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马瑞诗:用GIS研究黄河流域的生态变迁

卢俊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2018-06-15 17:21
来源:澎湃新闻

“黄河流域的生态演变”作为中国一个老生常谈且经久不衰的研究方向,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2018年6月13日,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研究中心主任Ruth Mostern(马瑞诗)应邀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在思勉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进行关于“黄河”的一个主题报告。正如Mostern教授所说,她希望对黄河的生态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问题可能是“旧”的,但是方法却是“新”的。孙竞昊教授担任主持和现场翻译工作。

主讲人Mostern教授

黄河流域生态研究的三种资料

讲座开始之时,Mostern教授首先介绍自己的第一本英文著作《Dividing the Realm in Order to Govern’—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Song State(960—1276CE)》。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宋代300余年的历史来考察北宋时期的国家空间结构、地区历程演变以及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在讲座之中,Mostern教授却特意挑出一个重要的部分——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研究,介绍她在这一问题上的新方法和新认识。

Mostern教授认为在当今中国历史学界对黄河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对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泥沙沉积等环境问题亦有著作颇丰,值得欣喜和肯定。但是美中不足之处的是对黄河环境史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其他学科门类的优势和方法来加深对黄河的了解。她强调通过科学信息(Scientific Information)、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Databases and GIS)、历史资料(Historical Records)三者的有机结合,去研究在长时段的纵向历史发展中黄河流域的生态变化。因为传统的历史资料,如正史、地方志、档案等具有视野性的局限和不足,通过借助当代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和互鉴,有助于对黄河这一“旧”问题,得出“新”的看法和观点。

再者,Mostern教授希望利用方兴未艾的环境史的研究视角去看待黄河变迁,认为对黄河的研究不只集中在人类本身,也不应只在客观自然,而是突出人类和自然的互动所产生的结果。恰似部分学者对环境史的定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叙述历史。而这种环境史的视角和上述的跨学科的互动可以帮助她在长达300年的宋代历史中建立一个可靠清晰的数据库和各种地图,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宋代大历史。她认为,历史研究不能抛开历史文献,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此,她想借助历史文献为基点,用现代的方法来完善和充实,更加直观地表现历史上黄河流域的生态演变过程,在旧的问题上得出新的答案,对于这一点,她非常开心自己在这个方向上取得的进步和成果。

环境演变中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如前所述,Mostern教授认为对黄河的研究既要注重自然因素,也要注重人文因素,同时更加强调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二者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只有做到了全面、客观,才能打开黄河在宋代300余年中的清晰的演变之“门”,而不是仅仅在“门缝”中去分析局部问题和发展历程。当然,她也承认,这只是一个很美好的期望,需要中外学者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但是相信对所谓“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加之古今方法和现代技术的运用,是可以“一窥全貌”,并得出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解释。

Mostern教授从黄河流域的降水、气温变化、泥沙沉积速率三个方面来解释在客观自然的作用下,黄河流域发生的生态变化。第一,季风尤其是夏季季风带来的降水对黄河的影响。这种周期性的季风气候导致了很多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降水,黄土高原位于亚洲夏季季风的西北边缘,季风带来的降水使黄河地区的生态更具复杂性,雨季易涝成灾,干季亦侵蚀或干旱。

根据科学信息分析的降水量数据

第二,黄河流域的气温也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如地形地貌、所在纬度、上中下游不同地段等,导致黄河流域的温差较大,而这种不稳定的气候特征对当地的环境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不可预测的后果。第三,泥沙沉积率是伴随着自然和人文对黄河的改变而来,从自然的角度来看,降水、气候、原生植被覆盖率及其品种类型等因素对泥沙的流失和沉积会有很大的影响。当水速和水量大时,流水就会冲刷河岸,使原本并不稳固的泥沙或颗粒随河流而往下游袭去,反之则会导致流水携带的泥沙沉积,淤塞下游的河床,堵塞河道,以及加剧洪涝灾害。

而从人文因素的角度去解读黄河,Mostern教授因“时”制宜——以整个宋代作为时间段,研究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对黄河生态的影响。她介绍了西夏和宋的边境,通过构建地图来解释宋和西夏的战争如何对黄河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由于两方的交战和敌对,使得边界地带变得非常敏感和紧张,双方都想在此处获得利益最大化,同时避免来自对方的袭击和扰乱。宋朝在此地建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和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暂且搁置不谈,建筑防御工事占用了大片土地,或是植被覆盖之地、或是农耕之地,但是这种工事就容易导致植被减少,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黄河附近流段容易发生改变,植被的减少导致滞留水分的能力减弱、流水的冲刷带走大量的泥沙,尤其在黄土高原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这种影响更是被放大和加剧。移民实边固然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开发,但是伴随而来的开垦土地、柴薪燃烧、兴建房屋等行为,使原来覆盖地表的植被被农作物和建筑物所取代,那么导致的环境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了。

研究长时段的黄河流域自然灾害

从讲座开始到结束,Mostern教授一直强调自己在不断的运用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Databases and GIS)做研究,这种地理学科领域的方法借用到历史学科的领域,使她在解释和理解黄河问题时更加的准确和合理。目前她通过全面整理各类原始材料和二手文献中有关黄河自然灾害的记录,建立了一个名为“沿着大禹的轨迹”的数字地图库,Mostern教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黄河发生灾害的主要时期。

通过分析各类数据,黄河发生灾害(有史记载以来)最早是在汉代,汉代有人称“一日之间,昼减夜增”,来形容暴雨季节黄河容易发生的洪涝灾害。而到了宋代,黄河发生灾害的强度达到高潮,之所以如此,则与上述提到的战争、森林砍伐、开荒种田等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到了明清之际,虽然灾害仍然不断,但是强度在下降,且较为平稳,结合史料,则可以看出国家应对措施的改进、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以及国家实力增强所带来的对黄河治理效果的提升。她表示将来数字地图库进一步完善后,还可以用来作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并且会将数据公开给所有学者使用,这让与会学者们非常期待。

黄河流域自然灾害统计

讲座最后,Mostern教授提到了清朝治河名臣陈潢、两位历史地理学专家谭其骧先生和史念海先生,认为他们对黄河的研究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这些前辈学者为后来人做了很好的引路和铺垫,对此她表达出深深的敬意。她真诚地表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希望后来的学者能够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这些观点和知识,Mostern教授谦称自己并没有在这一点上提出超越前人的看法,主要还是运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指导和促进历史学或环境史的进步和深化。

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中,Mostern教授介绍了当前环境史的情况和她自己的一些体会。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美国也是方兴未艾,20世纪60—70年代环境史才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门类在美国兴起并成为热门,英文世界里Donald Worster(唐纳德·沃斯特)、Robert B Marks(马立博)、Mark Elvin(伊懋可)、J.Donald Hughes(唐纳德·休斯)等人是其中的优秀学者代表。

Mostern教授认为环境史不能只关注历史史料本身,也要更多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碳14等技术帮助处理和解读史料,考察人类与自然或环境之间的互动,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设想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环境史从来不能忽略人类的重要作用,但是也要把“自然”容纳到这个整体中来,让以前在历史中若有若无的“自然”占据较之前更重要的位置,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环境史的发展。最后,她强调历史学家要和自然科学家互相合作,历史的方法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相互学习,从对方的学科特点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如方法、技术和观点,可以得出更多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