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化节十周年︱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蒯大申
2023-03-25 12:59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2013年3月23日,上海市民文化节正式启动。作为全国首个以“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为模式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十年来,上海市民文化节开展各类活动40多万项,惠及近2亿人次,成为了一个365天永不落幕的“平台”。

在上海市民文化节十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市民文化节十周年”专栏,随着主办方、专家学者、普通市民的视角,回顾上海市民文化节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

上海市民文化节十周年

上海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缘起于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下的一次突破与创新,是一个创举。大赛聚焦于公共文化空间这一载体,希望全社会更加关注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与创新,关注这一与全国城乡的文化风貌、生活品质及精神气质息息相关的大课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城乡文化肌理中最活跃的细胞。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长,对文化产品、文化空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全国不少城市的建设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发展,由大规模拆建和新建转向存量空间的有机改造和微更新,由此促成了城市空间属性与文化属性的融合。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的举办,就是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即人们一方面关注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还越来越关注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感和美学品位。

公共文化空间的不断提升,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觉得以下三个趋势也许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一)更加注重功能性

公共文化空间说到底是为了人而存在,为了人而发展的。未来公共文化空间将越来越明晰自己的功能定位,向社会公众提供日益多样化、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重视挖掘空间潜力,提升空间功能的针对性和合理性,进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荣获2018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的思南书局和陆家嘴融书房,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思南书局由闻名沪上的“思南读书会”演化而来,如今已成为一个面向公众的新型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地标。浦东新区的陆家嘴融书房则是由老旧社区图书馆改建而成,改建后的建筑通体洁白,外立面焕然一新,内部空间流畅合理,仿佛是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城市雕塑”。每周在这里举办两场高质量的“陆家嘴读书会”,并通过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全程录播,以“在场+在线”的方式覆盖全国数亿观众,被誉为“没有围墙的融书房”。

(二)更加注重审美性

未来公共文化空间将更加讲究“高颜值”、高品位,更加讲究空间设计,讲究地方特色和审美风格。不但要更加“好用”,而且要更加“好看”,要内外兼修,才貌双全。荣获2019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的上海嘉定图书馆,同时拥有“全球最佳公共图书馆”的美誉。这组临湖而建的优美建筑延续了江南书院的风格。从空中俯瞰,嘉定图书馆就像是一本本翻开的书,既有江南文化气息,又有现代建筑品貌,其内部空间充分尊重人的尺度,处处见景,处处怡人,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享受。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结合了趣石、竹木、山水、庭院的四大元素,复折屋顶的设计犹如群山,露台则是结合了叠水的意向,刻画出中国传统书画中山水的意境。而最东侧的折屋顶,通过整个植草屋顶的设计,体现了建筑的科技型以及绿色生态的理念,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优质舒适的阅读环境。馆内的沉浸式阅读、专业电影院、听书等“互联网+”的文化创意服务,让读者感受到“耳目一新”。瀑布流电子书、电子签名墙等AI特色服务,使读者感受到“原来阅读可以这么有趣”。荣获2019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网络人气奖”的临平图书馆如今已成为余杭的文化新地标。

(三)更加注重公共性

公共文化空间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空间的开放度上,同时也体现在公共文化空间原本就是公共参与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平台。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既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交往与公共活动的空间,又要激发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空间营造的高度参与。人们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增加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合作,促进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交往,增加相互信任,构建交往网络,从而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将成为培育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大课堂。

荣获2019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基层文化空间优秀案例奖”的“鞍山四村第三小区百草园”,以社区花园为公共空间更新实验基地,从孩子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种植入手,积极推动参与式设计营造,吸引社区组织参与公共空间的推广与探索。这个项目的设计团队从设计之初就吸引居民高度参与,请居民提建议,谈设想。在整个施工过程,也有意识地让居民们参与其中。这样就融入了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整个设计营造过程成为社区动员、社区合作、多元共治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获奖案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专业社区调研,与社区居民充分互动,认真听取居民们的需求和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这些空间的更新改造和服务提升。由此可见,公共性是公共文化空间的灵魂。

二、公共文化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特征

如今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演化,以我粗浅的观察,已呈现出以下鲜明特征:

(一)营造以人为尺度的空间

无论是空间营造也好,城市更新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公共文化空间,归根结底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和集聚互动的场所。适应人的需求,满足人对空间的有效使用,应该是所有公共文化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文化空间人性化的首要特征。所谓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就是处处体现了“人的尺度”的空间,就是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空间。

深入理解人们心里的真正需求,是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的逻辑起点。上海浦东潍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师把基层文化中心视为“社区活力的容器”,在设计改造中尊重社区基本场所与文脉,从社区不同人群对文化中心的需求调研开始,并与社区创新专业工作组织共同协作,一同调研和梳理出该社区人群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模式和特征。中心改造后,便成为居民们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空间,从而荣获2019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

(二)用设计提升空间美学品位

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设计可以创造价值。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到达一定阶段时,就会更加重视发挥文化的作用和设计的价值。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品质的整体提升,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品质。

身处上海市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朵云书院,其主体建筑是一栋整体搬迁而来的明代徽州木构建筑。建筑分上下两层,室内室外相连相融,室内设置了阅读、文创、展览、讲座、品茗等多个功能空间,室外设计了“松石境”与“水云乡”两个景观庭院,其意境与松江及其古称“云间”形神相契。朵云书院通过古建与现代设计的巧妙结合,为读者和游客提供了别样的文化体验。

