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学子参与南极科考任务,为海平面上升贡献数据支持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顾元元和硕士研究生曹哲毅参与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本文图片均来自“同济大学”微信公众号
4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同济大学获悉,中国南极考察队已经全部返回上海。本次考察队中有两位同济大学学子,他们是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顾元元和硕士研究生曹哲毅。
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任务。
顾元元在内陆科考沿线架设GNSS基站
顾元元(左)与曹哲毅(右)在昆仑站打20m热熔钻
曹哲毅在昆仑站采集无人机数据
顾元元和曹哲毅跟随南极科考队,沿线完成了繁重的科研任务。他们采集的科考数据,为精确测量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对海平面上升贡献提供数据支持。
此行,他们围绕实现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及周边冰盖、冰川的物质平衡与全球海平面变化贡献关键参数(冰流速、冰物质流失、冰/雪下温度)等主题开展研究。
内陆队带的设备很多,也很重。往内陆走,随着海拔上升,温度下降、空气变得稀薄。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不期而遇,有时狂风席卷而起,纤细雪粒形成漫天白雾,队员们还要经受“地吹雪”的考验。顾元元在内陆沿线安装角反射器清理积雪、校正角度、反复测试,他们不仅安装了两组新的SAR卫星角反射器,还维护了三组现有卫星角反射器,为SAR卫星影像获得的冰川运动速度提供地面真实有效的验证数据。
在团队帮助下,顾元元和曹哲毅在内陆沿线上安装多条20m温度链,完成内陆沿线的物质平衡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关键参数(垂直温度)的观测。
内陆队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合影(后排左四为顾元元,左五为曹哲毅)
在昆仑站等地,曹哲毅利用无人机平台对冰面微地形探测、分析与建模,获取大量厘米级精度UAV DEM与冰雪表面坐标点。
科考过程中,复杂的冰面和冰下情况常伴左右。曹哲毅介绍说,正是依靠考察队的科学研判和细致安排,依靠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在现场不断应用提高,创造了中国南极科考相比国外同行的更高安全性。
这也是曹哲毅第一次到南半球,雪龙号穿过赤道时,他站在甲板上,海风轻轻拂面,海面如镜面般平静。抬起头,能在南半球看到北半球看不到的星空,他说:“第一次有这样的奇妙体验,感到非常惊艳,真的十分值得。”
同济大学长期承担国家极地科学研究重大研究项目,一批批同济人参与了多次南北极科考,持续为中国极地科学研究贡献同济力量。
雪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