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真实电影节”办了四十年,“我用这把宝剑来做什么”?

陆洁晶
2018-06-16 09:03
来源:澎湃新闻

自1978年“人看人:直接电影的国际聚会”至今,法国巴黎的真实电影节(Cinéma du Réel)走过了40年。40周年的主题“何为真实”回到了电影节发起的初衷,即:在非虚构电影的创作中,找到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在影像的写作中,探寻它与现实发生相连的手法。

我们似乎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答案,但现实却总是向我们提出另外的问题。”

——德索·马扎儿(Dezső Magyar),《鼓动者》(Agitátorok,1969)

“我用这把宝剑来做什么”圆桌讨论会。左起:尼克拉·克洛兹,克莱尔·阿瑟顿,乔瑟琳·萨布,伊丽莎白特·帕塞瓦尔,约翰·简维托,现场翻译,莱克·科瓦尔斯基,弗拉迪米尔·佩里斯克。

转眼间,真实电影节(Cinéma du Réel)走过了40年。

周年主题被设为“何为真实?”。在如今影像环生的世界,发出此问,并无任何挑衅之意。今年新上任的电影节艺术总监安德瑞雅·比卡(Andréa Picard)在影展目录前言中写道:“问‘真实’,更不是为了把虚构与纪录的影像作品对‘客观现实’的表达差异再来细分一番。而是想回到电影节发起的初衷:在非虚构电影的创作中,找到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在影像的写作中,探寻它与现实发生相连的手法。”

追述到1978年,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埃德加·莫杭(Edgar Morin)和导演让·胡许(Jean Rouch)等人想组织一次民族志和社会学电影的放映,取名为“人看人:直接电影的国际聚会”(L’homme regarde l’homme. 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du cinéma direct),蓬皮杜公共图书馆(Bpi)欣然答应为聚会提供场地,当时仍在图书馆工作的玛丽-克莉丝汀·德纳瓦塞勒(Marie-Christine de Navacelle,之后真实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主持了这一放映活动。尽管第二年图书馆无意再续办同一主题的电影放映,但德纳瓦塞勒获邀与视听档案研究和发行中心以及民族志电影协会共同创办一个主题更为宽泛的电影放映集会。作为法国第一个将纪录片收入目录并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德纳瓦塞勒希望这些收藏能与更多的观众见面。“真实电影节”便由此诞生,但当时仍保留着“民族志与社会学国际电影节”的名称(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Ethnogrphique et Sociologique)。

关于之后改名,于1979至1988年担任艺术总监的德纳瓦塞勒在今年接受采访时说道:“除了想让电影节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之外,更希望可以把电影节选片的范畴打开。不落入对纪录片狭义的命名定义中,而是更重视影像写作和作者的个人关怀。”

电影节创始之初,纪录片电影节寥寥无几,而今天世界各地规模不一的纪录片电影节有近80个之多。真实电影节作为最引人瞩目的纪录片电影节之一,不仅因为在这40年里它不断延伸着纪录片的内容和地域的边界,更因为电影节对纪录片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其类型的边界和疆域的不断拓展。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电影节的选片上,在非竞赛单元的节目编排上更看出电影节对多样性的想象。四十周年庆,回首的不仅是这40年电影节资料库里所留下的宝藏,更重要的是纪录影像在当下与历史的对话,纪录片创作的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今年四十周年庆上最受观众和影评人关注的有两大放映单元:《什么是真实?四十年的思考》和《为了另一个68’》,后者也是对1968年“五月风暴”五十周年的纪念。

