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思|欧盟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条例是一道非关税壁垒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沈逸
2018-06-07 18:40
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5月,经过两年时间缓冲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在欧盟范围生效。这部条例的目标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尝试构建有效的制度屏障,通过实现对网络空间个人信息的强力保障,在保障个人隐私权利的优先考虑下,有效规制以超级媒体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用户数据收集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内的相关行为。在权利主体、责任主体、执法权限、罚则等技术性细节方面,GDPR的设计是相当完善的;从其遵循的原理看,就是充分实践了国家主权原则,授权主权国家(欧盟成员国司法机构)以及得到主权让渡的机构(欧盟立法-司法机构)使用司法管辖权,以个人隐私权利保护为压倒性优先目标,实施对网络空间数据的强制性保护。

一如欧洲当年有人说过的,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只有在梦想中的空中王国,德意志皇帝的权威才是至高无上的。从网络空间的整个图景看,中国、美国与欧盟,可谓各具特色。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体现了欧盟尝试占据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道德与价值高地,以保障人权为理由,强化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实施强制性司法管辖的合理性,并尝试用制度化的方式,在全球网络空间的治理实践中,将欧盟对于普世价值与人权的理想化追求予以具象化的映射。这种理想当然是非常美好的,但对网络时代数据使用和个人权利保障的机械理解,从一开始就决定了GDPR难以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标准配置。

其一,GDPR的制定者没有能够准确地将互联网发展与个人隐私保障有机地统一起来,而是简单地采取了机械两分、二元对立的方式将个人隐私保障理解为要鱼还是要熊掌的问题。

网络的本质,就是用户进行数据、信息和价值的创造、生产、交换以及消费的新场域。网络空间需要的是可执行、可承受、可拓展、可复制的个人隐私保障,而不是用退回到没有网络的传统年代,或者退回到互联网发展早期的方式,去迫使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以及使用者,在便利和隐私之间进行简单的“二选一”。

这是欧盟在“人权高于主权”问题上系列有偏差的认知在网络空间的延续与投射,一如当初将人权和国家主权人为对立起来导致的后果是人道主义干涉通常导致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现在这种机械两分思路指导下的GDPR,设计的越是细致、越是完备,带来的负面冲击与后果,就可能越大。

其二,GDPR在欧盟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体系中确实是有可以存活的土壤,但其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

欧盟在全球信息革命中的位置相对滞后,没有形成欧盟本土的超级互联网平台,或者对网络空间相对自由的数据流动有特殊需求的大型企业,是导致GDPR得以用现有的价值观为导引得到细化完善并落实生效的主要原因。如果从WTO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出发,那么GDPR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欧盟试图在网络空间建立一套由欧盟主导并掌握最终解释权的非关税壁垒,以抵制来自其他行为体的在网络空间安全与经济发展领域的扩张。顺着这个思路,GDPR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设置的各项规定,从形式上看,体现了对个人隐私权利的高强度保护,但从实际内涵看,这种保护因为无视了两者之间的微妙的辩证关系,所以通常会趋于无效。除开一些比较特殊的案例,其他国家和地区任何试图机械复制GDPR的努力多数将因为无法顺利地简单移植,而最终趋于失败。

其三,GDPR将提升主权壁垒对全球网络空间进行实质性分割的风险。尽管GDPR将个人权利保护的重要性提升至新的高度,但本质上GDPR能够产生影响,源于国家所具有的主权;GDPR的罚则能否生效,取决于主权国家对相关案例的受理与审判,这是各国司法主权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GDPR确实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他标志着有行为体开始尝试解决长期以来引发人们关心和困扰的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看,GDPR本质上通过赋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式以新内涵的模式,赋予国家对网络空间个人数据进行司法管辖的合法性,这会在实际上引发某种竞争性的学习和仿效。这种学习的结果,必然产生非常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GDPR正式生效之后的代表性反应非常耐人寻味:一方面,在欧盟成员国长期从事个人隐私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立刻试图援引GDPR起诉谷歌等超级媒体平台对数据的滥用;另一方面,部分美国媒体公司直接关闭了欧盟用户的访问许可。这当然说明了在以人权和个人隐私保护为职业的行为体来看,GDPR提供了对抗超级媒体平台的有效工具;同时美国媒体的反应,说明在如何维护用户和市场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完善很多细节。

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者来说,准确吸取发达国家经验,避免陷入不必要的二选一的难题,进而为世界贡献出比GDPR在观念和实践层面都更加完善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应该最重要和优先的任务。

(作者系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逸思”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主笔的专栏,聚焦网络信息安全,从互联网维度思考大国关系。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