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万年前,在淄博“赵家徐姚”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什么……

2023-01-10 21:56
山东

原标题:

追寻1.32万年前的人类足迹

——临淄区赵家徐姚遗址考古工作记

□本报记者 耿雪

1月9日,一则“在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一处距今大约1.32万年人类遗址”的新闻,冲上了热搜。同样,位于临淄区晏婴路上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临淄工作站也成为各大媒体聚焦的焦点。

赵家徐姚遗址从西北向东南方向侧视图

下午4点,当记者在工作站见到发掘领队赵益超(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时,他的嗓子因感冒、说话多已经沙哑,但说到赵家徐姚遗址发掘的特点、意义时难掩兴奋之情。

赵益超介绍,通过对遗址的系统测年,初步认为该遗址出土的陶片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遗址之一,也是东亚地区出土早期陶片数量最多的遗址之一;该遗址出土的夹炭陶反映出该遗址是中国早期(同时期)制陶工艺最为成熟的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它保存相对完整,对认识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对华北地区旧新过渡研究影响深远。

这么重要的考古发现,它的诞生也一波三折,颇具戏剧色彩。

2021年10月,本着“先考古、后出让”的土地政策,赵益超带领团队来到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考察一处建筑用地。站在地面上,考古队员用洛阳铲一进一出,根据不同的土质土色及土壤内的包含物,来判断是否有古代遗址分布。

重要的事情往往都善于隐藏,而最后又会给人以惊喜,赵家徐姚遗址的发掘出土也是这样。

遗址出土的原始陶塑

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

2021年11月底,就在赵家徐姚村这一发掘汉代墓葬的考古现场,考古队员从6—10米深的墓壁剖面上发现了数层“红烧土”。2021年12月底,考古队对“红烧土”进行解剖发掘,并在不同地层中选取了两份炭样送至Beta实验室进行C14测年。

“当时距今1.1万年与1.5万年的检测结果一出来,整个考古队都非常兴奋,这一时期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大历史变革期,如果能发掘出明确的人类遗存,将填补山东地区史前人类遗存发现的空白,对认识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生业模式有重要意义。”赵益超表示。

伴随希望而来的是对全体考古队员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赵益超说:“最开始的发掘并没有发现明确的人类遗物,大家都感觉很迷茫和彷徨,直到发掘出陶片,我们的心都安定了下来。”

经过考古队员的全面发掘,这个距齐国故城遗址约5千米,东北距后李遗址约4.2千米,南距淄河约1.2千米的赵家徐姚遗址注定不凡,必将载入史册。

该遗址核心区域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平面近圆形,总计出土遗物1000余件,火塘3处。出土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其中陶片标本200余件,包括可复原陶器2件。陶片均为夹炭红陶,可辨部位有口沿、腹部、圜底,初步判断器型为圜底盆。其中口沿21件,分为方唇、圆唇、花边三种,近底陶片14件,穿孔陶片5件。另有陶塑100余件,质地细腻,形状各异,塑形随意。骨骼标本500余件,以环颈雉鸟类和鹿类为主。蚌壳制品25件,其中穿孔蚌器1件。石制品50余件。

如果文物会说话,一定会告诉你它的创造者是多么的智慧。

本次遗址内出土的夹炭红陶器型规整、质地均匀。胎土夹植物茎秆,两侧抹泥,外壁磨光。个别陶片见有穿孔痕迹,穿孔内壁较平整,体现出相对成熟的制陶工艺。蚌器上也见有规整的穿孔痕迹。当你看到这些文物时,一幅距今大约1.32万年的人类生活场景图会一下子跃入你的脑海,画面感十足。

据赵益超介绍,目前遗址发掘工作已经完毕,遗址整体已经运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未来将会在遗址发掘原址建设公园。他们也将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山前冲积扇地带的考古发掘,希望能有更多惊喜呈现。

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只靠文字的记载,还需要历史文物作证。“我们目前在临淄还有很多项目正在进行中,期待未来还会有重大考古发掘出现。”赵益超对临淄这一文物重地的考古发掘工作信心满满。

往期精彩回顾

本科14万元,硕???4万元,博???4万元……淄博人才金???0条重磅发布(全文???/a>

原标题:《1.32万年前,在淄博“赵家徐姚”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什么……》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