《什么是真实?》单元由电影理论家及法国电影资料馆先锋电影节目策划人妮可尔·布瑞内兹(Nicole Brenez)和法国电影导演尼克拉·克洛兹(Nicolas Klotz)共同合作策划。两人邀请了众多电影工作者,由他们在电影节40年的影像资料库中选出对其影响深刻的电影来做介绍放映。受邀者有克莱尔·阿瑟顿(Claire Atherton,剪辑师,与导演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ckerman]的合作尤为知名),埃里克·波德莱尔(Eric Baudelaire,法国当代视觉艺术家,导演,策展人),约翰·简维托(John Gianvito,美国电影导演,电影系教授,策展人,纪录片巨作《苏醒(苏比克)》[Wake (Subic),2015]的作者),乔瑟琳·萨布(Jocelyne Saab,记者[纪录观察了中东过去四十年的社会演变史],摄影师,电影导演,策展人,制片人),伊丽莎白特·帕塞瓦尔(Elisabeth Perceval,法国电影导演,编剧,作家),莱克·科瓦尔斯基(Lech Kowalski,波兰裔美国电影导演,曾为美国先锋电影导演莎莉·克拉克[Shirley Clarke]和录像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的助理导演)。

像是一场派对,每个人带着礼物来到现场。

波德莱尔选了美国导演罗伯特·科瑞莫(Robert Kramer)的故事长片《冰》(Ice,1970)。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下独立电影的领军人物乔纳斯·梅卡斯(Jonas Mekas)曾把《冰》称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后期最具原创性和最重要的叙事电影作品。” 面对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内对外的时局,科瑞莫用直接电影的拍摄方式虚构了一群左翼年轻人所组建的乌托邦和他们之间的对话。《冰》在电影语言上消融的不只是虚构和非虚构之间僵硬的划分,导演还同时挑战了当年盛行的战斗电影(cinéma militant)的表现形式,用影像同时对社会和电影语言建构的未来提出了期盼。波德莱尔自己多年来在摄影,电影,装置,写作,策展等跨领域的实践和创作,也一直在寻找着这种可能性,试图建立影像与与现实间更多重的关系。

罗伯特·科瑞莫,《冰》(1970)

1982年以色列军队进驻贝鲁特,乔瑟琳·萨布眼见自家百年的祖屋瞬间在战火硝烟中化为一堆瓦砾,当年还是战地记者的她直觉举起相机拍摄了《贝鲁特,我的城市》

(Beyrouth,ma ville,1982)。这位纪实电影的女勇士选择放映了伊朗年轻女导演巴妮·克什努蒂(Bani Khoshnoudi)的纪录散文影像《沉默的大多数在说话》(The Silent Majority Speaks,2014),也是因为被巴妮个人的声音对伊朗某一历史时刻诗意的回应所打动。2009年伊朗的选举舞弊引发了持续6个月之久的“绿色革命”,面对眼前逐一铺开的历史画面,巴妮用内省的独白与其对话,逐一串起了档案影像、时事新闻录像和民间上传至网路的各种绿色革命时期所拍摄的视频等影像资源,追述了伊朗人民近百年来追求自由民主的历史。萨布当年在冲突的时局面前拿起相机,因为觉得每个地方都是历史的遗迹,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是一段记忆。巴妮在影片中自问:“有了这些影像,记忆又去了哪里?”影片至今在伊朗仍被禁止放映。伊朗民间寓言中百年寿命的飞鸟在天空中盘旋,看尽了伊朗的历史。影像创作者是否也能同样承载民间对历史记忆的力量?

巴妮·克什努蒂,《沉默的大多数在说话》(2014)

尼克拉·克洛兹和伊丽莎白特·帕塞瓦尔这对电影情侣,一直用影像和写作不离不弃地跟随和描述着世界,两人的新电影 《英雄之地:边境在燃烧》(Héroïque lande:la frontière brule,2018)在此次电影节首映。作为这一单元策划人之一的克洛兹和妻子选择了帕索里尼的电影旅行日记《为拍摄非洲奥瑞丝缇亚的影像笔记》(Appunti per un’orestiade africana,1970)。奥瑞丝缇亚是希腊诗人埃斯奇勒斯笔下的著名悲剧人物,帕索里尼对古希腊悲剧中的故事在当代社会中所可能找到的回响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他的另两部电影《俄狄浦斯王》[Edipo re,1967],《美狄亚》[Médéa,1969])。将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转移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非洲,帕索里尼在脱离殖民走入现代化的非洲社会对传统习俗和仪式的尊重和保留,看到了奥瑞丝缇亚故事中的另一种启发。国内电影迷熟识的帕索里尼更多是一位电影导演,但帕索里尼首先是一个诗人,并且在意大利当代文学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天主教的环境中长大,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同性恋的身份,这些在他身上的冲突也铸就了帕索里尼观察社会和世界的个人视角,尤其是与意大利社会底层人物的亲近和对二战后意大利社会的批判。当他诗意的写作转向影像创作时,特别是在人物拍摄上,赋予了特写镜头一种新的影像意义。

