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记忆①|我在东北当警察(1942-1948)

口述人/孙克实
2018-06-20 11:51

即将百岁的孙克实老人说,“你们那时候还没出生,我早活了几年,经历了一点事,你们想知道,我有义务告诉你们。”

孙克实,1922年生于本溪,少年时代就读于丹东教会学校,伪满时期进入本溪湖日本邮局工作,因遭日本人迫害,于1942年夏末只身逃奔沈阳,经历了1945年的光复和1948年的解放。

在沈阳解放70周年来临之际,沈阳视觉文献馆工作人员采访了他,听他讲述那个时代的真实故事。

本系列口述共六篇,第一篇是孙克实作为伪满洲国警察在奉天的工作经历,以及伪满奉天的市井生活。

以下是孙克实老人的讲述:

【奉天城印象】

我在本溪湖邮局工作期间,因为没把日本鬼子放在眼里而遭毒打,继而被开除。后来我又考入本溪县地政科,不久又被地政科的鬼子无缘无故地毒打一顿。我觉得在本溪待不下去了。

伪满时期奉天驿前广场

1942年的夏天,我从本溪来沈阳,投奔一位姓田的大哥,叫田中孚,他的妹夫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坐火车来的,在南站下车,田中孚来接我,就住在他家。田中孚在沈阳独身一人,人家供一饥不能供百饱啊,所以我就离开他,不给人家添麻烦。

我离开田中孚家,举目无亲,也没钱,就到沈阳砖城的西南转角,那地方叫功夫市,找一个最便宜的老妈子店住下。为啥叫老妈子店,因为忒便宜,一天就几毛钱。谁去住都行,一铺大炕,不管饭,只管住。穷人住不起旅馆的都去那里住,连那都住不起的就只能睡露天了。老妈子店的墙上都是臭虫血,臭虫多,咬人,它不直接往被窝里钻,而是往墙上爬,爬到棚顶,对准了你这个地方,啪——掉下来,咬你。所以墙上拍得都是臭虫血。

伪满时期沈阳古城南城根 摄影/杰拉德·华纳

那时对沈阳的印象,感觉比本溪湖大多了,灰蒙蒙一片,不象现在看着这么繁华。日本人统治那么多年,把一个大城市搞得死气沉沉。老百姓的生活很艰苦,有拉洋车的,有做小生意的。你做个生意,日本鬼子叫“闇买卖”,就是黑市,捣腾统制的东西,就犯法,抓起来取缔。我对沈阳的印象就是民不聊生的破败景象。

注释:日语闇市,读作やみいち(yamiichi),译为黑市。 “闇买卖”读作“亚米买卖”,是伪满洲国时流行的协和语表达方法,即在汉语中加入日语词汇和语法的一种混合语。

【警察学校】

我在老妈子店晚上住一宿,白天可那儿去转悠,突然我在大西街南面一个胡同里发现一个招生广告,是奉天省地方警察学校招生。我想我得考,要是穿上警察衣服,看日本小鬼子还敢欺负我不?我就给丹东的朋友吴文彦去信,他说他也想考,他在丹东考,我在沈阳考。我们都考上了,后来他被分配到长春,我分配在沈阳。

注释:伪满洲国成立后,于1932年在长春设立中央警察学校,此后在奉天、哈尔滨、安东等省会级城市均设立了地方警察学校。

考上以后我潜回本溪一回,拿些行李,同时告诉家里一声。我娶了媳妇以后入赘在老丈人家,我得告诉人家一声,要上沈阳来上学了。后来我从警校毕业,分配了工作,安顿下来后才把岳父、岳母、妻子李秀岩及孩子接到沈阳。

民国时期的奉天省议会,伪满时期为地方警察学校使用 图片来源/余泓收藏

警校的地点在大西门外往南去不远的胡同里面,原来是张作霖省政府所在地。地方警察学校借那个院,那个红楼现在还在呢。当时招两部生,一部生是最低级的警察,一个花,叫警士;二部生是高级的,两个花,叫警长,我考的是二部。我那时候是旧制初中三年,相当于国民高等学校毕业,对我来说考上当然轻而易举。

警校受训很严格,教官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中国人。有一个教官叫齐骥云,后来改名叫齐觉生,他是国民党的地下党员。那人一上课就讲日本鬼子怎么不好,但不是公开讲,是隐晦地讲,大家一听就明白,但又抓不住把柄。当时的我,因时常流露一些反满抗日的言论,就引起他的注意。他曾经给我一本书,蒋介石写的《中国之命运》。看了,也记不住啥内容,伪满那时候是禁书啊!

