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牵动人心,梅兵代表:从长远看学校专业设置要有超前性
2023年全国两会临近,大学生就业等议题备受社会关注,也牵动着全国人大代表的心。
“大学生就业问题,要靠全社会一起来想办法,包括学校、社会、各部门以及学生和家长,一起努力解决。”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等媒体采访时说。
2023年3月2日,上海理工大学2023届毕业生春季线下招聘会举行,40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中新社 图
梅兵表示,站在高校的角度,短期来看学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调整在校大学生的心态,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其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为学生发掘更多就业岗位。“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把企业请进学校开招聘会,这个月我们就有三场较大的招聘会”。第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更多关注,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政策。
从长期来看,梅兵认为,首先从专业和学科设置方面,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制定及时调整的机制。其次,课程体系、授课内容等方面也要进行改革。现在已进入智能化社会,在她看来,相比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更加重要。
“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梅兵说,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在培养学生、课程设置方面遵循的重要原则。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朱建弟,常年关注大学生就业议题。“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需要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一起努力,支持大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发挥价值和作用。”朱建弟说。
朱建弟建议,政府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做好就业需求和供给的对接。鼓励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搭建就业需求数据的共享平台,深挖大学生参与就业的机会,促进大学毕业生与用工企业信息有效对接。加快构建大学生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增强年轻人的职业技能。
同时,国有企业要做好稳就业表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开发更多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民营经济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朱建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通过提振发展信心、积极扩大内需、产业升级等战略实施实现经济大幅增长,涌现出更多的中小企业,从根源上扩大和丰富就业岗位的供给。
朱建弟还谈到,大学毕业生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比如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返乡就业等,天道酬勤,天生我材必有用,通过形式各异的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周寰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