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看建筑师们畅想“蓝图北京”:城市的多种可能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23-02-01 17:51
来源:澎湃新闻

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如何讲述自己心中的城市图景?对未来发问,一个理想的城市应该是怎样的?1月至3月,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的压轴展览——“蓝图北京”在双年展分会场北京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呈现。展览由建筑师马岩松担任策展人,MAD建筑事务所协办。

展览以“蓝图北京”为题,从“历史年轮、未来狂想”两个维度聚焦阐述主题。共20位国内外建筑师/艺术家以建筑模型、装置、图像等作品参展,8位(组)建筑师的文献研究、以及4部中国近现代具有想象力的电影影像也同期展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关于展览的主题,策展人马岩松介绍说:“蓝图北京主要的话题是未来,今天的展览中,有一部分是大家熟悉的北京,还有一部分是大家想象中的北京。我们把近百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和建筑有理想主义的、疯狂畅想的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都并置在一个时空中。‘蓝图北京’在2023年开幕,未来一定充满着想象,充满着能量。”

蓝图,原指建筑师的工作工具,后隐喻历史的档案以及未来的构想。优秀的建筑师通过思想和远见不断对现实进行改造。纵观推动北京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性蓝图”,与北京作为首都的中国一样,极具中国特色,也影响着现代中国建筑界的现状与发展。当中国城镇化发展迈向新阶段时,“未来狂想”其实不只预示北京,更会让人们联想到未来中国的模样。而历史上那些建筑师曾经有过的“未来蓝图”,或许也可给我们以启示,展示城市发展的价值观与建筑师力量之间的关系。

管道、漂浮的云朵空间、洞穴住宅:关于城市未来的狂想

谈及城市,往往都逃离不开居住、休憩、娱乐、餐饮和工作等生活的基本要素。而作为建筑师,他们要做的是带着对过去的反思、对当下的观察体验,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在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发展、本地与全球、个性与群体的不断对抗和拉扯之间找到新出路。

展览中,Cook Haffner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和主理人彼得·库克爵士创作的Filter City以及City as a Room两幅作品,强图像性的设计元素组成一种具象的空间,观众行走于其中,可由观众变成参与者。

展览现场 Filter City以及City as a Room

蓝天组的沃尔夫·德·普瑞克斯专门为本次北京艺术双年展创作的最新一代Astro Balloon 1969 Revisited - Feedback Space,这是云状、半透明和反光的漂浮空间装置,作为未来主义的建筑住宅雏形,能够与栖居人的情感和活动互动。

沃尔夫·德·普瑞克斯为本次北京艺术双年展创作的最新一代Astro Balloon 1969 Revisited - Feedback Space

由众建筑的何哲、沈海恩与臧峰创作的“阈限北京”将不同时空的北京相连起来。19世纪的气动管道传送文件,现在的超级高铁运送人员,相互连接的管代表着未来与过去的相连。此外,如今的现代建筑厚实,与室外隔绝,如没有用于传送空气的管道设施,室内将无法维持生活。“阈限北京”用一组流光溢彩缠绕旋转的管,表达对一个可被使用和探索的中间地带的探索。

作品“阈限北京”

伊东丰雄创作的“东京游牧少女之包Ⅱ”,回应了“在消费主义的当下,何为居住”的当代议题——家中除了床之外,居住到底还需要什么呢?伊东丰雄的项目作为“现代之包”,将如梦幻般存在感稀薄的住居意象空间化。“东京游牧少女的蒙古包”是一个宛如皮肤般的半透明帐篷空间,内部的家具设计也由伊东丰雄完成,轻盈、柔软、透明,打破建筑闭锁的形式,但也并非完全开放,而是在衣服般的包裹下营造出都市语境中的私人空间。

展览现场

伊东丰雄 东京游牧少女之包 内部空间设计

石上纯也的“洞穴餐厅和住宅”是一个自然生成的建筑,如同岩石通过固化产生沉积物一般,描绘未来建筑的图景。

石上纯也的“洞穴餐厅和住宅”文献

石上纯也的“洞穴餐厅和住宅”设计草图

理想城市、理想北京

展览的多件作品也回应了“蓝图北京”的主题。

孙海霆通过摄影记录下北京城市主干道及环路边上体量巨大的板式住宅,这些建于70-90年代的“背景建筑”,真实地反应着一个时代的普遍居住状态。

孙海霆通过摄影记录下北京城市主干道及环路边上体量巨大的板式住宅

自行车曾经是中国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近几十年来因为汽车的普及,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伴随着城市环境日益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不断优化,骑车在节能减排和户外运动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好处日益得到更多城市居民的重视。非常建筑的张永和希望创建功能、空间多样化发展的“骑行城市”。在介绍设计理念时,他介绍:“我们希望通过为骑自行车的人创造一系列适宜的生活空间,把自行车从一种交通工具发展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如果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城市是否可以创造出多种适宜骑行的空间?对骑行友好的建筑聚集,在功能、空间等层面的多样化发展,是否可以演变成为一座宜居宜行的骑行城市?”

张永和 设计作品

一直关注普通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绘造社,通过“河边餐厅”这一则图像微小说,呈现了日常的路边摊中蕴含着的出人意料但又极其合理的空间使用智慧。

“河边餐厅”

时境建筑的张继元和卜骁骏创作的“停顿三秒的超现实主义北京”与“皮村乌托邦:北京蓝领的平行宇宙”,从北京现实的城市环境出发,描绘独属于北京的未来畅想。

基于对北京城中村之一“皮村”的真实研究以及对人工智能时代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展望,“皮村乌托邦”提出了一个的异质空间的构想:空间结构、要素以及与之配套的生活保障设施均由纳米单元构成,空间功能的灵活转变由纳米单元的变化、组合得以实现。在一个纳米单位内,楼板可以垂直折叠或展开,或构成卧室墙体以围合空间,或构成家具设施供人使用。数个纳米单位可垂直组合形成一个“超薄”的塔状结构,“塔”群的组合又创造出一系列崭新的公共空间。

通过构筑竖向的幼儿园、博物馆、运动馆、广场公园等丰富多样的功能区域,异质空间得以满足工人家庭正常的居住、教育、娱乐、运动、社交等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使得错位空间的建构成为可能。

展览现场

OPEN建筑事务所的李虎与黄文菁的参展作品为“每个人的城市”与“二环·二零四九”。其中,“每个人的城市”中,以“以空补缺”的灵活策略调和城市系统内部矛盾,寄予大都市回溯而转变为“每个人的城市” 的愿景。以北京城市为例,OPEN在闲置的公共空间形成的巨大的 “空” 与日增需求的公共服务之生长式“缺”形成的矛盾下呈现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提案。

“每个人的城市”

展览现场

城市的发展逃不开“扩张”与“废弃”。当工业设施完成了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任务,除了被废弃,还有何种命运?艾瑞克·欧文·莫斯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The New City项目,为建筑适应性的再利用设定了当代化的标准。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全球城市”以建筑师的敏感度,将参数化设计模型应用于大规模城市尺度的设计,满足伦敦向东扩张对连通性和密度的需求。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全球城市”

20世纪中叶至今富有远见的建筑师(团体):建筑电讯学派、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矶崎新、黑川纪章、奥斯卡·尼迈耶、弗雷·奥托、超级工作室、莱伯斯·伍兹等人的作品,在展览中以视觉档案的形式呈现。80年代中国科幻电影也在展厅中放映,表现出对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的思考。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