设计除了追求美,还追求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思想的连接。空间人性化了,里面就会有一种能温暖人心的东西,这样的空间多了,就会使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有温度的城市。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上的“故事商店”就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文化空间。游客和市民可以在店内的“生活者”和“观察者”共创卡片上写下自己关于愚园路的故事与情感。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文化空间,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社区居民的参与,最小的只有9岁,最年长的有67岁。“故事商店”开出不到半年时间,就收集到了2000多则大家提供的故事。这样的空间真正嵌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拉近人们距离的情感纽带。

上海嘉定“我嘉书房”(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奖案例)

(三)以开放激发多元文化活力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比,更加突出了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要求。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向全社会开放,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其自身也应成为一个开放平台,让各种社会资源在这个平台上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成为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源头活水。

上海市嘉定区成立的“我嘉书房”社会主体运营合作联盟,以促进“我嘉书房”标准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深化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社会主体自管理体系。此举有力地推动了政府部门与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建设平台的形成。在这个开放平台上,近百个社会主体通过投资建设设施、参与运营和管理、承接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等方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伙伴。上海市徐汇区以开放姿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文化场馆、实体书店、多元文化空间的建设,积极主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获得2020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基层文化空间优秀案例奖”的新华路669弄,是上海常见的典型老公房小区。由于公共空间严重缺乏,小区门口狭长的门卫室成了小区的社交中心,小区居民都喜欢聚在那里歇歇脚、聊聊天。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经过设计师、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把这个拥挤局促的空间,改造为精美的“睦邻微空间”,成为社区居民喜欢的分享书籍,交换旧物,交流情感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些案例都充分显示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重要价值。

社会蕴藏着自发的追求文化、追求光明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虽然微小,但汇聚在一起,就能照亮世界。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选送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微光书苑”,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村民李翠利以一己之力在自家超市创办的一个小小图书馆。这个不要身份证件、不用办借书手续、不收费、零门槛的图书馆坚持办了12年,终于把越来越多“微光”汇聚了起来。69岁的村医将自己医疗卫生方面的藏书全部拿出来共享;退休教师李新全多年来坚持在书苑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大学生李幽茹从小学开始,就帮忙组织微光书苑阅读分享活动……如今,“微光书苑”已成为村里孩子们的自修课堂,成为全村的文化中心。

(四)守护地方文化独特性

在当今公共文化空间营造过程中,成功的案例都是尊重在地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脉,注重地方历史文化符号的运用,强调自己的文化基因,通过地方改造和场所营造,让文化空间在同质化里凸显自身的独特性。

散布在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大量工业文明遗存,如今纷纷变身为公共空间、艺术空间,呈现出后工业时代的特征。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徐汇滨江博物馆美术馆群、世博滨江美术馆博物馆群、苏州河畔M50创意园区、原浦东老白渡煤仓改造而成的艺仓美术馆、亚洲最大的八万吨散粮筒仓改建而成的浦东筒仓艺术中心等,现在都已成为新的城市文化地标。上海金山区挖掘乡土民间习俗、传统美味、乡俗活动、儿时游戏等各类文化记忆,利用古建筑、工业遗址等营造文化体验空间,松江区“泗泾镇非遗传习基地”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多样文化空间。

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的陶仓艺术中心前身是当地居民储放稻谷的粮食仓库,建造于50-60年代,已废弃多年。老粮仓的建筑主体由红砖建造而成,基于粮仓本身的建筑特点与历史背景,设计师用建筑学的方式,表达了对老粮仓历史的敬畏与尊重。老粮仓结构以混凝土拱圈顶住砖砌望板屋顶,形成双曲面屋顶,为这座粮仓带来戏剧化的结构效果。新设计的麦穗山墙用红砖叠搭出麦穗的图形,整个建筑以莲花、麦穗为元素体现在地文化。改造后的粮仓变身工业感十足的陶仓艺术中心,把运河淳朴的乡村氛围与潮流艺术融合,成为该地的文化名片。

那些以优秀历史建筑为载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更是以承继历史文脉为己任,处处透出浓浓的历史感,散发出独特的人文气质。荣膺2018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公共阅读空间设计奖”“网络人气奖”两项第一名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前身是民国时期“大上海计划”中的上海市立图书馆,由当时著名建筑大师董大酉主持设计。于1936年建成开放,距今已有80多年。如今它重获新生,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式复兴建筑”的历史特征与民族气派。明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精巧的彩绘、富丽堂皇的门楼,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宁静优雅的阅读空间,吸引读书人近悦远来。荣获2020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奖”的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的“砖集馆”和安徽省合肥市的“合柴1972文创园”,都是运用历史文化元素塑造文化空间的成功案例。

三、几点建议

可以预计,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改造、重塑,未来会在全国广泛开展,借此机会,提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应该重谋划,重设计,应谋定而后动,要沉得住气,争取建一个成功一个。好东西是需要慢慢积累的,美的事物也需要厚积薄发。千万不要一哄而上。

第二,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要讲究性价比,也要讲成本控制,并不是花钱越多越好。就像家里装修,有的花钱不少,效果却并不好,而有的花钱并不多,效果却很好。这个区别就在于文化品位的差距,在于审美观和设计感的差距。

第三,也许最重要的是,无论是社区营造也好,城市更新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动主体是广大市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主体也应该是广大市民。我们希望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社区动员的过程,是公共精神培育的过程。空间里有了公共性、人文性和社会性,才有可能成为最美的公共文化空间。

人创造了美的公共文化空间,美的公共文化空间也会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全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作者蒯大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