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奋斗|走出山村的80后女科学家竺淑佳:研究是为了帮助更多人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2023-03-06 07:01
来源:澎湃新闻

“人生犹如一条折线,关键就在于那几个转折点上。”

高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成为了上海一位“80后”女科学家的座右铭,激励她揭示神经系统谷氨酸受体的分子结构、门控机制、药理学,与脑功能、脑疾病之间的关联机制,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抗抑郁药提供了理论创新。

她就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组长竺淑佳。

这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已经在Nature、Cell、Neuron、NSMB、PNAS、Cell Rep、 Cell R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成为科技界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竺淑佳工作照。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来自于小山村

1984年,竺淑佳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小山村,奶奶是村里唯一的老师,默默无闻当了一辈子乡村代课老师,一个人负责几个村里孩子们从学前到小学三年级的所有课程。竺淑佳三岁开始,就跟着奶奶去读私塾,每天凌晨5点出发,翻过一座大山,走大概40分钟山路才能到,下了课再回来,许多年风雪无阻。

“我的奶奶是村里面唯一一个有文化的,她读过初中,她的梦想很简单,就是给山里的这些孩子进行扫盲。”竺淑佳记得,父母的梦想同样很简单,就是从农民变成工人,从乡村走出来。

对于竺淑佳而言,童年的这段经历给了她健康的体魄,让她上大学后成为班级里唯一一个2400米长跑可以获得满分的女生。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后,竺淑佳依旧没有料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会和科研相关,她热衷各类学生活动,还成为浙江工业大学理论读书会的总干事长。

大学即将毕业时,竺淑佳经过思考,决定继续读研,之后她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与基因组学研究所,研究所门口写着“中华智慧”四个大字,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了她的科研之路。

此后,竺淑佳被公派留学到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三个月后交出第一个让导师刮目相看的实验数据,并与导师之间结下亦师亦友的中法情谊,其博士论文也获得法国教育部最高等级认证。

“在法国高师即将毕业的时候,我收到了我闺蜜的明信片,她每年都会写一张明信片给我。”竺淑佳至今都保存着这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我现在在年末的北京,很热闹,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等你赚够资历,赶紧回来吧。”

也受这张明信片的激励,竺淑佳毕业后又只身前往美国学习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补足短板,独自在异国他乡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后训练,并于2016年回到祖国,加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竺淑佳和研究组成员合照。

为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利器”

回国后,竺淑佳继续带领研究团队钻研人类大脑学习与记忆的分子开关——NMDA受体。“NMDA受体是学习与记忆的分子开关 。”竺淑佳介绍,它的功能障碍与许多神经、精神类疾病息息相关。

竺淑佳制定了研究组的使命及科学规划,一方面研究这个靶标蛋白NMDA受体本身的分子机制;另一方面寻找NMDA受体与神经或精神类疾病的关联机制。

2021年,竺淑佳团队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NMDA受体结合快速抗抑郁药氯胺酮的三维结构,确定了氯胺酮与人源NMDA受体互作的构效关系,并进一步通过电生理记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了氯胺酮与NMDA受体结合的分子基础。该研究为靶向NMDA受体设计新型抗抑郁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

2023年2月底,竺淑佳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这一研发成果已经通过和人工智能分子设计的团队合作,高通量快速筛选先导分子,获取具有我国自主研发产权、起效快副作用小的新一代快速抗抑郁化合物,已通过小鼠行为学初筛,获得了一批候选分子。

“研究不是为了发表一篇两篇论文,而是解决科学问题,帮助更多人。”竺淑佳这样说到。

实际上,竺淑佳所钻研的NMDA受体的基础理论研究,还被许多家长期待着。

NMDA受体突变会使孩子患上罕见病,导致大脑发育迟缓、学习与记忆的障碍。曾有一名沈阳的医生联系上竺淑佳,希望考上她的研究生,原因是自己的女儿携带NMDA受体突变。这名医生告诉竺淑佳,罕见病患儿的家长们拉了个微信群,光群里就有40多个孩子等待着治疗,目前临床也没有任何办法,基础科研进展也缓慢。

“所以我觉得这些孩子给了我很多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我们基础科学经常提及自由的探索和科学本身,但是你能感受到社会人群里面,其实对我们科学家有更多的期待和需求。”在竺淑佳看来,这些期待也成为了她最大的动力。

为人师亦为人母

在竺淑佳的求学生涯中,巴黎高师的导师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两人依旧保持着频繁的沟通。“在我成为老师后,我就一直想着要像他那样,给学生创造自由探索的港湾,勇于挑战传统观点 ,要用一生的实践和努力去匹配学生对我们一声’导师’的称呼。” 竺淑佳有着这样的目标,也一直如此践行着。

在研究生章彤彤印象中最难忘的,是导师竺淑佳刚休产假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收到她的信息,“让我们去她家聊一下这周的课题进展以及遇到的问题。”来到老师家中,章彤彤看见她脸上有初为人母的喜悦,也有对学生的挂念。

“老师在客厅和我们一边聊,一边在电脑上记录,备注下每个课题的情况。真的觉得竺老师是一位专注科研,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好导师,同时也是一位新时代独立的女性,让我很敬佩,凡事亲力亲为,她经常教导我们做实验不要铺张浪费,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要用之有度,国家对科研界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要实打实地做出点对人类科学进步有用的东西出来。”章彤彤早已把这位导师看成了领路人和精神向导。

张友谊是竺淑佳的学生中第一个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当时我要回去自我隔离,导师是第一个来问我有没有早饭吃的,然后立刻给我买了饭和营养品,在我恢复期间每天来嘘寒问暖。”

今年的元宵节,竺淑佳下班后的第一件事也并非回家,而是外卖点了十多盒元宵到实验室,和同事、学生们一起分享一抹甜。

“我在成为母亲后对于如何做好一名导师有了更多的领悟,我发现当妈妈和当导师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孩子是一张白纸,然后学生进你这个实验室的时候,他对这个专业领域的理解也是一张白纸,孩子经常有破坏性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学生一开始做实验也一塌糊涂。但我发现这种破坏性里其实往往掺杂着创造力和创新性。所以千万不能跟学生去说,你不能做什么,跟孩子也是的,你就让他进行自由的探索,他们自己会想出路应该怎么走。”竺淑佳说。

    责任编辑:李菁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