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路使特金会不“虚”,多方尚需协力将朝鲜带回国际社会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郭锐
2018-06-19 14:34
来源:澎湃新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会晤。视觉中国 图

伴随着连日以来世界各大媒体对美朝新加坡峰会的台前幕后诸多信息的连续披露,国际社会对美朝首脑历史性会晤的关注热度非但没有丝毫的降低,反倒是持续地催热了人们对“特金会”之后朝鲜半岛无核化前景及半岛局势走向的讨论氛围。一度濒临取消境地的美朝新加坡峰会最后得以如期顺利举行,并最终签署了美朝联合声明,这无疑是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虽然有国际媒体指称该联合声明中的四点主张没有太大的新意,不过是“格式条款”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缓和进一步增添了新的积极因素。

美朝联合声明传递的信号

美朝联合声明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也体现了一定的务实性。即美国不对朝鲜的政权安全和国家体制构成现实威胁,而朝鲜则致力于实现无核化目标。虽然该份联合声明对朝鲜如何达成美国等国家所长期要求的“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的”无核化目标缺少明确性的细则规定,比如:究竟是遵循朝鲜所一直主张的“分阶段、同步化”的弃核路线图,还是美国所推崇的“先弃核、后援助”的模式,这些内容在美朝联合声明中均未涉及。因此,“特金会”被一些西方国家主流媒体诟病为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旨在博世人眼球的“务虚会”,其指称美朝双方均无意于解决关键问题,也就未触及到实质议题。但是,这恰恰体现了美朝元首会晤具有鲜明的务实特性。

对美朝双方来说,在第一时间内即以元首外交的方式触及到关键问题或核心议题是根本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此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高级别官员虽然与朝鲜的党、政、军高层人士有了不少的面对面接触,但所谈及的话题主要是美朝新加坡峰会的具体议题、会晤流程及双方的政策立场与妥协空间等等,事实上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双方根本无法就朝鲜弃核、美国援助等细节内容达成具有明确共识性的框架方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朝双方均十分清楚,通过一次元首外交根本解决不了双方之间的长期复杂问题,但是,这足可以让双方建立起必要的关系沟通渠道,以至于让美朝双方确立最起码的好感,这将为接下来双方之间的元首互动和高级别官员的事务性谈判铺平道路。从这个意义来说,美朝联合声明中四点主张的核心要旨是,对外表明双方均无意于以武力手段或威胁方式来解决问题,双方理解彼此之间的立场差异,并认可政治解决是最为可行的现实选择方案,同时寻求包括人道主义领域在内的一切可能合作途径。应当说,新加坡峰会为接下来的美朝接触指明了正确方向,对美朝之间的增信释疑以及弥合彼此之间对重大关切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差距,将起到独特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

多边机制需待时而动

围绕朝核问题解决以及妥善处理与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相关的一揽子问题,既要致力于构建全新的美朝关系,更离不开多对双边、多边关系的机制化互动。虽然朝核问题的解决与朝鲜半岛停和机制的转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甚至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因果关系,但两类问题在性质上毕竟是不完全一致。这意味着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混为一谈或毕其功于一役。当然,在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存在双边、三边、四边、六边等多对机制及其组合的情况。

由于美朝之间的战略分歧是显而易见的和长期性的,当然也就需要持续化的努力、有诚意的和智慧性的接触,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长期重大分歧。美朝双方从可持续的、有保障的接触状态迈向可确认的、各方认可的接近状态,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美朝在联合声明中首先言明要建立全新的双边关系的原因所在。但是,这不意味着美朝两国将会在短期内就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目前来看,美朝双方尚未进入稳定的、机制化的、可持续的关系发展状态,由于彼此之间的战略互信基础薄弱,相互间的长期敌视心理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双方在推动构建全新的双边关系上必须要有突破性的新做法,而推动和实现一定频次的元首会晤无疑是效果最大、保障力最好的最佳选择。当然,这需要一系列的有利条件作为保障,尤其是美国要首先果断地行动起来,这从新加坡峰会后美国的积极表态要明显多于以往且往往出乎意料的状况中可见一斑。特朗普总统在既未与国内充分沟通、也未与韩日等盟国先行交流的情况下,就突然宣布将会中止美韩年度联合军演的做法,虽然遭到了美国国内的不少抨击,也引起了韩日等盟国的不小忧虑,但从一个侧面也表明美国已经意识到自己要首先积极地行动起来,以便使朝鲜坚定无核化的决心和信心。如果特朗普总统的此番言论得到了遵守和落实,那么,无疑对增进美朝互信、改善美朝关系、缓和半岛局势、促进朝鲜弃核,将是极为有利(韩美国防部已共同宣布,决定暂停将于8月举行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编者注)。

