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高”建设 “粮田”变“良田”——凉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2023-03-22 10:40
甘肃

阳春三月,凉州大地千里沃野,呈现出一幅幅“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画卷。

3月14日,记者走进凉州区新华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宽阔笔直的公路两边,一片片平整的麦田向远处绵延。“项目去年3月启动,缠山村、夹河村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等,将‘小块田’‘巴掌田’建设成能够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凉州区新华镇武装部长李得志介绍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处,新华镇缠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有如打开了话匣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村的小田变大田,漫灌变滴灌,低效变高效,整治了撂荒土地,提高了土地效益,保障了粮食安全,促进了我们村的长远发展,达到了机械化管理和高效节水的目标。”

小田变大田,分散变集中,零碎变成片。高标准农田建设使项目区内土地机械化耕种率大幅提高,为以后土地整体流转、同一品种种植、水肥一体化推广奠定了基础。同时,土地流转后可方便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增加了群众务工收入,最终使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

高标准农田究竟“高”在哪儿?凉州区农业开发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吴生钰道出其中关键:“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签,也是‘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基础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综合配套,能够积极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凉州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筑牢维护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举措,实施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完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六大工程”。目前项目已接近尾声,近期即可种植农作物。

“2022年,我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6800亩,通过项目实施,新增耕地1774亩,全部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凉州区谢河镇武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齐典学说,“今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抓好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模式,计划种植马铃薯2000亩、玉米4300亩、小麦1440亩,超额完成种植任务。”

近年来,凉州区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抢抓政策机遇,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最大限度发挥高标准农田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中的带动效应。先后争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2.05万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实现了“良田粮用”。同时,积极推广复种模式,春小麦收获后,复种娃娃菜、脱水油白菜等经济作物,实现“一茬保供给、一茬促增收”。(武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婷 王炳智)

原标题:《农田“高”建设 “粮田”变“良田”——凉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