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辑】清明时节话清明‖高家协

2023-04-04 14:00
四川

清明时节话清明

高家协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它不单是重大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节日,更是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利、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清明节来历简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续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称“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世界上过清明节的有中国、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二、清明节主要活动

(一)墓祭

就是到家庭、家族先祖坟墓或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墓地那里去,也称为“上坟”。按传统习俗,上坟时要准备香烛和贡品,并供祭在先祖坟墓前,点燃香烛,然后磕头,再将纸钱焚化,并除败枝杂草、清扫墓地,在坟头培上新土,最后插上清枝绿叶,或插挂祭条,或摆放花篮、供果之类,组织悼告活动,以表达缅怀之意。

其情其景,宋·高菊涧有不朽的《清明》诗作留于世。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二)家祭

不能亲临上坟祭祀者,含因事、因病,或远居他乡的游子,可在居家的阳台或客厅里,摆上祭祀的各种用品,朝着先人下葬方向,或遥远的家乡方向,祭酒、烧香、祭言、祭拜。

唐·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写清明节时不能回家扫墓,却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遇上了下大雨,心里本已有了不少心事,遇此心境更加凄迷纷乱。

(三)祠祭

祠堂是一个家族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传统与辉煌,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除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时各房子孙有办理“红白”等事务时,经常利用祠堂作为“家风家教”活动场所。在湘鄂一带,境内各宗族门户男丁在这天都去祠堂“吃清明会” 。事前安排专人,布置场地,杀猪宰羊。当日开展点燃香烛、念祷告词、磕头祭祀等活动。晚餐时,每人发一张大粗纸,把大肉大鱼打包带回家给家人品尝。现在祠祭不普遍了,年轻人与时俱进,进行网上祭祀,感恩、怀念先人。

(四)踏青

到郊野去游览。清明节也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的节日,又叫探春、踏春,就是现在的旅游。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

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

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

(五)荡秋千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唐宋时,秋千专供妇女玩耍,以练习轻捷、矫健。《开元天宝遗事》记:“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唐诗人韦庄有《长安清明》诗:“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宋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常有描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六)放风筝

《询刍录》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因首以竹为笛,风入笛声似“筝”鸣,俗称风筝。起初只限于王公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宋代后,才成为民间喜爱的活动。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南北朝时,梁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后逐渐演变为娱乐玩具。唐诗人高骈写《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曹雪芹著有《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

今潍坊风筝节,每年清明前后举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地方节会。自1984年起,已举办38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

(七)斗鸡

斗鸡分鸡斗和人斗。人斗称“撞拐子”,是一个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体育游戏,有利于发展单脚连续行进跳的能力及身体的平衡能力,规则是两人或多人均可。每人架起一条腿,膝盖前屈,用一只手抓住脚踝,用另一条腿支撑全身重量,跳跃前进,用前屈的膝盖去顶撞对方。被撞倒或抓住脚踝的手松下,脚落地者为输。

古代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唐代斗鸡成风,民间斗,皇上也斗。《成武县志》载:“周釐王三年(前679),齐桓公以宋背北杏之会,曾搂诸侯伐宋,单伯会之,取成于宋北境时,斗鸡其上”。唐高宗时期,亲王、大臣们狂爱斗鸡。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诗人王勃专为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的斗鸡诗文,于是昔日的皇家兄弟为此反目,王勃则被高宗一气之下罢官去职。今“撞拐子”的体育锻炼成了一些小学生下课后,展示自己最具男子气概的游戏。

(八)蹴鞠

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水浒》中高俅就是蹴鞠能人。清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起源于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唐宋皇帝大多都重视蹴鞠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遇到比赛时都亲临观看。“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清朝时,民间蹴鞠运动受到了极大限制,逐渐为篮球、排球、足球、水球、气排球所代替。

(九)茅山会船

流行于江苏省兴化市的传统民俗,2014年11月11日,兴化市申报的清明节(茅山会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茅山会船,历史悠久。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从海上入侵沿海地区,骚扰百姓,茅山人组织船只,以竹篙为枪,配合官兵抗倭,歼敌千余名,此举得到朝廷嘉奖,御赐“五彩金龙旗”四面。茅山人以此为荣,年年悬挂此旗、赛船,逐渐形成茅山会船这种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前,茅山及周边地区自发组织会船活动。三更集合,五更祭祀,会船云集,游客如潮。水面上,旗幡如海,篙桨如林,会船如梭,锣鸣鼓响,万众欢腾,热闹非凡。

(十)庙会

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为求得祖先及神灵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百货云集,遂成庙市。北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极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曾与其夫赵明诚相偕至庙会。

三、清明节注意事项

(一)明确清明节气和清明节的关系

清明节是清明节气所衍生出 来的产物。在古时候清明节气有着祭祀、扫墓的传统习俗,便逐渐衍生出清明节。两者本质的区别:

清明节气属于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节气并非节日和假日。

清明节是一种传统节假日。清明节是国家放假专门用来孝亲团聚,祭扫逝者、亲近自然、欣赏美景,体育锻炼、休闲享受,体现人民分享盛世的福祉。

(二)祭扫最佳时间

民间习惯把清明日的前三天、后四天,称为“清明时节”。按习俗,清明节的头一天谓“寒食节”,不宜上坟扫墓。其余每天的“未时”前,指下午3点 前,是祭扫的最佳时间。老人有话:下午3点后,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或身体弱的人,在阴气重的傍晚祭祀,可能会影响运势。对当年逝世的“新亡人”,续妻者给亡妻,亡夫者给亡夫的祭扫各地风俗不一,要遵守当地相关习俗。

(三)免墓祭人员

老祖宗认为,人逝世和人活着一样,都是讲究家族观念和孝道传承的,所以在给先祖们上坟时也是如此。清明节的祭祀,是对逝者表达敬重之意和思念之情。否则,是对“先祖的冒犯”。从传统习俗、精神状况、身体健康、活动安全等考虑,下列人员免上坟祭扫:家有兄弟的外嫁女及婿;孕妇和来例假的妇女及病人;古稀老人;6岁以下儿童;没有受人委托的陌生人。

(四)忌讳

1.忌红。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哪怕是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素色的服饰为宜。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和插红花,应戴其他颜色首饰和插白色菊花。因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搭配一些绿草、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

2.忌吃。要食斋禁荤。扫墓前最好禁食,祭祀后众人可食祭品,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3.忌照相时将其他人坟墓拍进镜头。给亲人扫墓时要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均不要将其他人坟墓照入。

4.忌不文明行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嘻笑怒骂,非议先人,乱跑乱碰。

5.忌头发盖上额头。按古人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气运命门所在。

6.忌买鞋类。“鞋”与 “邪”谐音。清明节不可买“邪”给自己。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勿忘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

7.忌讳探视朋友亲人。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

作者简介

高家协,湖南澧县人,退休公务员。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文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华高氏》会刊主编,中华文促会姓氏学术委员。参编《高姓简史》《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主编《澧州四修高氏族谱》《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编著《唐宋高姓诗词集注》《高氏史贤》《高氏故事》《红色高家人》《高研诸贤》《高姓进士》。与人合编《高氏堂号举要》《廿六史高姓人物集》等书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高家协

配图:方志四川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