虽然朝鲜半岛问题的最终妥善解决离不开多对双边、多边关系的机制化互动,但是,在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议题不匹配、互动不充分、指向不明确、性质不清晰的情况下,生拉硬拽式地搭建所谓的多边对话机制,非但对妥善解决问题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刚刚清晰起来的局势变化陷入新的浑浊不清的境地。

搭建多边对话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有利于原有问题的妥善解决,而不是使之更加的复杂和微妙。从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的历史轨迹和现实表现来看,过多的多边对话机制毫无必要,其实对引导局势朝着持续缓和的方向变化并不更为有利。当务之急是让议题领域内的多个双边关系发展首先进入机制化互动的新常态,同时寻求尽快重启六方会谈机制并让其多个工作组进入实际运行状态,这是目前最为现实和可行的政策选择。

安全困境应以共同利益来破

中方提出并一直主张的“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倡议在事实上已经逐渐转化为相关各方的实际行动,这是推进和保障朝鲜半岛和平与发展的最为务实的政策举措。目前,朝鲜通过实际行动暂停了核与导弹活动,近期特朗普总统也宣布将中止美韩年度联合军演,这意味着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已经被美朝两国所接受。显然,这对美朝接下来的持续对话极为有利。此外,中方审时度势,努力平衡各方重大关切,提出了“双轨并行”思路,旨在按照同步对等的原则,并行推进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两条轨道,最终予以一并解决。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被称为“冷战的活化石”,其根由在于朝鲜半岛局势微妙复杂、朝鲜半岛事务盘根错节,诸如大国困境、邻国困境、同盟困境、伙伴困境等诸多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常态或非常态经常性地杂糅其中而难以剥离出来。冷战后朝鲜半岛陷入加速流变的危险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维系朝鲜半岛地缘格局均衡化的“停战机制”已然停转,而新的有效替代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事实上,停战机制作为中止朝鲜半岛战争行为的管理机制,其存在很多的先天性缺陷,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停战机制未就从朝鲜半岛撤出一切外国军队达成共识,致使驻韩美军问题成为扰乱半岛局势变化的长期性重大问题。1991年,朝鲜曾提议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但没有得到美韩两国的理睬。从1993年开始,朝鲜要求捷克、波兰、瑞士、瑞典等成员国离开中立国监督委员会。1994年5月,朝鲜撤回了驻军事停战委员会朝方代表团,另行组建了“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处”,朝鲜半岛停战机制的两个执行机构就此完全瘫痪。此后,随着朝核问题的一再发作,美朝韩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由停战机制转向和平机制的议题被束之高阁。在缺少有效的多边性的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朝鲜加强核与导弹研发以确保其政权绝对安全,不仅把自己推向了极为危险的悬崖边上,也使整个地区陷入了“泛安全化”的高风险境地。

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相关各方来说,需要明确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确认、发展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中、美、俄三个核大国和一个追求核武力的朝鲜,一旦安全冲突升级,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即便是朝鲜,其最初目的也不是为了破坏地区稳定而执迷于发展核力量。只有相关各方真正明确了这一共同利益,朝鲜半岛安全困境才具有了通过各方努力及合作得到缓解的可能性。

由于朝鲜长期独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与其他国家的利益交织较少,因此它受到的外部约束力也较小。如果加快推动朝鲜融入国际社会,其与东北亚各国的共同利益将会不断增多,朝鲜半岛安全困境也将进一步的缓解。从这个意义来说,推动朝鲜半岛停和机制转换不应停留在军事安全的视野框架之下,引导朝鲜步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轨道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作者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