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筛查诊断,上海探索青光眼社区慢病管理模式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2023-03-12 20:41
来源:澎湃新闻

3月12日,一场青光眼防治科普直播讲座在上海市长宁区古北市民活动中心开展,由孙兴怀、葛玲等知名眼科专家作为活动嘉宾。本文图片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供图

目前,我国青光眼患者管理存在疾病认知率低、定期随访意识薄弱、治疗依从性差等现状。

2023年3月12-18日是第16个世界青光眼周,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共识保视野,指南护光明”。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将联合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等多家单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光眼,重视眼健康筛查。

3月12日当日,一场青光眼防治科普直播讲座和义诊活动在上海市长宁区古北市民活动中心开展,由孙兴怀、葛玲等知名眼科专家作为活动嘉宾,为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青光眼科普盛宴。活动现场配备了全自动眼底照相机,20秒即可获取青光眼AI筛查报告。

活动现场配备了全自动眼底照相机,20秒即可获取青光眼AI筛查报告。

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为2180万,约占全球患者人数的1/4,是全球青光眼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因青光眼致盲者有600万。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主任医师葛玲表示,多数情况下,青光眼并没有明显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而错过治疗时机、或者是治疗不正规,极有可能导致失明,因此被称为“视力的小偷”,预防青光眼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葛玲建议大家,要学会自我测试单眼视力的好坏,即遮住一只眼,看看另一只眼是否能看清楚以及能用余光看到的范围,如果存在异常,应该及时就医、尽早诊治。“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做眼科检查,目前,青光眼尚不能彻底根治,但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青光眼的进展,防止视力受到进一步损害。”

2022年初,上海就启动“青光眼患者社区试点管理干预研究”,探索社区家庭医生青光眼管理模式。通过眼底照片快速观察视神经乳头的特征性改变,是青光眼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眼底相机配置全覆盖,但社区家庭医生读片与诊断能力尚不支持其做出准确的判断。

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海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筛查眼底病变,让社区家庭医生有了发现青光眼的“新武器”。“眼底相机拍照+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式下,居民在社区拍摄眼底照片后,短短20秒内就能获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出具的读片报告。一旦发现有青光眼眼底病变,依托本市三级诊疗网络,即可转诊至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一名居民正在活动现场开展青光眼筛查。

“‘眼底相机拍照+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式,可以大大降低社区居民筛查青光眼所需的人力成本,提高分级诊疗效率,推动青光眼慢病管理的精细化、一体化发展,让更多青光眼患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副院长陆丽娜进一步介绍,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寻求将青光眼的患者管理纳入社区慢病管理体系的可行性,为全国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工作提出有益的、可操作的指导方向,最终降低我国青光眼导致的盲和视力损伤率。

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和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联合编印的《青光眼科普小手册》即将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沪小康”、“健康上海12320”微信公众号正式发布,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普及青光眼疾病、预防、治疗、日常保健等知识。

另外,上海外滩震旦大厦即日起将开启为期5天的“点绿行动”,通过大屏展示播放青光眼宣教视频,以提升公众对青光眼的关注度。

    责任编辑:朱奕奕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