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日 | 和90后聊聊他们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

2018-06-09 15:07
上海

钱成熙

【编者按】骆凯目前正在攻读风景园林学硕士,主要学习遗产保护方向。2017年,他创立遗介团队,与其他始创者致力于建筑遗产文化及保护的传播。在遗产日的当天,澎湃新闻邀请他以年轻的专业人士的身份,谈谈他眼中的建筑遗产保护和公共传播。

在雍和宫游学的骆凯和他的团队 本文图均由 骆凯 摄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国内建筑遗产的现状和保护的现状?

骆凯:可能大家平时对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词语比较熟悉,对于我们今天说的建筑遗产较为生疏。其实在国际上,建筑遗产其实早在1972年就已经被列入文化遗产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卫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文化遗产”的概念时,建筑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也被划入文化遗产之列。我认为近年来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与研究在不断加大,比如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申遗成功。

建筑遗产是与古人的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遗产类型之一,且建筑本身具有的空间感和进入性能够使现在人更方便理解建筑遗产的价值。专业领域已经意识到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性了。200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其中就已点出文化遗产与公众的交流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建筑遗产的展示正处于从单一的建筑本体展示向多元化、互动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点上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如何在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中更好地传达建筑遗产的价值,传承遗产的文化意义,这涉及到另一个话题,也就是建筑遗产的展示与阐释,也正是我们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文化遗产的传播我们可以借助出版物、讲座、虚拟与实体模型、多媒体影像资料,以及相应的主题教育和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使文化遗产在被保护的前提下对公众开展文化遗产现状及环境的公示和展现,这被称为文化遗产的展示。此两种方式在理论上都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传播及传承。

但在我看来,如何做到让普通大众更好接受和理解文化遗产及其价值是最重要的问题,文化遗产的传播更应该借鉴运用普通人易于接受、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方式走入大众视野,好比人皆有之的电子设备,能使人们更便捷地了解文化遗产,具备短平快特点的自媒体提供给文化遗产一艘快艇,虚拟现实技术更是为珍贵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性传播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我认为引领大众一起了解认知文化遗产背后的价值,进而做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化,避免文化遗产从源头上被破坏,才是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的最终意义所在。

这种想法也是我在跟随导师接触了几项保护研究项目后,大栅栏历史街区的相关保护项目,又参加了2017年北京的国际设计周展后慢慢形成的。也成为了目前为止我和我团队正在尝试努力的方向。

澎湃新闻:可以说说你参与的大栅栏保护项目吗,你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大栅栏历史街区算是北京老城的重要遗留了,低矮灰调的四合院群与周边的现代气息浓厚的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大栅栏历史街区早在金元时期已开始发源,至明代发展成为商业街区,此时为防范盗窃,遂在廊房四条胡同口设置铁质栅栏,因此得名“大栅栏”。清末时期,义和团反洋冲进卖西药的药铺,一把大火牵连烧毁了大栅栏千余座房屋,给当时的大栅栏各行各业带来惨重损失,然而这也为大栅栏地区后期出现中西方建筑风格交融提供了机会。建国后大栅栏被一条拓宽的煤市街拆解,而后又在建设中逐渐衰落。

1999年被列为北京旧城25片历史保护区之一后,大栅栏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开始了缓慢的摸索。近20年来,大栅栏街区内部分街道整治了基础设施、街道空间环境、沿街建筑立面及院落环境。但大部分整治集中于少数重要建筑和少数沿街风貌。街区中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塞、生活设施的落后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很多没有获得保护身份的一般历史建筑被不当改建、甚至于或拆除后新建,也有些建筑被不当改造,破坏了建筑原有的风貌,这对于建筑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都是不可逆的损害。

大栅栏四合院里杂乱的现状 

大栅栏的改造,右侧墙壁发白的新面砖

在项目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做大栅栏历史街区的价值挖掘工作和基础调研,导师指导我们完成了一系列的大栅栏历史街区各类价值的挖掘工作,以及对于街区空间格局、历史街巷景观、历史院落与建筑、文化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特征的梳理,这些都是大栅栏地区建筑遗产价值的载体,是需要有人切实深入进行挖掘的。前期开展调研工作时,我们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更多一些。居民更多关心的基本都是自己的生活设施水平提升、或者基本的一些政府惠民工程进展。对于本地区建筑遗产的价值基本没有过多的人关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生活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居民无暇顾及所谓的建筑遗产的保护,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对居民的建筑遗产价值认知以及保护观念的普及没有做到位。

这也就是我们后来参加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想做的事。

澎湃新闻:你觉得国际设计周成功么?设计周这样的活动对建筑遗产保护有何意义?

