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红色故事·维经斯基来华帮助中共建党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官网
2018-06-11 17:41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不仅是中国早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工人阶级结合的产物,还得到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他们先后派了几位密使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的情况,与中国进步组织的代表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建党,维经斯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维经斯基,1893年生于俄国,1915年加入美国社会党,1918年回国,加入俄国共产党。1920年1月参加共产国际工作。1920年3月,经俄共(布)中央正式批准,俄共(布)远东局建立,负责领导远东地区各国革命者的工作。同年4月,受共产国际的派遣,维经斯基、库兹涅佐娃和翻译杨明斋来中国,其任务是:深入了解中国国内情况;与中国革命者建立直接的联系,建立革命组织,开展共产主义宣传工作;条件成熟的话,研讨中国建党问题等。

维经斯基一行到达北京后,受到了李大钊的热情接待。通过举行各种座谈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摆脱无政府主义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影响。经过与李大钊多次恳谈,维经斯基认为,中国已具备建立共产党的条件,表示要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遂介绍维经斯基到上海同陈独秀会谈。

在维经斯基来华之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先驱陈独秀和李大钊就在上海和北京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而维经斯基的到来,给予了中共建党大业以不可或缺的外部帮助和经济支持,使之成为现实。

维经斯基利用东方民族部提供的活动经费,在上海成功地展开了工作,包括“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由5 人组成(4 名中国革命者和维经斯基),下设三个部,即出版部、宣传报道部和组织部”。通过与陈独秀的接触,双方商定由共产国际提供经济资助,在上海展开建党大业。

在陈独秀的领导与策划下,1920 年6 月中旬,上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它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起草了具有党纲、党章性质的若干条文,确定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采用劳工专政(或劳农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在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的同时,共产国际为了在中、朝、日等东亚国家直接进行实际活动,于1920年5 月在上海成立东亚书记处。该处所设“中国科”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成立共产主义组织,在中国进行党的建设工作”。

在上海成立革命局后,维经斯基派米诺尔在北京和广州两地相继成立了革命局,指导和帮助北京和广州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由于维经斯基最初的设想并不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纯粹的中国共产党,而是致力于“将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中心组织”,所以北京、广州两地最初的组织成员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无政府主义者。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9位执行委员中除了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外,其余7位都是无政府主义者。

直到1920年12月,陈独秀和维经斯基两人先后到达广州后,才开始建立正式的纯粹的共产党组织,“他们进行过非常热烈的争论,认为必须摆脱无政府主义者,也就在这时,无政府主义者退出了党” 。在维经斯基回国后的1921年3月,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陈公博等共同建立了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其中就没有无政府主义者参加。

上海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后,其成员除了积极发函给武汉、长沙、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者外,还通过派人指导和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推动武汉、长沙、济南等地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到1921年春,在维经斯基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相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1年初,维经斯基准备启程返俄归国,在回国之前经过北京时他建议中国同志,“表示极希望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和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各地的雏形组织能够从速联合起来,举行第一次全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并迅速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国近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独立自主完成的,但共产国际和维经斯基确实也给予了很大的指导,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经济上为中国的建党活动提供了很大帮助,加速了中共创建的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