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2023|许鑫: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都要更新求变

澎湃新闻记者 田春玲
2023-01-24 09:1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澎湃园区恳谈会推出新春特辑“浪尖2023”,五问经济学家、产业专家、企业高管、投资人,寻求元宇宙、芯片、光刻机、氢能、自动驾驶、机器人、脑机接口、创新药等产业的突破点。 

傅小凡 制图

澎湃新闻:您认为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人才重点流向哪些领域?

许鑫:我想从三个有比较直观体会的领域谈谈这个人才流向问题。

首先是中美博弈以及潜在科技脱钩下的集成电路领域。

科技创新人才作为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集聚趋势明显。据2022年统计数据,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岁至40岁,其中以25岁至35岁居多,主要人才群体处于青壮年阶段;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重点城市分布前三位的分别是深圳(14.77%)、上海(9.82%)和苏州(7.24%);薪酬方面,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的集成电路产业持续保持了较高的薪酬水平,在薪资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保持5%~10%的增幅。预计,2023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势头,该领域的人才集聚趋势也将进一步明显。

目前,中国整体在核心技术创新以及持续创新能力方面还相对薄弱,这可能成为制约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短板。关于后续产业人才引进,还需要基于更为广阔的视角,在全球集成电路发展领先的国家(地区),去寻找人才、引进人才,形成更高质量的人才集聚和创新。

第二个人才重点流向领域是生命健康领域。

新冠疫情的暴发与反复,让生命健康领域成为瞩目焦点。集聚了大量人才,并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健康养老等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

我们课题组调查分析了2022年6月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流入数据,发现人才跨产业流入生物医药的前三位为汽车/机械/制造、互联网/游戏/软件和消费品,这说明生物医药产业与机械制造业、互联网产业和消费品领域相互融合的趋势使得人才更容易相互流动。此外,中国生物医药人才主要聚集在传统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重点城市分布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12.61%)、北京(10.06%)和广州(5.53%)。可见北京和上海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吸引生物医药人才方面领先优势显著。

第三,数字经济赛道上,元宇宙一枝独秀。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2022年是当之无愧的“元宇宙政策年”,国家部委及各地方政府,政策雨后春笋般地出台。有了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元宇宙”人才的市场需求激增,也促进了科创人才的集聚。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元宇宙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1-7月,元宇宙相关招聘岗位同比增长16.6%。其中,招聘体量较大的细分领域包括VR/AR、元宇宙社交、游戏、虚拟人、数藏平台。元宇宙相关岗位的高薪成为人才选择进入该领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岗位薪酬成为金字塔尖,其中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数据架构师、移动开发、机器视觉等岗位,平均月薪酬均超过3万元,深度学习更以39971元/月位列榜首。

虽然元宇宙作为新兴领域,人才集聚明显,但入行门槛高、概念落地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也成为其进一步吸引人才的限制因素。 

澎湃新闻:未来,您最看好哪个科创领域,谈谈新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许鑫:我最看好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将进一步拓展,进一步细分,人工智能领域AI for Science和AIGC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新方向、新趋势。

AI for Science,也就是科学智能,简而言之是用 AI 去学习科学原理,然后得到模型,进而去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为止,AI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已呈现出其显著的优势。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AlphaFold2这一人工智能程序对蛋白质折叠结构的预测,就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 50 余年的难题。类似地,分子动力学领域的 DeePMD-kit 项目,利用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技术与物理建模相结合,将分子动力学极限提升的同时保持高精度,大大解决了传统分子动力学中“快而不准”、“准而不快”的难题。还有在气象预测和工业领域等,都证实了AI 方法在解决复杂高维问题方面的突破性优势。AI for Science能够帮助人们从大量复杂数据中抽取高维信息与高价值规律,将成为未来科学发现的有效手段,也将进一步促进科学规律与科学成果的落地应用。

随着AI for Science的深度发展,也将会产生大量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可能导致人才紧缺。因此,解决人才资源的提早培养和布局问题成为中国AI for Science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AIGC是指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

AIGC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内容创作迈向智能内容创作的进程,将内容产业的繁荣推向了新高度。

2022 年 AIGC 领域研究最多的当属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这类模型使用机器学习在线分析文本和图像的配对,找到根据新文本创建新图像的模式。一系列文本生成图像程序的诞生与开源化,引爆了AI创作,也颠覆了传统。例如,一名游戏设计师就凭借一幅由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生成的AI画作夺得了艺术博览会数字艺术类冠军。总的来说,AIGC弥补了web2.0时代UGC内容生成模式下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缺点,或将满足更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等内容需求,成为内容生成新风尚,前景广阔。

而这一领域发展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其成熟度及可能存在着不稳定性,是否与政治、道德、伦理、价值观等有潜在的冲突风险等等。AIGC的应用边界和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确立和完善。

澎湃新闻:2023年,您最看好哪些产业的发展机会?

