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展|那些令人心碎的恋情与艺术,就这样成为消费的配套

钱雪儿,小犀,胡怡嘉
2018-06-21 07: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

上海和广州的两大新晋“打卡胜地” 「上生·新所」和K11推出的“失恋博物馆”和“田名网敬一作品展”虽以展览为名,或不免沦为消费场所的一种配套。伦敦V&A的“弗里达·卡罗:拼造自己”虽被认为“具有考古价值,但缺乏艺术性”,却向公众呈现了各个方面都自成一派的弗里达。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失恋博物馆

地点:「上生·新所」海军俱乐部 (上海)

展期:2018年6月15日-7月31日

票价:平日90元,周末120元

评星:三星半

点评:克罗地亚“失恋博物馆”巡展来到上海,展览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分手后留下的物品,并附有故事。从这些物品中,捐赠者和观众也许都能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治愈。另一方面,展览在上生·新所中举行,这里原是哥伦比亚公园,曾是美国侨民聚会之所,建筑的悠久历史让展览的故事性得到了延伸。

2006年,克罗地亚制片人欧琳卡·维什蒂查(Olinka Vistica)和画家德拉仁·格鲁比西奇(Drazen Grubisic)在相恋4年后分手,在商量如何处置这段感情中的“遗产”时,他们萌生了创办“失恋博物馆”的想法,向朋友、公众征集分手后留下的物品。至今,失恋博物馆已经在29个国家进行了50场巡展,每到一处,都会向当地公众征集物件,在此次上海的展览中,也能看到很多从全国征集的物品和故事。

在博物馆的官网上写道,通过将令人心碎的物件捐赠给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博物馆,希望能够让人们克服“情感崩溃”。那些私密的物品和故事,为何会因为分享和集合而具有所谓的“治愈”能力?

展览位于上生·新所,原来叫“哥伦比亚公园”,其中的建筑包括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邬达克设计的“孙科别墅”等等。1952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上生所”)接管了这片区域,如今,上生所将土地租赁给万科,由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OMA 改造成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园区。“失恋博物馆”的中国大陆首展就在这样一处新生的旧宅中展开。

不知是否为了突出展品本身,展览的布置非常简单,一个个白色展柜上,各色各样的物件安静地躺着或站着,它们身边的文字负责念出旁白。陌生人在地铁上给情侣画的画、装在罐子里的结婚礼服、一排棒棒糖和贴在上面的纸条、写着彼此姓氏的装着白砂糖的伏特加酒瓶……这些爱情的纪念品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原本普通的私人物品,因为成为了公开的展品,而引起人们对爱情中不同的话题的思考。将这些“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物品交给博物馆,对于捐赠者来说有什么含义?对于观众又有什么意味?

一个个白色展柜上,各色各样的物件安静地躺着或站着,一排棒棒糖和贴在上面的纸条。

“邮寄来的羽毛”记录了一对伴侣独特的交流方式,“卡式磁带”讲述了因事故而意外去世的恋人所留下的遗憾和黑暗,一本《我能让你瘦下来》让人看到一个感情中的“控制狂”,机票和演唱会门票将一段感情固定在某一个日期和地点之内……对捐赠者来说,这是一场体面而正式的告别,而对观众而言,无论是猎奇心的满足,还是某种“喜闻乐见”,似乎确实会让沮丧的人心里好受一些。当然,也有人会因为故事里流露的温暖而感到治愈。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的展品都关于让人心碎的恋情。有人拿来一件塑形胸衣,想要和曾患乳腺癌的身体和解。有人带来一袋“盒装披萨配料”,这个爱吃披萨的人因为麸质和酪蛋白过敏不得不“忍痛割爱”。(钱雪儿/文)

田名网敬一作品展

地点: chi K11艺术空间(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

展期:2018年6月16日-9月2日

票价:80元

点评:波普艺术家田名网敬一虽创作实践体现出日本民间传统文化,但在商业空间中的展厅略显单薄和局促,在流行文化的调性下,艺术家是否应被贴上流行的标签还有待讨论。

评星:三星

同为波普艺术家,82岁的田名网敬一在中国的知名度远不及安迪·沃霍尔和日本的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安迪·沃霍尔和草间弥生如果算同龄人的话,田名网敬一则比他们小七八岁。他也曾移居纽约,自述其艺术创作深受罗伊·利希滕斯坦与安迪·沃霍尔的影响。

田名网敬一的作品以荒诞奇幻闻名,透过艺术创作将个体的梦境、回忆、幻觉和童年经验融入到流行文化图像中。

首先就其展览内容而言,该展共展出40余件作品,分为四个展厅布置,第一个展厅先从艺术家近年新作入手,以巨幅架上绘画(最大尺幅可达2*3m)和一件大型雕塑为主,第二至第四展厅再以时间为序,依次追溯从1960年至1980年各个阶段作品,较为完整的呈现了艺术家各个时期和阶段的创作面貌。

