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猎德,在游龙的鞭炮声中的端午节

2018-06-17 08:15
上海

Kailash

又到一年一度端午节了。端午节可能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符号最多、最鲜明的一个,粽子艾草咸鸭蛋五色丝雄黄酒什么什么的,当然还有每个人都知道的龙舟。龙舟和通常载人载物的船,仅从外形看就不一样,拥有极其干练的身材,一副随时可以在水上飞起来的样子,划起来也确实飞快。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见诸文字记载的龙舟活动大多与竞渡有关,连音乐也只有“赛龙夺锦”,其他非竞赛性质的活动方式则被忽略了。

实际上,广东珠江三角洲的村落每年端午节期间还有盛大的招景活动,龙舟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各地趁景,游龙探亲,划着龙舟互相拜访。龙船招景和探亲,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竞渡。曾经因为城中村、握手楼、旧村改造成为传奇的猎德村,就有这样的游龙探亲风俗。

猎德村是怎样的村子

猎德村原位于广州市东郊,随着城市扩张,现已成为广州市的一部分。猎德村原本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水乡村落,南面向珠江,有一与珠江相连的小河名猎德涌贯穿全村,将村落分为东村、西村两部分。全村按传统习惯分为三片,西村为一片,东村分为二、三两片。

1991年的猎德村(来源:《猎德村图集》)本文图除注明外,均为Kailash提供

历史上,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猎德村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型村落。早在1949年,该村人口规模就达到501户1786人,其中劳动力784人。2012年户籍人口7865人,3167户,非户籍人口近万人。在姓氏人口构成上,猎德属于主姓村,共有姓氏81个,其中李姓占总人口的近一半,分东村李氏和西村李氏,来源不同,东村李氏人口远较西村李氏多。诸姓中,李、梁、林、麦、刘、罗、钟姓建有祠堂,后刘、罗、钟三姓祠堂改为民居不复存在。

通俗地说就是,猎德历史上一直有一个特点:又大人又多又有钱。1949年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土地改革中部分耕地被分给石牌等邻近村落,仍余耕地近2000亩,果地、鱼塘等其他农业用地接近3000亩,土地肥沃,水果质量上乘,尤以杨桃著名,收入颇丰。村内耕地于1993年被市政府全部征用作珠江新城发展用地,此前村民以种植水果、蔬菜等为主要生产方式,少数村民从事渔业生产。原有少量村办企业,由于土地被征用或与珠江新城规划相抵触而全部关闭。2007年,一直禁止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广州市政府撤销禁令,猎德成为第一个以土地置换资金和物业,改造旧村的城中村。2010年9月,名为“猎德花园”的新猎德村复建房小区完工,除数座易地重建的宗祠,以及由龙母庙和被集中迁建到其左侧的华光庙、大社构成的祠庙群外,整个小区由37幢楼高30余层的高层住宅构成。所以,今天再去猎德,不管怎样360度旋转,都看不到一丝“村”的影子。

现在的猎德基本是按照规划复建的

改建以后的猎德,不开上帝视角就是城市的样子了。但是,由于一些从民俗学角度讲很复杂的原理,基本上猎德还是保持了原有的社会成员构成和人际关系,龙舟也照样每年划得很欢。另外,虽然改造时把16座祠堂集中成五座,但原有的各姓宗祠都被保留,基本上是原料重建,且保留了原来的朝向。所以到这里是可以看到五座宗祠以2:3的形势背对背的。

实际上,现在看到的猎德花园小区,只是原猎德村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你问村民,他们也许会尽量伸直手臂,划一个看不到边的大圈,自豪地告诉你,现在广州新中轴线的双塔所在地,原来是猎德的鱼塘。连海心沙,在老村民的记忆里也是猎德的。

总之,这条村子还是很厉害,毕竟人家是在清代的地图里就已经能露脸的大村。

猎德的游龙探亲

因为地处水乡,端午招景是猎德村全年最重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除文革期间被迫中断外,每年都大举庆祝。2007年旧村改建启动,在暂时迁离前的端午节,村民带着悲壮与不舍组织在旧村河涌上扒了“最后一趟”龙舟。

表面上看来,村子被推平了,实际上反倒不小心给了村民一次再次确认身份认同的机会,后来划龙舟也没有停止。

文革后刚恢复游龙活动时,全村只有三条龙舟,分别为上述三片所有。后龙舟增至八条,分别为金龙(船身黄色绘龙鳞)两条,为全村共有;红龙(船身漆红色)两条,为一片所有;花龙(船身红底描花)两条,为二片所有;五色龙(船身五色底描花)两条,为三片所有。花龙和五色龙上描绘的花纹相同,以八仙手持的宝器为主,间以花卉和水果。每年龙出水后一般要重漆及重描花纹,由村中善画者负责。三片各信奉不同神祗,俗称“阿公”,游龙时龙舟上须安放供奉“阿公”的神龛,称为“公座”,以取神恩护佑之意。后来,其中一条花龙被捐给广东省博物馆,放在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然后又造了一条新的。