许鑫:一是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制造。“双碳”目标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尤其制造业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亟须探寻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数字化赋能则赋予了制造业低碳转型新思路。

在未来,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将成为驱动制造业创新转型的两大重要方向。一方面,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是引领实现碳中和目标、驱动绿色制造发展的关键手段和有效路径之一;另一方面,绿色经济理念能够帮助城市智能制造实现更具环境友善性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GeSI)的研究,未来十年,数字技术通过赋能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行业,可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

所以说,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并举,将是未来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利器。关于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制造的研究,还要加强两方面的思考。第一,应从技术、生产要素、业态等方面对数字技术与绿色制造协同发展的共性模式展开探讨;第二,具体环境具体分析,对不同地区与行业,要进行异质性分析与特定环境下的协同策略研究。

二是元宇宙的落地实施。我们国家逐步形成了与国外不同的元宇宙发展理念与路径。

我们要看到用户通过元宇宙内虚拟的第二身份承载现实社会的娱乐、社交、创造、工作等活动,获得新的人生价值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要看到在一套新的供需体系和新的社会共识下,用户在元宇宙所进行的创作、交易和生产与现实世界相结合,能实现一套闭环的社会经济系统。作为前沿数字科技的集成体,元宇宙赋能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推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实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政府也明确提出以虚促实、以虚强实的发展思路。

当前,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大数据、数字孪生、云计算、区块链等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发展已经到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元宇宙的大发展已经具备较为完备的技术基础。因此,将元宇宙技术进一步拓展到实际应用领域将是下一步的创新重点,且大有可为。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元宇宙技术的落地,用户体验和伦理治理不可忽视。用户作为元宇宙应用端的主体,其对于元宇宙技术的采纳度和包容度是至关重要的。围绕用户需求打造未来的元宇宙生态,积极开展敏捷治理,方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澎湃新闻:目前中国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问题?需要从哪些方向解决?

许鑫:首先是人才培养的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数字职业,例如“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等。从这些新的职业名称可以看出,在数字时代,产业人才需求正在顺应环境不断变化。而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前沿变化。

第二个问题是,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了人才培养的难度。

同样以数字化为例,其创新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征,对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新需求。在当下,自主创新人才不仅要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自主创新要素,还要有跨领域合作与协同创新能力。

如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首先是培养紧跟时代的创新人才。这一点需要高校、企业与政府三方努力。高校要通过推进教育与科创协同,来培养前沿科技创新人才,例如,以“三大先导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专项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牵引、国家实验室及新型研发机构等高层次原始创新平台搭建等。让高校人才在产教融合的科创项目中与市场前沿接轨,形成与时俱进的培养计划。企业应该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摇篮,建立学习型组织, 让科技创新人才能够在企业的制度下不断学习,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建立人才发展职业通道、构建多元激励体系、加强科技攻关团队建设等多元化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建设。相比高校,企业内部的针对性人才培养可能会更及时地满足市场需求。政府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架构者和相应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者, 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积极为企业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出台相关法律制度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等,确保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专业布局,设置交叉学科专业,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专业学习,而能拥有跨学科视野;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理念需要更新,比如:要培养不同层次的科创人才,不只是科技人才,还需要有相关才能,同时也是产业人才、经营人才。另外,也要注重跨学科科创团队的构建,培养合作型人才,以迎合当前大环境下的合作创新模式。

澎湃新闻:2023年,您对中国科创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有哪些期待?

许鑫:“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融合落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规划与努力。

一是自主人才培养与国际人才引进相结合。

在科创人才自主培养方面,应该有更系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出现。比如: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人才集聚与挖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等方向,在课程培养体系变革、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引智引人机制、梯队建设等具体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助力中国培养自主科技创新人才。

在国际人才引进方面,也期待有更强力度和更完善的机制。比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大对世界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出台科学的人才引进政策,围绕签证、税收、执业、人才评价、项目激励、生活配套等方面,未来进一步创新引才方式、完善引才用才环境等。使中国成为世界科创人才集聚地。

二是育才引才始终以创新成果产出为核心目标。

目前,中国综合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关键核心技术纵深创新能力还不足。在积极进行自主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人才引进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创新成果导向,以实现重大创新突破为目标。争取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空天海洋、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中国自己的竞争力,甚至能够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形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海报设计 傅小凡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