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看城市高龄友善度:以台中市为例(下)

卓易霆、林书正、林佑达/IVC在看得见的城市
2018-06-07 15:16
如何为高龄者的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空间?视频制作:IVC在看得见的城市(02:39)
前一篇文章,我们谈到“高龄失能”人口,与台中市长照医疗资源的空间地理关系。这篇让我们转个角度,来看看“高龄健康”人口的生活空间。

依据200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报告结果,台湾65岁以上人口失能比例约为12.7%,反过来说就是,健康或亚健康的高龄者,超过八成。对于这群人数更多的的长者而言,日常生活中能前往活动的各类型空间,比长照医疗空间更重要。

除了家庭之外,年长者也需要社交活动、休闲运动、甚至学习进修。各邻里的社区活动中心这时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实地走访了几个社区活动中心,发现高龄者的活动其实相当多样丰富。

年长者的体操活动。董其乐摄于东海里

从住家出发,步行或乘坐公车到附近的活动中心做活动学习,已是高龄者的重要生活场景。

下图是台中市区各社区活动中心的位置与公车路线叠图,显示出社区中心的分布,以及可达性。

图中的实心圆代表社区活动中心,虚线圆范围则代表活动中心方圆250米的范围。实心圆越大,表示在250米半径内(虚线圆),能服务的高龄人口越多。

公车路线则是颜色越深,代表公车路线越多,也代表越容易乘坐公车抵达。

台中市区社区活动中心分布与公车路线密度。IVC 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台中市区的社区活动中心有分布不均的现象,例如西区特别明显缺乏活动中心。

现有市区公车路线以台中车站为汇聚,路线多集中在中区、北区与台湾大道沿线等,西区班次较少。若要弥补西区社区中心不足的问题,除增设社区中心之外,也可以透过加强南北向的公车班次,让有需要的居民更容易前往南北侧的社区中心。

若地方资源有限,或可将资源优先投注在周围高龄人口较多的活动中心,以获得较大的边际效益(marginal benefit)。 

高龄友善场所的拓展

而高龄者的活动空间,不只局限在社区活动中心。例如社区绿地、庙埕广场、校园操场等“类公共空间”,其实也是高龄者重要的生活去处。

在这些场所,可以加强高龄友善的软硬体服务配套,如无障碍设施、整合社区关怀据点功能等,让高龄者在城市中有更多选择,也更全面兼顾到不同的人群需求。

此外,一些既有的公共设施,也能透过重新活化与机能置换,提升高龄友善度。例如,因少子化现象,台湾教育部门已着手的校园空间释放与再利用计划,可以结合如长青学苑、社区教室、共餐空间等功能,进一步满足高龄设施不足的问题。

庙宇已是生活与信仰空间。董其乐 摄于南屯里

这些类公共空间的空间分布与连结情形又是如何呢?

下图用前述的社区活动中心网络图为底,进一步将学校、公园、庙宇等地点加入标示。从中能看出,这些地点的分布与覆盖性,比只有社区活动中心的状况,更为均衡。

台中市区高龄生活网络示意。IVC 图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空间的高龄友善性都能提升或改造,并提供给高龄者使用,那么台中市的高龄生活据点分布,将能更加完整均衡。

再进一步看这些地点间的连结,如下图。图中两点之间,如果有直线连结,代表两个场所之间距离小于500米,也就是说两个场所间可靠步行到达。

因此,这些场所间有机会做功能类型上的互补,形成多样化,也符合当地特色的社区高龄友善网络。

台中市区高龄生活网络。IVC 图

“在地安老”概念下落实高龄友善生活网络

本文与上篇所用的各种讨论方式,皆是围绕着“建立可量化的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观点进行。如文中提到的“设施周边覆盖人口量”、“交通便利性”等,都是利用开放资料与一些简易的空间分析方式,即可推算的量值。这些都还是初步在空间布局上分析。

若需要更有利于完善的分析与讨论,还有待政府单位能开放更多设施本身的资讯,如软硬体水准、设施容纳量、建物资讯、近远期建设计划等资讯。

而城市的高龄友善程度,不光是长照与医疗,还包括综合生活服务。以卫生福利部门颁布的“高龄友善城市八大面向”为例,我们的城市还有很多值得研究探讨的角度。

结语

我们希望以上观点,能给关切高龄议题的团体或个人提供另一个面向,提供更多都市空间的思考角度。也期许政府与专业者能商议更全面的设施评鉴指标,让长照据点融入都市系统,也融入居民生活。

最后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更多人一同对高龄友善议题的探讨与想像。

(本文以“亚洲跨国黑客松”参赛队伍KOH作品与“台中数位文化地景”IVC-InVisibleCities社群参展作品为基础,衍生汇整而成。首发于“InVisibleCities在看得见的城市”网站,网址:https://ivc.city/blog/article/elderly-friendly_2。校编:林奕甫 (The News Lens)。影像:董其乐、颜嘉庆。)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