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中国|建筑师⑥赵秀恒:上海3000人歌剧院设计始末

赵秀恒/口述 华霞虹/采访
2018-06-11 11:4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建筑承载着时间与空间的记忆,建筑的背后是建造它的人的历史。

梁思成如何发现佛光寺?贝聿铭何以成为一代大师?两广总督之子张镈为何选择建筑设计之路?

2018年5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书中选刊22篇建筑口述史采访记录。被访者包括张镈、莫宗江、贝聿铭、罗小未、陈式桐、汉宝德、邹德侬、李乾朗等22位著名建筑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为本书题词。

同济大学出版社旨在将《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打造成为保存人人记忆中有关中国建筑的历史,借此倡议全国更多的建筑学界同仁、建筑学爱好者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留下珍贵记忆。

澎湃新闻请讲栏目经授权摘录书中部分内容逐篇刊发,以飨读者。今天刊发的是赵秀恒的口述。

赵秀恒,男,1938年12月生,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主要作品包括:上海中兴剧场改建、无锡市商业幼儿园、曲阜孔庙文物档案馆、泰兴国际大酒店、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总体实施规划、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等。

采访者:华霞虹(参与人:吴皎、李玮玉;文稿整理:华霞虹、王昱菲)

访谈时间:2017年12月20日上午9:30—12:30

访谈地点:上海市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都市院一层会议室

整理时间:2018年1月

审阅情况:经赵秀恒老师审阅修改,于2018年2月26日定稿

访谈背景:为开展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60周年院史研究,我们对赵秀恒教授进行了3小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求学期间在设计院实习经历,尤其是参与上海3 000人歌剧院项目始末;二、同济“五七公社”期间改建上海中兴剧场;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个实践期间, 任职建筑系副系主任和系主任期间,承担的对设计院外部组织工作;四、2000年后组织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投标、设计和建造过程。本文为访谈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赵秀恒大学四年级时和同学在同济设计院实习期间,由黄作燊等老师指导开展上海3 000 人歌剧院设计和研究的经历。

赵秀恒教授近照

华:您在同济设计院庆祝50周年时出版的《累土集》中撰写的《我和设计院的缘分》一文,非常详尽地描述了从学生时期就开始的、在设计院的工作经历。我最感兴趣的是3 000人歌剧院这个当时很重要的项目。能不能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

赵:1958年土建设计院是成立在建工系下面的。因为1957年以后“拔白旗”,撤销了建筑系,之后与建工系合并。冯纪忠先生原来是系主任,现在成为副系主任。但是设计院的设计人员,主要还是建筑系的老师。那时候设计院在文远楼一楼,建筑系办公室与教研室在二楼,上课的时候老师们都上来研究教学工作,结束后就下楼去搞设计。好像是从五九届开始,学生进到设计院去实习。因为学制从五年改六年,六〇年同济建筑系没有毕业生。从五九届到六三届,每年到了四年级这个时候就进去实习一年。

华:实习一年?这一年还上课吗?

赵:课很少,多数时候不上,以实习为主。到了设计院,学生被分到几个室,每个室里有不同的项目。老师们指导,学生们画图,深入地考虑方案,做设计。

当时我在三室,歌剧院组。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黄作燊先生,因为他和王吉螽、王宗瑗都对剧 院比较熟悉,所以由他们来指导。但是设计,包括方案都是同学做。一开始做了很多方案,然后进行比较, 老师觉得哪个方案更好,就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当时的老师非常放手,但是指导还是盯得很紧的。

华:您全班的同学都进了这个室吗?

赵:我们剧院组有十几个同学,都是同班的。1960年实习时设计院里只有我们这一届,分成好多组。我们这个组十几个同学后来又有分工,有前厅组、舞台组,还有观众厅组。

这是老师分的工,我记得很清楚,是黄作燊先生分的。他几乎每次来都带很多有关国外剧院的资料, 我都仔细地研究了,把其中的数据摘录下来。

华:黄作燊先生的资料是书还是杂志呢?是老师他们自己订的吗?

