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的威胁:我们与“网暴”的距离丨镜相主题征稿
2月11日下午五点,悲愤交加的孙凡宝走进了一家农药店。那天,他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连续发布了3条动态,讲述了自己半年来被网暴的经历,在他发布的其中一张评论截图中,有人留言:“卧火车道算你男人。”晚上七点,他在直播中喝下一瓶农药,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年仅38岁。
在网络上,孙凡宝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管管”。2021年6月,他因事业不顺,决定开拖拉机前往西藏旅游,他在拖拉机上装了一只广角镜头,全程记录下了沿途的风景。他的第一条动态就收获了近11万点赞,约9000条评论和收藏。与此同时,多个“黑粉”也开始了针对管管的持续半年的造谣和诽谤。悲愤之下,管管以喝农药自杀的方式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
去年7月,23岁的女孩郑灵华保研成功,她和在病床前的爷爷分享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并以相片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瞬间。照片里,她留着粉色长发,希望自己以明媚而艳丽的模样定格在青春的毕业册上。然而,相片发布后,这发色却被贴上了“陪酒女”、“舞女”、“有辱华师大”等莫须有的标签,甚至有人造谣他和爷爷是“老少恋”。谣言和讥讽带来的伤害使她患上抑郁症,经历了抗争、求助与挣扎,“粉发女孩”最终在今年因抑郁而自杀离世。
根据联合国《网络欺凌及其对人权的影响》一文,“网络欺凌”概念经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现象,但实际上它是欺凌这一旧问题的延伸。在互联网生活中,无数躲在暗处的匿名灵魂,敲下键盘后就转身离开,只留下刀刃般尖锐又来路不明的恶意,在当事人头顶久久盘旋。在一系列网暴悲剧中,亲历者的倾诉与求助、他们的生命所收到的“隐秘的威胁”,似乎很难引起普遍的关注和共情,有时甚至还会受到“过于敏感脆弱”的苛责。
网暴的中心,究竟发生着什么?那些肆意、随机、有时甚至是无聊的恶意,又会如何浸润、侵入、威胁一段活生生的生命?那些网暴者的内心世界,又有着怎样我们无法窥见的黑洞?茫茫网络,我们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暧昧?
镜相栏目在此发起「匿名的威胁:我们与“网暴”的距离」主题有偿作品征稿:它可能是你或身边人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看到或听到的故事,你可以是亲历者,也可以是见证者;你写的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群像。无论是从哪个落点出发,我们都希望作品是扎实深入且清晰真实的。
如果此刻你脑中已经浮现出具体的人或事,欢迎根据下方须知投稿。
镜相主题征稿须知
我们的要求:
1)非虚构写作作品,尚未在任何渠道发表;
2)题材不限,表达清晰准确、文字扎实深入、内容务必真实;
3)字数3000-8000字;
4)投稿最后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8日。
我们能提供:
1)澎湃官方认证,成为镜相特约作者;
2)来稿将由“镜相”编辑部进行评估,优秀作品可获得400元以上/千字稿酬;
3)每月还将评选“优质稿件月榜”,上榜作者均可获得来自澎湃新闻的专属流量扶持、专业点评、海报露出及税前1000元的奖励金等权益。
投稿邮箱:reflections@thepaper.cn
(投稿请附上姓名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