按照传统,广州各村有自己固定的招景日期,但都定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的五天内。一般来说,相邻或相近的村子定在同一天,方便远处来“探亲”的龙舟一天内可以到达最多的村庄。猎德的招景日期为五月初五,每年应邀而来的龙舟一般有百余条,少时也有八九十条。

到猎德“探亲”的绝大多数是长龙,长30米以上,可容人数多者过百,少者也有七十多。珠三角的小河涌大多窄小,龙舟无法掉头,因此无论是船体形状还是人员配置,前后均完全对称。正式游龙或参加比赛时,龙舟在形式上有首尾之分,木雕彩绘的龙头和龙尾分别装在船体两端,实际上划起来并没有区别,回龙(掉转方向)时,只要所有人就地转身便可。舟上人员除桡手外还包括:

1.旗手二人,站在龙舟两端,负责指挥船的前进方向,同时负有保护龙头龙尾的责任,若遇有障碍物可能碰坏龙头或者龙尾,旗手须迅速将之提起,避免受损。

2.舵手二至四人,分立龙舟两端、旗手身后,负责控制船的前进方向,俗称“抓梢”,须由强壮有力者担任。

3. 鼓手二人,居于龙舟正中,以不同的鼓点节奏及力度指挥桡手,控制行船速度,同时显示威风、增加喜庆气氛。

4. 锣手四至八人,鸣锣助兴或配合鼓点,保证所有桡手在喧闹的环境下能准确地收到信号,维持全船步调一致。行船期间遇到相熟的龙舟,用轻而急的锣声致意,以示友好。

5. 扶“公座”的老者一人,由德高望重者担任,负责与别村交往等事宜。

龙舟真的很长,没法掉头。  东方IC 资料图

游龙的组织和准备工作从农历四月初就已开始,整个过程历时近一月。1949年以前,游龙活动没有固定的组织者或机构,时近端午,村民中相信自己有能力筹得资金者均可出面发起,称为“船头”。49年后,游龙由村委会负责组织,所需费用也由村委会统一划拨。

游龙的第一步是要将龙舟从沉睡中唤醒,俗称“请龙”。当地有“四月八,龙船透底挖”之说,龙舟出水的日期多定在农历四月初八。龙出水后一般任其飘在水面晾干,然后上漆描花。若对龙舟的干燥程度要求较高(如参加竞渡的龙舟要充分干燥,减轻重量),则用梁木搭一架“龙船床”,将龙舟放在上面晾干。请龙的工作由村中的青少年担任,意在使端午划龙舟的传统薪火相传,延绵不断。近来由于多数青少年要上学或工作,为了和他们的假期相配合,请龙的日期逐渐调整至接近农历四月初八的周日。

龙舟准备好后,参加游龙的村民即开始训练。一般来说,会游泳者均有资格参与游龙,但正式游龙时桡手多是青壮年。鼓手、旗手、扶“公座”者和抓梢这些比较特殊的角色,由于需要一定的技能或声望,一般由相对固定的几个人担任,自然产生,为村民所认可。

虽然猎德不象珠三角其他地方那样投标产生鼓手,但鼓手的地位极为村民所推崇,往往只要有一人经常担任鼓手,全家都引以为荣。

所有准备工作须在农历四月三十前完成。在此之前,村中选派的代表分赴各村邀请龙舟前来“探亲”,按照受邀村庄派出的龙舟数量,每条龙舟奉送一份请柬和礼金,受邀方则奉还相同数量的回柬。回柬带回猎德后一一贴在李氏十六世宗祠的大门左首,公告全村。猎德村也同样会收到其他村子的邀约,回礼如上。

并非所有村庄都在邀请之列,受邀者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互相之间关系友好,二是同样设茶点招待别的村庄前来“探亲”。调查期间,曾有一位老人提到与猎德相邻的谭村因村内河涌淤塞,今年起不再设茶点招待客人,自己也失去了去“探亲”的资格,这一事例很能说明“探亲”风俗中礼尚往来的含义。应该说,这和珠三角的地理结构和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珠三角河网密布,土地肥沃,发达的渔农业向来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支柱。同时,由于地域狭小,众多村落紧紧相连,水土资源利益往往引起纠纷。因此,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就非常重要。端午节划龙舟是平时结构松散的中国农村社会全年唯一具有真正集体意义的活动,无疑可以作为联系各村、协调关系的好办法。笔者在采访中听到一个实例:猎德与石牌因是近邻,过去为水资源纷争不断,从不互相来往。解放后,由于属同一公社,两村干部经常同场开会,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便利用端午游龙的时机,分别带领村民到对方处“探亲”,如此数年后,两村关系大为好转,土地和水资源的纠纷也得到妥善解决。由此可见,在珠三角农村社会,游龙“探亲”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加强团结、协调关系的功能。

在祠堂里准备着的龙舟桨板 东方CI 资料图

招待“探亲”客人的请茶处及招景时使用的鞭炮等也要在这几天准备停当。请茶处内需准备大量的茶叶和点心,以备款待初五日前来“探亲”的各村兄弟友好。所用的点心是珠三角民间常在婚嫁等喜庆场合食用的圆形酥饼,根据馅料的不同,外皮分为红、白、黄三种颜色。村民说,因为这种饼形似零蛋,分别称为红零、白零和黄零。然而,它们似乎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红绫,白绫、黄绫,嗯,都行吧。

