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故乡|陕西神木,GDP神话的过去与现在

陈妮/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20级
2023-02-03 20:51
来源:澎湃新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渔家傲·麟州秋词》便是范仲淹在我的家乡——神木(古称麟州)境地留下的诗词,从古时的边塞,到后来的边区,加之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这座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的小城,几十年前的标签无外乎“贫穷”“落后”,而如今能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第40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我自己感受颇深,父母讲述过后,更是体会到神木迅猛发展背后的故事。

陕北的窑洞让大家印象深刻。我这代再往前,窑洞确是贯穿生活的存在。听父母说,从他们记事起,家中每年秋忙后到春天播种前,除了过年的事,便是围绕着造窑洞忙活,一般一次几眼窑洞一起建,选好地点后全家出动,锄头、铁锹都上,将窑腿一下一下凿出来,留出炕台。需要石头,就自家去山里炸开整石,再拉着木头平板车运回来。家中没养干活牲畜的就得自己一块一块背回去,运回来请村里石匠将石头打磨平整,再依着留下窑腿的地方砌过去。后掌的墙称为“月儿墙”,要在倒出屋里的土之前砌好,用心的人家炕和灶台都要自己用砖石砌一遍过去,之后进行“倒窑屑”的步骤,将屋里的土倒在院子里,再将院里的土一车一车倒到山里去。这些工作流程,在村里长大的小孩都有着完整的记忆。

乡村一角。陈妮摄于2022年8月

除却窑洞,水也是关键词。一是吃水,二是灌溉水。在村里吃水得去井里挑,瓮作为重要的储水容器,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许多老年人搬到城里,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家中的瓮里盛满水,才觉得心安。父母说,吃水一般三四天就得去挑一次,家中兄弟姐妹轮流去,不过吃水一般不太担心,小时觉得井子里的水源源不断,不可能没水吃。

可灌溉水就不是一回事了。相邻几个村的田,都在等同一股水源,各自村里都有土坝,上边的村子浇完才会放开流给下个村子。这样往往到最后一个村便没水了,最后一个村子会在上个村子浇地时偷偷给自己村子挖开小口。因着这事,村和村之间也闹过不少事。父母说,他们小时经常被派去自家村里的水渠旁照看,轮着自己村里浇水时,水渠每隔一段都喊人看着,防止下个村子分走本就不大的水流。在缺灌溉水的地区,这是常事。

两三年前再回村里时,我便感叹,小时被班车放在桥那边、再和父母走十几里土路才能到奶奶家的情形再也没有了,硬化道路从小桥一直延伸到村里的第一户人家门口;也再不会有车子驶过,给路边的人留下满脸黄沙的情形了。现在的屋子,如果跟着政策修整过,室内布设已和城里楼房别无二致,用水全通了自来水,远远望去,外部形态还保留着窑洞的样子。

村里能有这些变化,首先得益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本世纪初,我上小学时,神木因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神府煤田,乘上煤炭经济的快车,神木经济也实现了腾飞,紧接着就实现了十五年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我因年纪稍小,十五年义务教育能顺利享受,当时有许多人家里交不了学费被迫放弃读书,小小年纪便进入社会打工。每每听他们讲起,都感叹现在的时代好,也为自己的“差一点儿”感到可惜。      

我小时看着,这里一起风就黄沙漫天,夏天一来暴雨便“发山水”将土地冲垮,整片整片的庄稼被卷入汹涌的浑水中,冬天一到烧炭取暖,整个天空都笼着黑烟,而现在水土保持治理初见成效,统一供暖的实施及不断优化,蓝天又重新显现。神木作为残余长城圈里的小城,夹着东西二山,向着南北逐渐延展,现在,从前的黄沙地变成了一幢幢居民楼、一座座公园。

因煤炭筑成经济大厦,神木被许多人担心走资源型城市老路。近几年,神木也在经历着自己的转型,对煤炭资源利用过程的可持续变革外,对旅游资源也进行整合利用且初见成效,能欣赏到宝塔山的夜景,畅游尔林兔大草原的千亩葵花,观看精彩刺激的沙漠越野车比赛等。

尔林兔大草原葵花节。陈妮摄于2021年8月

红碱淖也是神木转型的缩影。我上小学时,校本课本里就写到红碱淖正严重缩水,水位线逐年后退,有专家预言,如果不及时进行补救措施,它极可能成为下一个罗布泊,消失在这大漠当中。