展览现场

初次直面画作,除了密集的意象元素堆叠、各种冲突、鲜艳、高饱和度的色彩和强视觉冲击力等直观感受,对于画作所要传递的内容确实会有“懵圈”的无力感。好在通过艺术家本人的分享,可以获悉画作中每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它的最初来源:哪些源自艺术家的童年经历、哪些源自个体梦境,哪些是重疾服药后出现的幻觉,哪些是频临死亡的体验……基本艺术家的创作和艺术作品背后的逻辑都是有迹可寻,向经历、回忆和内心寻找创作源泉。然而与欧美波普艺术家相比,田名网敬一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了更多在地性,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日本民间传统文化如江户年间的大众手工艺“立版古”、昭和年代街头巷尾盛行的日式拉洋片“纸芝居”、日本传统商标等。他的作品并非单纯地挪用大众文化符号,当中体现的是个人生命轨迹与社会集体审美意识的交织。

其次谈谈其展览场地。该展布置在数月前刚投入运营的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4楼chi K11艺术空间,虽然不论从艺术家的个人声望、40余件展品的质量和都显得诚意满满,不过也是难以弥补作为商场艺术空间在展厅硬件方面的稍显不足,总体感觉展厅略显单薄和局促。不过商场艺术空间的优势之一是这里人流量巨大,而K11又是潮男潮女们打卡的热门场所之一,与此次展览主打的流行文化的调性也是非常契合,虽然不论是艺术家本人还是策展人,都认为是否就此被贴上流行艺术家的标签还有待讨论的空间。

展览衍生品

最后还想说的是,看完展走出展厅拐进艺术衍生品空间后,不由得暗自感叹,他的作品真的比很多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更适合印在商品上,成为颇有设计感的衍生品,尤其是当你还得知他曾以艺术家和设计师身份参与过LV、Dior等多个时尚大牌的创作之后。(小犀/文)

弗里达·卡罗:拼造自己

地点: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A)

展期:2018年6月16日-11月4日

票价:15英镑

点评:从石膏紧身胸衣到假肢,弗里达·卡罗的遗世之物彰显着这位在痛苦扭曲中生存、创作的艺术家所具有的惊世勇气。

评星:四星

弗里达·卡罗有一幅自画像描绘了其赤裸的身躯一分为二,中间裸露一根粉碎的脊柱——这是她18岁那年一场车祸所酿成的惨剧。在画像中,她的身体背着带子,泪水从双颊淌下,而那可怜的肉身的每一处则都被一片片小的尖锐指甲盖刺穿。这是卡罗最著名的殉难之一。

这幅画作《断柱》,将视线完全聚焦在画中由一根被粉碎的爱奥尼亚式圆柱所代表的脊柱之上,而使周围的带子显得像是附着品或者仅是一种建筑的隐喻。然而卡罗(1907-54),却真真实实生活在画里那样的背带之中金属支架、布制绑带和指甲盖大小带扣构成了一个令人悚然的古怪装置,而这一形象正是一种真实写照。

弗里达·卡罗生活和艺术创作生涯中最为挣扎扭曲的一面在“拼造自己”特展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揭露。直至2004年,这位艺术家夸张而标志性的衣柜一直被封藏在墨西哥城内,其身前所居住的Blue House中。同时存有的包括卡罗的珠宝,化妆品,药品和大约6000张个人摄影。这座宅子之后变为了博物馆并展出其中的部分物品。这一次,V&A将这些展品首次请出墨西哥,同弗里达的素描、油画、信件、及相片一起,为观众带来一幅艺术家个人的极私密画卷。

弗里达自画像

展上弗里达的照片是其生活的绝佳证明:从照片中可见她双肢置于卡钳内,固定在轮椅或床上工作着。“总的来说,我有一幅男性的面孔”,弗里达的中性特质和女性本质在其自画像中并存,而此次弗里达“狂饭们”将有幸看到她生前挚爱的口红、眼线笔、玉项链等饰品。弗里达一生活在挣扎中,此次的展品多体现了其生活之艰难:如一双黑色天鹅绒鞋子上为给脱臼的脚趾减负而束上的绑带,红色靴子包裹着的假肢。另有二十具用以支撑弗里达躯体的各色紧身胸衣同被展出。

弗里达生前挚爱的口红等化妆品

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宗教象征、墨西哥共产主义、及民间艺术对弗里达油画创作的影响,此展也确有一系列展品将这三者一一体现。然而除却上述三者,本次展览的主题具有更强的原创性。正如弗里达作于1937年的一幅素描所描绘的,伸出多手的主人公站在镜前,重新组装着自己的脸部,拨弄发丝,完成一幅自画像,本次展览向观众展现的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自成一派的弗里达。

弗里达所描绘的精神苦难有时看起来可能难以承受,但她似乎对这段6岁至47岁间的药物煎熬相对看淡。不仅如此,她将两者都化为自己所用。展上有一部影像的片段中揭示到那些看似是洒落在梳妆台上的化妆品实际是油画颜料,而这其中存在着某种深远的联系。从紧身胸衣到假肢,卡罗拼造出自己,而她又再一次在画布之上,拼造出自己的人生图景。(胡怡嘉/编译)

    责任编辑:黄松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