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张库大道⑨|伊尔库茨克:不是尾声的尾声

李昊
2018-06-16 09:08
来源:澎湃新闻

跨越欧亚的大铁路

从乌兰乌德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450公里,便可来到十九世纪茶叶之路的集散中心——伊尔库茨克。这是十九世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来自中国的茶叶运到这里后,一部分就地销售,一部分向东一直运输到北美的阿拉斯加(在俄国征服阿拉斯加后,一直把那里叫做“伊尔库茨克的美洲区”)。更大的一部分将在这里沿着茶叶之路一路向西,最终到达茶叶之路的终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十九世纪伊尔库茨克的茶叶集市(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55848494903590&wfr=spider&for=pc)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作者拍摄

我从乌兰乌德搭乘火车前往伊尔库茨克。这或许是最惬意的行程:列车早上出发,傍晚到伊尔库茨克。一整天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坐在车上,静静地看着窗外。除了车厢里的本地人,为数不多的国际游客们都是这样打发时间的。窗外不断后退的树林,让人脑海中浮现出一本游记书名——《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在西伯利亚,一切都是无穷无尽的,比如窗外的白桦林,比如漫漫的大铁路,比如无边的贝加尔湖,而当年最终到达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万里茶路,亦是如此。

火车行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

乘坐乌兰乌德到伊尔库茨克的火车,一路上能看到不少村庄和小镇。事实上,几乎整个西伯利亚的居民点都分布在这条铁路两侧。一路上也能看到不少废弃的厂房。在沙俄时期,商人们来到西伯利亚,追逐皮草和茶叶的巨额利润。而在苏联时期,国家动员人们来到这里进行大工业生产。苏联解体后,这里的重工业城镇开始衰落,不少年轻人离开西伯利亚,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大城市生活了。和中国东北的许多地方类似,从一个世纪前的人口快速增长,到如今的城镇收缩,寒带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这样跨世纪的历史循环。

而对于当年的张库大道来说,西伯利亚大铁路就不是那么友好了。俄国在二十世纪初倾全国之力修筑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7400公里的钢铁动脉,将欧洲的商品倾销至远东,再将中国的茶叶快速带回欧洲。大铁路通车后,从欧洲经这一铁路到海参崴,再走海路到上海,最多也只需要20天左右。这与晋商动辄持续数月的驼道相比,时间成本大为压缩。事实上,俄国对于华商的挤压是全方面的,通过工程技术、不平等条约和现代商业制度,持续打击着坚守传统经营和运输方式并以地缘血亲为纽带的晋商体系。这是现代文明与封建文明不对等的交锋。随着茶叶之路逐渐衰退,晋商从此一蹶不振。

西伯利亚的心脏

有着“东方巴黎”名号的城市,除了我国的上海和哈尔滨,还有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的欧亚融合不同,伊尔库茨克是一个更纯粹的俄罗斯城市。伊尔库茨克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心脏”、“东方巴黎”,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城市规模比乌兰乌德大,更有大都会的风范。

茶叶之路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性格。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没有俄罗斯贵族,因此以茶商为代表的商人们,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财富和视野塑造了城市的面貌。如今的伊尔库茨克,有着上千处历史建筑,都来自于几个世纪的茶商们的营造。相比于少量的中国茶商,俄国茶商在这里占据垄断地位。在众多成功茶叶商人中,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是最知名的。这位茶商不但担任了市长,还主导了大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给城市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

茶叶之路上俄国城市的茶楼 摄于集宁察哈尔民俗博物馆

我们在这里也寻找到了中国的元素。通过沙发客网站,我们借宿在一个叫瓦莱里娅的大学生的家。她曾经在中国留学学习汉语,因此她的汉语要比英语流利得多。我们见她时,她正在准备HSK考试,计划回到中国去读研究生。她补习中文的学校,就在城市中心的列宁广场附近。事实上,在十八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伊尔库茨克就带有浓郁的东方风味。这里是茶叶、瓷器、烟草等中国商品的集散地,并且中西文化频繁交往,在十八世纪中期,这里就已经有了汉语和蒙古语的培训机构,甚至还有专业用于商业贸易的语言学校。

在茶叶之路沉寂了近一个世纪后,这个城市再一次涌入了中国人。先是90年代初的倒爷,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一路杀到莫斯科,伊尔库茨克是他们在西伯利亚重要的一站。随后在新世纪里,众多商人来到这里,参与开发西伯利亚的诸多资源。

我在当地的批发市场还见过一个卖帽子的浙江商人,他说之前这里的商人更多。这两年随着卢布的贬值,中国客商已经比以前少了。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游客来了。在这个距贝加尔湖最近的大城市,一些饭店和纪念品店都已经打出了中文招牌。在旅游局办事处的楼上,甚至有了一个茶博物馆——绝大多数访问者为中国游客。

历史上反映中国茶叶销往俄国的卡通画,来自:CCTV《茶叶之路》纪录片

历史没有终结

张库大道及其延伸发展出的北方茶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之后最重要的中外贸易通道。它是一条贸易的通道,更是文明交往的通道,中原文明、草原文明和欧洲文明于此相互融合。它见证了战争与和平的演替、商品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形成、政商关系的演变、现代民族意识的出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多种宗教的传播。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要素的相互交织,共同以国际大通道的形式塑造了亚洲内陆的文化景观和地缘格局。借助张库大道,亚洲内陆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丰富了区域和城市的人文品格。

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口岸不同,张库大道代表了中国自发走出去的历史。通过市场的、民间的力量自发驱动,这条商道真正得以形成。与西方列强借助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不同,张库大道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在中国加入WTO的数百年前,张库大道上的政府和商人就开始介入了国际市场的博弈,以及对制度制定的参与。

张库大道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但是历史却没有终结。冷战结束后,中国和俄罗斯以及蒙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在新的时期,三国经贸往来快速发展。在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张库大道这条深入亚洲内陆地区的通道的价值,以打造中蒙俄国际大通道为契机,推动张库大道沿线区域的复兴,促进草原丝绸之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联动。在新时期大通道的建设中,既要重视“硬”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要重视“软”的文化基因塑造。通过对这一地区人文历史的回顾,对多民族、跨地域的文化的理解,挖掘其东西兼容、欧亚并包的文化基因,推动古道成为“一带一路”新的符号。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