除却自然原因,加速缩水的主要人为原因,一是补给河流上游被截水,地表水补给锐减;二是该地处于能源基地附近,受煤矿开采影响,地下水补给大量减少。

上小学的我当时只想,才去玩了几次水,看了几次冰雕,竟然就要消失了,都没玩水的地方了。对西北内陆的孩子来说,有一块能下去玩水的地方,是要惦念许久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有好几年再没去,也便没关注了。

直到上了高中,再听到它的消息,是已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想来不会遭遇危机了,关注重心从周边能源开发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2022年暑期回来时,和几个旧时玩伴约着一起再去逛逛。坐船到对岸,一大片的沙滩,一望无际的湖,强烈的日光,沙滩各处是一顶顶遮阳小帐篷,浅水处有拿着水枪互相追逐的小朋友,有在拍照记录的大朋友,还有各色水上娱乐项目,真有在海滩的感觉——但海滩可不会有骑骆驼、沙漠越野车、滑草这些选项,都说景点对当地人的吸引力最小,这些选项可让我们这些当地人玩得十分尽兴。

小时来时,售票处还是一个小小的木屋,从木屋到湖边有一溜躺平的木头梯子,能在浅水处玩水,就可以吸引大部分小朋友注意力。那时对岸还没开发,没有陆上这些项目,也没有提供住宿点。那时它的旅游价值还没被发现,那天傍晚游玩结束,在回对岸的码头上,看着大片人群,快艇加急马力一艘又一艘往返,夕阳打在水面,一阵一阵风吹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心里暗暗庆幸着,这曾被预言要消失的地方,还好,还好都来得及,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了。

红碱淖。陈妮摄于2022年7月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家门口的人体验最深。小时候回村里,会经过高家堡镇,当时它是周围村子赶集的场地,平时有一些小卖部营业,是回村路上的重要补给点。彼时有且仅有“T”字型的两条街,一条主要负担交通功能,另一条两边的排水口被路边的住户当作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冬天会在排水口四周围起一座“小冰山”。虽是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古城,但几乎没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更谈不上旅游产业收入。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使高家堡古镇迎来了不平凡时刻,作为《平凡的世界》中原西县的取景地,在电视剧播出后,迎来了一波“打卡潮”,我原以为,这样的热潮一阵子就过去了。

让我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是,2021年冬天父母带我专门到高家堡游玩,已是电视剧播完的第五年,当时的布景保存得还很完整,还进行了一些完善。古镇之前只有居住功能的地块,经过整合留出了“十”字巷子,巷子两边完整的古院落也改为开放景点。巷子里的铺子出售着剪纸、编筐等手工艺品,还有蒸糕、酥饼等特色小吃,从前经典的制作手工挂面的铺子也保留下来,路面是用古砖重新铺的,卫生环境与之前相较有了质的提升。在巷子里看到好些国外游客,还是让我较为震惊。和剪纸店的阿姨聊天,阿姨和我说,四五年前这里爆火后,每年她的剪纸被许多外国游客购买说要带回给家人欣赏。

《平凡的世界》保留了布景。陈妮摄于2021年2月

难以相信在西北县城下的乡镇能看到国外的游客。我和妈妈感叹时,妈妈说,这和2012年在高家堡的石峁遗址被发现也有关,当时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这里,更扩大了知名度。

确实,古镇中心与石峁开放参观位置相距步行不到十分钟的距离。“四千年石峁,五百年古镇”的标语挂在巷子里统一牌匾的每一家铺子门前。今年春节,高家堡安排了满满当当的活动,在人们出行愿望最高时,在大家的假期里。春节假期里的高家堡热闹非凡。妈妈看着热闹的人群,还在感叹“完全不是小时一年来赶两三次集的高家堡了”。有如此的历史遗存,确是上天的馈赠。有更好的保护,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高家堡古镇街巷及旅游区春节单日节目单。陈妮摄于2023年1月

石峁遗址参观点内景。陈妮摄于2021年2月

作为这座城的一分子,我因能见证它的发展感到幸运。还记得在从前的课堂上老师讲到,一个城市能有一个特点便已是幸运的,或是历史悠久、或是环境优美等,便能有自己的定位去发展,总还是留得住人,若是它能历经时间的洗涤与我们相见,那更值得我们细细体悟它所经历的不易,去阅读它撰写在自身的故事。

神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丰富资源的城市,这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也许只是不断前行的起点。它还将承载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等待着更多人的探索。

    责任编辑:王昀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