帕索里尼,《为拍摄非洲奥瑞丝缇亚的影像笔记》(1970)

莱克·科瓦尔斯基曾已拍摄朋克摇滚音乐(Sex Pistols乐队和Iggy Pop等)及社会边缘人物而知名。去年9月他突然在法国新闻媒体上引起关注:因为长期在法国科勒兹(Creuse)跟随拍摄汽车工厂GM&S被解雇工人的抗议行为,科瓦尔斯基被当地警方关押看守。消息瞬间在Facebook上传开,同时也掀起了征名上书的活动,要求法国政府释放导演。自1999年便长期居住法国的科瓦尔斯基,7年前因在瓦卢瓦地区克雷皮市镇(Crépy-en-Valois)拍摄工人的示威行动,开始逐渐关注法国工人阶级当下的处境。自然,这次他选择放映了英国导演肯·洛奇(Ken Loach)为英国电视台拍摄的两部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大规模工人罢工运动的纪录片。其中《你站在哪一边?》(Which Side Are You On?,1985) 纪录了1984年英国的矿工罢工。洛奇走出了为电视台拍摄节目的常规新闻体模式,用工人们写的诗作为影片的支架,纵横构建起镜头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上街游行时与警察对峙的场景。这场工人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电视台也以表达过于直接而对公众“可能产生误导”的原因禁播此片。但因为影片中工人用自己的声音对当时撒切尔政府和保守党执政下的英国提出了有力的质问,使得影片开始在世界各地的选片人之间流传。《你站在哪一边?》不仅成为当代工人运动纪录片中的经典之作,也从工人阶级这一群体的状况对当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提出了反思。

肯·洛奇,《你站在哪一边?》(1985)

香特尔·阿克曼去东欧旅行,途径俄国、波兰和乌克兰时拍摄的《东部》(D’Est,1993)则完全是纪录片的另一种意象。摄像机如冥想的旅程,也是她的剪辑师克莱尔·阿瑟顿选择放映这部影片的原因。没有对话或任何画外音的评注,只有镜头缓行中掠过的男女老少、人们的脸庞、神情;城市的大街、商店;住房的窗户、大门;街上的公共汽车、火车站......。近两个小时的静默,对于东欧一个时代的观察和审思都留给了观众。

香特尔·阿克曼,《东部》(1993)

单元的最后一场放映向让·胡许致敬。胡许与埃德加·莫杭于1960年合作拍摄的《夏日纪事》(Chronique d’été)开创了“直接电影”的纪录片形式。之后,胡许更是将这种拍摄形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远行并常驻非洲的过程中,创作了数部无论在民族志影像或是电影史上都极为重要的影像作品:《疯狂仙师》(Les Maîtres fous,1955),《我,一个黑人》(Moi,un noir,1958)和《非洲虎》(Jaguar,1959)等等。这次“致敬”离开了他所知名的非洲系列,而是选择了他镜头下的几位导演肖像描绘,其中有法国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雷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实验纪录电影的重要人物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和比利时导演亨利·斯多克(Henri Storck)。胡许的这几部电影是纪录影像创作者之间的对话,但更是友情的写照。与德巴东的拍摄,是两位影像创作人拿着各自的相机,彼此拍摄方式的对话。而与伊文思和斯多克两位年纪稍长的前辈,则有更多关于电影聊天式的分享:民族志纪录片鼻祖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对他们的共同影响,他们各自远行拍摄的经历(伊文思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间几次往返中国,拍摄了不少纪录片)。拍摄技术更新后,各自拍摄体验的差异,与时间和情境的关系以及在实践创新上的各种设想。短短一部看似朋友之间闲聊的片子,几乎浓缩了整个纪录片电影的发展史。