1939年版奉天市警察局管下大和警察署及派出所统计表  资料来源/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青叶町派出所】

从1943年的1月到6月,我在警察学校学习了半年。九月份,我和另一个学员,叫张天午,一起分配到大和警察署。当时有几百个人,专挑我俩去大和警察署。大和区就是现在的和平区,在国际大马路以西,是日本人的聚居区,别的区都是中国人住的,这里日本鬼子多,很重要。挑选我俩是因为比较优秀,成绩好,而且会日本话。

注释:1938年伪奉天市公署划分市内为11个区,原满铁附属地与商埠地合并,以日本大和民族之意命名为“大和区”,后又将部分区域分出。大和警察署隶属于奉天市警察局,地址在原满洲中央银行楼内。

到了大和警察署,有个叫黑田的警尉负责给我们分派任务,中国人警察每天都被分配到不同的派出所工作,日本人则是固定的。而他偏把我每天都分配到青叶町派出所,其他的中国人警察每天调这调那的,他就给我钉到那个地方了。

青叶町新富座电影院

青叶町是大和区最繁华的一个地方,在南二马路周围是中国人的聚居地,有很多妓院和饭馆。青叶町派出所就在新富座电影院北边的一个小楼里,对着南一马路。新富座电影院后来改叫解放电影院,早就拆了,那个派出所的小楼也拆了。现在南七马路还有个小日本楼留着,那就是过去的南七条派出所。

当了警察以后,我就在南二马路往沈阳站方向不远的地方租了个房子住,我记得是私人开的松石斋刻字铺的楼上。那时生活挺紧巴,虽然按月开饷,也不够花。幸好仗着警察的身份,能贪点小便宜,到哪儿吃饭不用给钱,人家也不敢强要。

青叶町那片有很多娱乐场所,电影院有好几家,但我很少去看电影,那时候也顾不得娱乐这些事。妓院也很多,都集中在派出所周围。

伪满时期的新富座 图片来源: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奉天的妓院】

日本人统治时期,奉天的妓院有几等。我工作的青叶町派出所所属的是二等窑子,比较好的。北市场是三等窑子,那里的窑子多,但档次比较低。更低的是“半掩子门”,所谓“半掩子门”都是些老妓女,就那么一个小屋,里边就一铺炕。开了门,她到门口一站,揽客。有客人来了,就进那个小屋,来一货。完了就给多少钱,很便宜,这就叫“半掩子门”。还有在惠工广场也有一些三等窑子,在南市场那也是三等窑子。

青叶町平康里的妓院 图片来源/余泓收藏

青叶町的二等窑子有五六家,都是中国人开的,妓女也都是中国人。有外国人的是在西塔,叫“高丽窑子”,是朝鲜人开的妓院。那些妓院不熟悉,只是听说过。青叶町这些妓院都在派出所周围,一东一西,一南一北,这一片就叫平康里。各家妓院都有名字,象这家群仙书馆,就是与派出所并列的,原来我都记得,现在想不起来了。妓院的老板都是中国人,女的叫老鸨子,男的叫龟头。

青叶町派出所及周边娱乐场所分布图

到妓院去有几种形式,一种叫“开盘子”,一种叫“拉条子”。“ 开盘子”就是白天逛窑子,你有钱,到窑子里去,里边一间一间,有七间八间,单独的小屋。进去坐下来以后,就有人喊了,“见客了。”一喊见客了,妓女就都来了,照面一看,你看我行不行,下边一个一个的来,你要看中哪个了,“就她,就她。”告诉那个管事的,叫“大茶壶”,领来到屋里,你是握手啊,贴脸啊,摸摸索索啊,什么都行。嗑瓜子,喝茶水和妓女在一块缠巴,都可以,这叫“开盘子”。这个便宜,不搞实在的,不办事。

再一种“拉条子”,见客了以后,你要指定她了,来,大白天拉上窗帘,关上门,来一货,完事走人,这叫拉条子,这个钱就比那多了。

再一种是“包宿”,一般都是有钱的,晚上掌灯以后才去,要住宿啊。先得吃一顿,喝一顿,拿钱叫外卖的来,和妓女在一起混,那钱就更多了。

就这么几种形式。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沈阳视觉文献馆微信号,原标题为《从光复到解放1》)

    责任编辑:洪燕华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