赵:是杂志,具体情况我一下子讲不清楚。好像当时国外的杂志只有同济有,华东院、民用院都没有。因为像冯纪忠、黄作燊这些老师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有眼光,一定要有杂志。当时的资料室在文远楼的四楼,我们设计院在一楼,二楼是教研室,三楼是建工系的办公室,四楼很小的一块是资料室。 同学自己不可以去看,老师可以临时借出来。大多数都是外国的,英文、德文的都有。

华:所有同学都可以看到这些杂志吗?

赵:可以,但是要按照你负责的这一块。你负责观众厅,就主要看观众厅,当然其他同学也看,可能就是看舞台,还有就是看它整个的造型、前厅,等等。杂志大家都可以看,但是关注的内容不一样。

那个时候我还年轻,记忆力比较好,可以背出很多数据。另外还去实地调查。那时上海有蛮多的电影院和剧院,有很多现在拆掉了。我当时还专门做了一个统计表,哪个剧院有多少座位,有几层的挑台,楼上、楼下多少人,多少座位,我都记得。

华:是老师带着你们同学去参观,还是您自己去?

赵:自己去,到办公室开介绍信,很方便。那时候的学生相当自立,自主性很强。老师按照教学日历的安排,通知到班长,他们就到系里开个单子,买了火车票回来报销,很简单的。包括设计院里,我们在设计院的时候出去调查,总要跑很多地方,车票都不贵,几分钱,设计院都报销,没有什么限制。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相互之间是很融洽的。我记得有一次“开夜车”,老师也陪着,我实在太困了,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那时候房间没暖气,黄作燊老师脱下自己的皮大衣盖在我身上,我非常感动。

华:这些老先生的家很多在市区里面,也在学校“开夜车”,不回家?

赵:跟着“开夜车”,有的时候很晚才回家,那时候也没什么出租车,怎么回去我不清楚,关键的时候他们都跟到很晚,所以老师也是很认真、很费心。

华:您说有很多的参考资料,您还记得具体的内容吗,比如说对你们这个设计来说,是哪些国外的资料,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空间上对你们影响最大吗?

赵:我印象中,当时影响比较大的好像有两个,一个是汉堡歌剧院,一个是科伦歌剧院。汉堡歌剧院,我第一次看到它叠落式挑台的形式,后来3 000人歌剧院我们也选用了叠落式挑台,当然叠落的形式和它不是完全一样。我对它楼座的叠落印象蛮深的,一层一层地叠落,中间还有墙隔分开。我们没有用墙隔开,完整地叠落,为了交通更方便。

华:在这个过程中,比如您看到观众厅的做法,觉得汉堡歌剧院做得比较好,您会画出图来,然后跟老师同学讨论吗?你们会画出好多种布局进行讨论吗?

赵:会讨论的。老师指导,根据老师的要求再返回来看这个断面对视线有没有影响,然后就切很多不同的剖面。一般做剧院就切一个中轴剖面,我们不是。我们切了很多不同方向的剖面来测定它对视线的影响,还有舞台画框的遮挡,做得很详细。

上海3000人歌剧院方案  赵秀恒供图

华:您就是学生里主要负责观众厅这个组的?像舞台组和前厅组主要是哪些同学在做?

赵:是的。前厅印象中是李实训、王学祥,舞台组好像有俞文寿、仇家凤等几个同学。

华:3 000人歌剧院就是一个很完整的方案了,它后面做到施工图了吗?

赵:这个项目先是评审方案,评审后要做施工图。施工图方面,前后两段我不清楚,观众厅牵涉结构,还有声音。结构由朱伯龙老师负责,他根据我们的平面方案来配合结构。王季卿老师对音质问题提供了很多指导。但后来因为1960年后国家经济困难,这个项目就下马了,实际上只是做到扩初。我毕业以后留校。后来这个项目又要上,又叫我们几个人和几位老师继续做,我记得有张振山,还有冯先生。文化局安排的地方在校外,我们年轻老师们都住在那里,可是做的时间也不长。后来国家生活状态就很差了,是1962年之后的事情。

华:这一年你们就是在做歌剧院的一个项目?