《让·胡许和雷蒙·德巴东彼此的电影肖像画》(1993)

让·胡许,《电影黑手党。聚会一:让·胡许对话尤里斯·伊文思和亨利·斯多克》(1980)

踏足远方,身处当地;战争时期,和平年代;肖像描画,旅行笔记;虚构亦或非虚构……在介入现实时,共有的是那一双炙烈地观察着世界的眼睛和对电影语言的想象。

正如1968年众人面对的“五月风暴”。

这场风暴随着时间被蒙上了越来越多的神话色彩。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反越战,反资本主义,反帝国主义,各种与权威的抗衡。接着又随之而来的反文化运动、嬉皮、女权主义、性解放……过去了50年,历经无数当事者的讨论,文档纪录和影像资料,却依然很难给“风暴”一个清晰完整的画像。也正因为如此,从不同角度片段式的影像,反而更能折射出社会在这一转变时期中的多样性。

真实电影节的长期合作者,电影评论和独立电影节目编排费德里科·罗森(Federico Rossin)回应“风暴”五十周年纪,选择离开欧洲中心主义,将视野放去全球,编排了一组名为《另一个68》的放映单元,通过纪录片创作形式上的突破来窥见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反叛思潮的涌现。

加拿大艺术家杰克·钱伯斯(Jack Chambers)的 《杂交》(Hybrid,1966,15’),美国视觉艺术家卡若莉·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的《越南雪花》(Viet Flakes,1965,7’),巴西艺术家乔安·思维利奥·特维桑(João Silvério Trevisan)的《反对》(Contestação,1969,15’),这三部实验短片都通过对已有国际新闻影像的再介入(拼贴、重叠、剪辑),在全球的反越战声潮中质问当时世界和他们所处社会的时局。

教育制度作为政治体系的表征,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批判的对象之一。哈佛大学卡彭特艺术中心是当年令人神往的艺术学校,老师中有不少是美国先锋艺术的代表人物:电影导演罗伯特·嘎德纳(Robert Gardner),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黑姆(Rudolf Arnheim),艺术家斯旦·凡德比克(Stan Vanderbeek),实验电影作者斯旦·布拉克基(Stan Brakhage)和平面设计师片山利弘(Toshi Katayama)。美国艺术家罗伯特·E·福尔顿(Robert E. Fulton III)的纪录片《现实是不可见的》(Reality’s Invisible,1971),以艺术中心师生间关于艺术教育讨论为主体,用艺术中心这栋勒柯布西耶所建的当代建筑和爵士音乐作为侧翼,从空间和节奏交叠的影像伸展出对创造性教育的思考。

罗伯特·E·福尔顿,《现实是不可见的》(1971)

巴西导演瓦基姆·佩德罗·德安德拉德(Jaoquim Pedro de Andrade)的短片《说服的语言》(A Linguagem da Persuasão,1970) 对消费主义在社会中盛行的微妙观察;反对西班牙弗朗哥独裁政府对媒体的掌控,西班牙导演埃莱娜·伦布瑞拉斯(Helena Lumbreras)和马里阿诺·利萨(Mariano Lisa)的实验短片《第四种状态》(Cuarto Poder,1970)中对自由媒体的诉求,两者都对媒体作为统治工具之一所起的宣传作用提出了质疑。

瓦基姆·佩德罗·德安德拉德,《说服的语言》(1970)