红零在各种喜庆场合都会出现

农历四月三十,所有参与游龙的龙舟都必须“吃青”。村民从田里采来整株连头的水稻(“采青”),在每条龙舟前后两端各放置一棵。村民相信,就和人必须吃饭才有力气工作一样,龙须吃青后才能正式前往各处游龙“探亲”。土地被征用后由于没有耕地,水稻不得不向东邻潭村购买。其后不到十年,周围村落耕地被征收殆尽,禾苗无处购买,端午节一度以其他绿色植物代替禾苗供龙舟采青,后来又发展出用花盆预先种好水稻采青的做法。

五月初一,游龙“探亲”正式开始。初一至初四,猎德的八条龙舟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出发,按习惯日期前往各处趁景“探亲”。因为有的村子远在番禺、南海,龙舟须在宽阔的珠江上划行很长距离,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解放前有很多由喃呒佬(男巫)主持的祈求平安的仪式。如正式游龙前,须请龙头,若是新龙还要点睛,龙舟和鼓、锣、“公座”等都须作法并贴上符咒,每天都要先由喃呒佬向各片“阿公”分别祷告,并掷杯筊以请求神示,须得吉兆方可出船等。解放后,特别是文革后,这些习俗已逐渐消亡,除新龙仍要点睛外,每天出发前只在一棵大树头点燃线香,燃放鞭炮以求神佑。

向神灵敬香以求保佑  东方IC 资料图

初一至初四由村委会派人统一做好适合儿童口味的饭菜,供每天晚饭前家中有小孩的村民前来按份领取,回家给孩子吃,谓之吃“龙船饭”。村民们相信,孩子吃了“龙船饭”会健康成长,身强体壮。

吃了龙船饭,请一个好兆头。  东方IC 资料图

五月初五端午节当日是猎德招景的日子,附近的石牌、杨箕、寺右等村也在同一天,猎德和这些村仍要派出龙舟,互相“探望”。招待客人的工作主要由村中年长男性负责,一部分在请茶处迎接客人、接受来贴,另一部分站在李氏大宗祠前的埠头上,见到来访的龙舟便一起摘下草帽轻招,邀请龙舟靠岸用茶;妇女负责安排点心、煮茶、洗碗等工作;由青年男子组成的治保队则维持秩序,疏导人群。其他村民都早早挤在河边,等待观看游龙盛会。

一般早上八点前后就开始有龙舟到来,十点左右达到高潮。按习俗规定,所有来访的龙舟进涌口时,必须龙头在前,以示礼貌,龙舟进入涌口后敲锣打鼓,并马上燃放一挂鞭炮致意,从涌口到埠头还要沿途燃放,多少不定。龙舟到达埠头前方,并不马上靠岸,而是先数次回龙,同时燃放鞭炮,挥舞旗帜以示友好。靠岸后,扶“公座”的老者手拿访贴,在请茶处入口交给接待的人,互相说几句吉利话,放一挂短鞭炮再进去。其他人则直接进去用茶吃点心,匆匆用过茶点后,再放一挂短炮,又回到龙舟上,再在涌口到埠头的河道上来回数次方才离去。

热情加油的老乡  东方IC 资料图

一般来说,参加游龙的龙舟之间并不进行比赛,偶然有并排的龙舟之间斗一下快慢,但也是和气为重,不论输赢,并常反讽那些喜欢争胜的龙舟为“英雄船”,讥笑其好逞英雄,闹意气。相反,燃放鞭炮的数量往往被视为一村实力的象征,竞争相当激烈,有的村每天每条龙燃放鞭炮价值达数万元之巨。

不比快慢比气势  东方IC 资料图

游龙活动达到高潮时,窄小的猎德涌上龙舟来往不断,锣鼓喧天,旗帜招展,充满了节日气氛。一般来访的客人都会上岸用茶,因此往往有数条龙舟一起停靠,外侧龙舟上的人上下船时必须跨过其他龙舟,称为“过艇”。极少数龙舟会由于先行靠岸的龙舟中有的来自与自己关系不好的村子,不愿“过艇”而不上岸的。这时扶“公座”的老者就要代表全船人上岸递贴,燃放鞭炮致意,再在涌上来回游龙数次后离去。所有龙舟划出涌口时,必须龙尾先行,以示礼貌。来访龙舟所递贴子贴在十六世宗祠大门右首,与邀请龙舟时的回柬相对。

过艇

当日还要在李氏大宗祠内摆好酒席,款待来自广州大塘、番禺钟村及南海漖表的李氏宗亲,酒席由村中妇女操办。这几条村的李姓均是猎德李姓分支,一般都在午饭时间到达,不再进请茶处喝茶,而是直接入席,酒席上都用红纸写好村名,各自入座,吃毕离去,不需主人招呼。

至下午五点前后,猎德的游龙活动结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拔下汗毛一吹”,略有改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