赵:对,我们这一组一直在做歌剧院。做剧院的都知道,观众厅有最佳的视区,容量要大,视觉条件要好,这些与挑台伸缩都有关系,所以我会去研究视线。

剧院观众厅的视线,以前大家都这样做:要么画图测算,要么通过计算,一排一排加上去。但是我最主要想知道最后一排的高度和视线有没有遮挡,这两种办法都很吃力。所以我研究视线时,找出一个方法,设计了一个计算公式,还做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很方便。你设置几个参数,马上就知道每一排的高度了。定了高度,根据眼睛看画框,也就是舞台框的视线,再决定上面一层的边界,到哪里要挑台?怎么样的形式对容量和视线都是最合算的?就这样来回地选取方案。底层决定了以后,看第二层伸出来多少好,才能决定第三层,因为3 000 人歌剧院肯定需要做三层,每层容量不能做得特别大。

华:是因为整个空间占地不够,不能非常大吗?

赵:这个剧院的占地是够的,就是因为观众厅受到水平视角、垂直视角,还有视距等的影响,有个最佳的容量,不能无限放大。要争取更多的观众在优质视区里面,所以就要反复找。但是来回找实在太慢了,后来我就研究视线设计的方法。后来我针对视线设计,写了篇文章给《建筑学报》,可惜因为“文化大革命”,《建筑学报》停刊,就把我的原稿寄回来了。上面有他们对文字的校对、盖的图章和选用在第几期的说明,但我现在找不到了。我研究的时候还是学生,写文章的时候已经留校当老师了。《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套第二册,关于体育建筑,就采用了我对视线问题的研究。他们从北京过来取经,当时我好像是刚刚毕业,同济有一个科技情报站,把我整理好的材料印了一本小册子,很薄的,好像是油印的,标题就叫《视线设计》。

当时做这个视线表格的时候还没有计算器,是手摇计算机,很笨的一个东西,但是很准。比如算“1+1”,你先扳到1摇一下,再扳个1,就加了;“2×6”,就要扳个2,再扳个6就要摇6次。当时设计院有手摇计算机,我也可以到设备处去借,因为我写这个的时候已经毕业了。

华:这个视线设计法还有个公式,这个公式是您总结出来的吗?

赵:对,是我推导出来的,然后把这个公式的原理写清楚,再做的表格。我设计的中兴剧场也受到3 000人歌剧院的影响,采取叠落式挑台,这个结构也是朱伯龙老师配合做的,他做3 000人剧院的时候就有这个夙愿,但没实现,所以在这里他也还是做一个悬索结构,即挑台的主梁是个悬索结构。3 000人歌剧院是一个“碗”,也是悬索结构,是几个方向的悬索,就像编织一个网一样;中央剧场是一个悬带结构,用来代替主梁。

华:做3 000人歌剧院的时候,也有结构专业的同学来画图吗?

赵:也有结构同学来的,因为也是在设计院实习。他们是五年制的,实习多长时间我不记得。方案基本上结构选型一定,就有结构的同学来帮着一起算。他们好像也在一楼的设计院里,和我们不是一个房间,但是我经常要过去讨论。一进去就听得到一直在摇计算机的声音,印象很深。因为结构计算有很多是超静定的,项目很复杂。结构室实际上专门配合结构设计,不单单配合一个项目,由结构老师指定几个人来负责这个项目。

华:3 000人歌剧院也做了模型,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赵:对,自己做,买了很多小工具,有很多是有机玻璃的、八角的柱子,然后拿锉刀锉。比例多少我一下子记不清楚,至少它的宽度大概起码0号图纸尺寸,因为它是很大的一个模型,里面装了很多灯。可能是1:50。能揭开看得到里头,还能看到前厅里的情况,比例应该是蛮大的。这个模型好像还参加了游行,是不是国庆献礼记不清了。

上海3000人歌剧院模型  赵秀恒供图

华:交流方案的时候老师每周一般来几次?

