年签署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不行,因为这是奥巴马政府所签署的,且续签也不能称为特朗普的胜利。同样地,此次会谈也未必会涉及到拉夫罗夫和克里所签协议中的一些条款,因为这是特朗普所厌恶的民主党国务卿所签。特朗普要摆脱继承性,强调任何可能达成协议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即便事实上,谈判实际回到1987年或2010年的削减核武器条款,也应为此次会谈创设新的语境——为21世纪的世界寻找新的战略稳定基础。

细节丢一边

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新加坡会晤前,美方专家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因而双方没能就朝鲜核问题达成具体的、细节性的协议。实际上,美国专家的职业程度无需置疑,也尽心尽责地开展了工作。然而特朗普在新加坡表现出了一贯的对于细节不热衷的态度,只是签署了总体上的、甚至是有些含义模糊的总结性文件。这种策略也是有道理的——总体性文件中所规定的义务较少,相应地,他因此受到国内反对派的指责也会较少。

赫尔辛基很有可能也是这样。即便会晤后能签署总结性的声明,必然也是总体上的、简短的、含义模糊的。要让特朗普在现阶段签署一些具体的条款——是没有希望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徒劳,无论这种努力来自俄方,还是美国总统自身团队。任何具体条款都会给美国国内反对派予以指责总统当前政策的借口,国会中会有不少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中止特朗普当前所开展的工作。然而在现有条件下,即便是最泛泛的声明也将是很大的成功,将为今后签署具体的、实质性的条款铺平道路。

需要继续“秀”

特朗普任何政治成就,都是色调鲜明且成果显著的政治秀,力图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关注,首先是美国内部关注,其次是外部世界。在新加坡,这种外交的公共性特点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从会面地点选择,到扬言要取消会面,再到确认会面,并伴随有大量推特发文、精彩的照片、记者见面会。全世界目光聚焦于他,这一点在他看来,本身已是巨大的外交成就。

赫尔辛基峰会为特朗普提供了更好的政治秀场。美俄首脑的首次会晤,可以说是推广“特朗普”品牌的绝佳机会。它应该如同1807年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船上的会晤那样,会晤本身精彩呈现的意义足以掩饰其实际成果不足。为达成此次与普京的会晤,特朗普不顾大量顾问、盟友的警告,已投入了大量个人政治资本,难道他会不期待相应的政治红利?也许,俄罗斯这一方值得他选择。更何况在当前形势下,会晤的象征性意义对于俄罗斯而言,也绝非次要。

一码归一码

新加坡峰会,如同美国总统参与的其它高层会晤一样,让人明白,这位美国总统“友好”地握手、拥抱、拍肩、相互恭维,并不意味着他将会在一些他认为是关键的问题上让步。圣淘沙岛会晤之后对朝鲜的制裁并没有丝毫放松。同样的,与安倍晋三会晤时特朗普所展现出的双方良好的个人关系并不影响他对日本施加经济压力。

对于俄罗斯,这意味着,双方也许能在赫尔辛基就战略稳定或是叙利亚局势达成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于俄罗斯在其它问题上减少施压。只要美国认为是关键利益所在的方面,压力将持续。这点上可以判断,特朗普不会像他之前的美国总统所采取的策略那样,由一方面开始缓和美俄关系。每一方面都是一笔单独的“交易”。如果“特朗普的朋友”能把“普京的朋友”从国际武器市场上挤掉一点份额,他们会充分利用机会。如果有机会扭住欧洲盟友的手,强迫他们购买贵的美国天然气,不买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再怎么会晤他们也不会放弃机会。万一能就叙利亚问题谈成点什么,也未必能降低谈乌克兰问题的难度。“生意就是生意,没有任何个人因素”。

说到不等于做到

新加坡会晤后的第一周即证明了,特朗普对待自己的承诺是选择性的——尤其是如果这些承诺以泛泛的形式呈现,可以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诠释时。其实之前也是如此。例如,美俄两国元首曾在2017年7月八国集团汉堡峰会(原文如此,应为20国集团汉堡峰会——编者注)上谈及,要共建网络安全工作组,但之后并未实施。此前与美国国内大量反对者辩论时,特朗普声称,新加坡会晤时会向金正恩作出“单方面让步”,而如今则表示,只要朝鲜政府的行为让他不满意,美国可以拒绝任何“让步”(其中也包含美韩联合军演)。并非这位美国总统故意恬不知耻地不守承诺,而是不可预知性本身就是其外交风格中所固有的组成部分。

这就意味着,赫尔辛基所达成的任何协议,在没有具体细化条款、具体负责官员、实施“路线图”、时间表、实施机制等条件下,均不能认为是最终的、不可逆转的。白宫永远能找到理由,拒绝履行对俄关系方面的相关义务。因此,为一些可能会在《俄美赫尔辛基声明》中出现的术语或表达赋予“神圣”的意义,未必合适。抓住美国总统在峰会期间的一些表述,也未必有意义。努力改变双边关系的整体氛围,引发“赫尔辛基精神”,在具体的方向上能落实事项,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这重要得多。

众声喧哗

可以判断,在新加坡所签署的协议并不能中止美国内部就未来朝鲜核问题解决方案的斗争。美国内部政治势力的斗争还将持续并激化。且这种斗争并不仅存在于特朗普和他国会山上的政治对手之间,连特朗普团队内部也存在。很难说,内部势力相互牵制和相互斗争——这究竟是总统本人治理风格的体现,还是特朗普政府内部至今仍一团糟的结果。

不管怎样,需要做好准备——这场将在芬兰首都举行的会晤,不是俄美关系的转折点,而仅仅只是“俄美关系恢复”这一复杂进程的起点。无论是否能达成《赫尔辛基声明》,华盛顿要落实相关协议,背后会有复杂而又漫长的政治斗争和官僚扯皮。不排除会有官僚势力消极怠工,以各种理由拖延,给相关的协议增加各种附加条款和要求。就目前在美国政府和统治集团内部形成的政治势力平衡对比来看,都不倾向于改变目前与俄罗斯激烈对峙的政策。加上特朗普本人,就朝鲜经验来看,其性格有摇摆不定的特点。然而,赫尔辛基峰会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与美国对话的起点,可以由此开始就对双方共同重要的话题展开内容充实的对话。下一个类似机会,很可能不会很快再出现。

(作者系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本文首发于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官网www.russiancouncil.ru,原标题:《去赫尔辛基的路上看一眼新加坡》,中文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青年教师郑洁岚翻译。澎湃新闻获授权发表,内容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朱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