整个单元最令人期待的还属“印度四射”(exploding India)这场放映。不仅因为大家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纪录片了解不多,更因为对当时印度社会所经历的变化也知之甚少。放映集结的7个短片中,印度导演塞斯崔(S.N.S Sastry)的影像所饱含的活力每一秒都能跃出镜头的框架之外。《我今年二十岁》(I am 20,1967,19’) 中导演穿越整个印度,用音乐、舞蹈、食物和年轻人的表态,素描了印度当时的社会和与印度独立二十周年庆同岁的年轻人对国家未来的设想。《我拍短片》(And I Make Short Films,1968,16’),冲破纪录片影像的各种限制,将漫画、摄影和新闻报道等影像对接提问,探讨一个导演在创作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我今年二十岁》里,塞斯崔用“肚中燃烧着太阳” 描写一种存在的状态。带着摄像机穿越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对印度的历史、种姓制度、女性的地位、社会中饥饿或是贫富差距等现象,塞斯崔用其无尽的想象捕捉了当时极速变化的印度社会中一幅属于他个人的画卷。

塞斯崔,《我今年二十岁》(1967)

好的艺术家面对天下,必然怀有侠骨柔情。一个周六的早上,刚才提到的几位电影工作者聚到一起,从实际工作体验出发来谈影像创作在现实中的作用。无论是科瓦尔斯基摇滚和直接看待现实的方式(“把诗意带入我们日常生存的现实中。为了让[影像]这把“宝剑”更有力,我们还应试图改善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帕塞瓦尔面对现实和历史时心中彩色的诗意(“在这个黑白的现实世界中去呈现色彩,但也要记得永远保留那层黑白的底色。”);作为剪辑师的阿瑟顿则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和影像的关系(“从问题的另一面看,作为观众面对影像时,我们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哪里?”);历经数次战争和各种威胁的萨布面对历史和社会所感受到无法卸下的责任(“像一个雕塑家那样去工作,以声音、影像和音乐作为材料,不断去塑造和尝新。不断地从当下来反思历史,继而用新的方法让影像说话。”);简维托则以学者的严肃要求电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消费(“而应该打开我们与世界的一种联系,[包括导演,包括观众]”);在巴黎生活和学习多年的塞尔维亚导演弗拉迪米尔·佩里斯克(Vladimir Perisic)在其中更看重的是通过摄影机所能“打开与其他人沟通的那个空间,在其中慢慢形成的关系。”

为期一周的电影节闭幕。有点意外,今年获电影节大奖的是美国导演吉姆斯·贝宁(James Benning)的短片《L. 科恩》(L. Cohen,2017)。47分钟一个长镜头,面向美国俄勒冈州的一片农田,用时间的流向纪录着这一空间中的各种变化:其间某一刻自然界奇迹的突然闪现,更多流过的是日常景象中的细微。当今天各种信息和图像以千万分之一秒的速度流转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媒介,这样一幅以时间向度迎向观众的实验风景画像,从纯视觉的体验上探究了我们与所见事物之间的那一层感知的真实。

吉姆斯·贝宁, 《L. 科恩》(2017)

电影节的人潮散去,但庆祝并未止于此。对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一批导演有着重要影响的的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的完整作品在法国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在真实电影节上开篇放映了三里塚系列之后,展映继续延伸到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Jeu de Paume)举行。延续纪录的精神,蓬皮杜公共图书馆抽出另一部分藏品,以“影像在劳作”为名由4月4日至7月1日举行系列放映。从卢米儿兄弟,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亚美尼亚纪录片导演阿尔塔瓦斯德·佩莱希扬(Artavazd Péléchian),一直到近期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影像作为一种工作的状态,无尽地探索和展现着工作中的人们和世界的关系。

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当影像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与现实之间无处不在的关联,我们被触动的霎那间,或许正是影像闪现“真实”的一刻。

作者注:本文标题引自葡萄牙导演约阿·凯撒·蒙泰罗(João César Monteiro)的纪录片《我用这把宝剑来做什么?》(Que farei eu com esta espada?,1975),也是今年电影节中一场讨论会的主题名,作为对导演的纪念。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