赵:不一定,有时候来得很勤快。一般至少每周3到4次,来了以后就要讨论,大家一起开会了。 比如说,李家元由黄作燊先生做指导时,他画了图以后黄先生就提意见或给他改图。王吉螽先生来讨论方案时也会告诉我们怎么修改,怎么调整。汇报时我们会把画的图贴出来。这张照片里面墙上的立面图都是李实训和王学祥他们画的。

平时是画草图,汇报要画渲染图。我们向文化局汇报了好多次。因为最初的时候这个方案并不是直接定给同济的,而是由同济、民用、华东院一起做。各做各的,然后一起汇报。

华:这本毕业50周年纪念册里面有个4月4日区文化局汇报方案,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的方案在评选中胜出了,对吗?那是公开的吗?大家能看到评审,还是由这些老先生单独评?

赵:我们都坐在旁边。汇报是我们同学介绍,不是老师介绍。老师就是这么放手。记得很清楚,有一段介绍,黄作燊老师坐我旁边,让我沉住气,别紧张。那时候就是介绍观众厅的方案、指标以及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怎么达到这个要求。有介绍整个造型的,有介绍观众厅的,还有介绍舞台的,由负责的同学自己去介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结果也是当场宣布的。

华:真的是很公开透明啊。那么民用院和华东院是设计师来汇报?

赵:对。都是很有权威的工程师和总建筑师来介绍,介绍完了以后开始评,评完后再投票。谁投了谁的票是公布的,所以我们会知道他们投了我们的票,就是公正透明的。

当时的会场在文化局,有个蛮大的会议室,模型放桌子上,大家就围着坐边上。文化局负责的那个人叫张杰,我印象蛮深,他负责抓这个项目,经常往我们这跑。

华:我觉得汇报蛮有趣的,因为都是学生汇报,老师为什么不汇报?

赵:老师就坐在旁边听。汇报前,老师会指导应该讲的重点是什么,应该讲哪几个问题,层次都讲清楚,然后上去汇报。因为都是学生亲自在做这些事情,老师不过是指导,所以学生更清楚,甚至比老师还清楚,所以就是学生汇报。其实在我们学校里,它是一个师生的概念,在设计院里其实就是具体设计人来汇报,然后比如有工程负责人在旁边。在学校里感觉好像是师生关系,在设计院实际上就是设计人和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关系, 所以不一定是项目负责人介绍,设计人介绍会更具体一点。

华:这些研究,比如说您去做视线分析,或者说他们研究舞台,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觉得这个问题要研究一下,还是说老师提出这个事情还要再研究?

赵:研究的方向应该是老师指点的,他们会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好好把它搞清楚,还会 提出要求。

华:等于老师指导了一些关键性的课题,具体操作是同学去做。老师可能不会仔细去做,但他有经验。非常有意思,我觉得设计院最初的模式真的很像医院,学生很像实习医生。您这一代毕业后都很快能自己独立实践,一年的实习经历对后面的工作有帮助吗?

赵:当然有很大帮助,不是一点点。因为实习时做的都是实际工程,而且老师那么放手。老师指导方向以后学生就会自己往里钻研,这对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所以我觉得这种教学形式其实蛮好。

受访者简介

赵秀恒,男,1938年12月生,天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196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7年在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任客座研究员。

1989年任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

1995—1998年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

主要作品包括:上海中兴剧场改建、无锡市商业幼儿园、曲阜孔庙文物档案馆、泰兴国际大酒店、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总体实施规划、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等。

主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基础新体系、中日两国建筑教育比较和城市景观控制理论等。

(本文摘自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注释略)
    责任编辑:钱冠宇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