骆凯:我们导师组MAU研习室以“发现大栅栏建筑遗产的价值”为题,向公众展示了大栅栏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类型、以及建筑装饰艺术三大类知识点。向一些来自外国、外省的来京游客、当地居民以及相关行业人士讲述大栅栏建筑遗产的价值,带领听众了解该地区出现的会馆、茶楼、宗教建筑、金融及商业建筑、四合院民居等多种建筑功能类型;四合院建筑的空间结构,中西方建筑文化在大栅栏的交融产物,大栅栏地区特有的庙会、香会、民间工艺、京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位家住附近的大姐听完我们讲述激动地说:“这门窗这么旧的木头也有价值?我们家老房子原来都有好多呢!这东西冬天不隔冷啊,后来我家全都给拆下来丢了。哎呦~我小时候那会儿院子里真是你们说的那样,现在不行了,什么也没有了。我要早知道这个东西有价值,那会儿就让我妈留着了。”

设计周上向游客解释四合院

其实像大姐这样的居民很多,他们对于建筑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毫无观念,对于地区价值的认知也很片面,甚至没有认知。而经过我们设计周的讲述,我觉得居民和游客至少对于大栅栏的价值认知有所提升,当地居民能够意识到建筑遗产的价值意义和保护意义。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成功了。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活态的建筑遗产,关注价值载体的保护,增强公众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理解,避免建筑遗产的源头破坏。进而达到大众与专业人士一起传播建筑遗产价值、一起做建筑遗产的保护。这是今后我们需要一直不停努力的方向。

澎湃新闻: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团队么?你们成立团队的初心是什么?团队传播建筑遗产文化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骆凯:我们团队名字是遗介,粉丝戏称我们就是介绍遗产的。其实也差不多,成立团队的宗旨就是为大众传播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从而推动大众做遗产保护。我们其实是想成为一座桥梁,让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的双方,专业领域的专家与非专业的普通大众站在我们这座桥上对话:专业人士用平实易懂的语言为普通人讲述普通人身边的建筑遗产以及价值,而普通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保护举措,去帮助专家完成他们无法触及的最基础的建筑遗产的保护。

遗介成立不到一年,来自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土木工程学等学科的成员相继加入。能走到一起的出发点,就是所有人都喜欢建筑遗产文化,并且视建筑遗产的保护为己任。就我本人而言,最先接触古建筑是因为本科学习了风景园林专业,后来一次长途骑行路过塔尔寺,偶然间见到了让我迄今都心潮澎湃的藏式建筑艺术,从此便喜欢上了丰富多样的中国的建筑遗产文化。

北京有太多太多的建筑遗产让人徜徉其中了。我们几个也是时常相约去林荫间寻访古寺,坐在残留的寺庙山门前一同探讨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做了保护相关项目后,原本的游览心态慢慢转变,觉得建筑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更加重要,开始想为建筑遗产保护做些事情。除了用活泼生动的方式写作公众号,引导大众对建筑文化的兴趣,也组织起走进建筑遗产的文旅活动,带领大家近距离接触遗产建筑,邀请来自从事文保专业的从业者实地普及建筑遗产保护的措施方法。近期,我们还发动了很多来自全国的朋友们一起向公众讲述自己身边的建筑遗产故事,挖掘自己身边的不知名的历史建筑,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奉献力所能及的努力。

澎湃新闻:如何选择每一次文旅活动的目的地?

骆凯:关于文旅活动的组织,我们一般会尽量选取具有独一性、代表性的地点,同时又会考虑每个地点的人流量,让大家能够体会每一处建筑遗产的文物氛围,尽可能去为参加活动者提供最优质的用户体验。比如,讲解藏传佛教的建筑与艺术,我们带领大家走进北京雍和宫,一座融合藏汉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为大家讲述与藏族建筑艺术紧密相关的西藏地区发展简史,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与唐卡艺术的欣赏要点;讲解塔这种建筑遗产,我们组织大家走进河北正定,围绕正定四塔——广惠寺华塔、开元寺须弥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展开塔这种建筑遗产的欣赏要点,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也在现场进行实地讲解;建筑遗产的传承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态化传承,在正定文庙,我们组织大家参与到文庙祭孔典礼中,亲身体会祭孔大典的盛况,让大家对文庙这种建筑遗产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文旅的意义,其实就是走出电子屏幕的隔阂,在实地感受历史的变迁,现场去感受建筑遗产的魅力,最后达到理解建筑遗产价值,自发去传播建筑遗产的保护。

澎湃新闻:之前讲了很多保护的实例,可以说说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不足么?有什么被遗忘的建筑遗产?

骆凯:2017年冬天我曾与一位友人在黄土高原陇中地区,带着拍摄设备和测绘工具对一种类型的历史建筑进行过一些田野调查。这就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堡子,这种建筑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军事设施,唐代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导致了陇中地区的多民族杂居状态,当地乡民为了躲避匪患或敌对力量而集资修建了这种防御建筑。在宋代到后来明清时期,堡子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担任着防御的重任。堡子一般建在村庄附近易于到达且易守难攻的山头上,基本上每个村庄都会有自己的堡子。这是能够代表西北地区历史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但迄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基本上我调研武山县域范围内,县志记载约存在200多处堡子,列入县级文保单位的仅有一处。其余堡子均为闲置或已被破坏消失。个别堡子用于种植经济树木,堡墙被挖掘出洞口用于灌溉水出入,或因地势较高,成为通信塔的基站,而个别堡子已经破坏消亡,有的乡民建房用土,会直接挖取堡墙,致使堡子受到不可逆的破坏,许多堡子消亡多是这个原因。

格局保存完好的堡子

被破坏的堡墙

用作通信塔的堡子

关于堡子价值的研究在国内基本为空白,学术方面只有2~3篇记录性质的论文。对于这类无人关注的历史建筑,除了需要有更多的人去挖掘背后的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向当地乡民传播遗产保护的观念,避免对尚未定性的历史建筑进行破坏,这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