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外国人不犯法?大亚湾区法院审结首起“杀洋盘”电诈案
精心策划的骗局被包装成“甜蜜邂逅”
披着虚假外衣的骗子被当作“梦中情人”
“杀猪盘”大家早有耳闻
“杀洋盘”您听说过吗?

所谓“杀洋盘”,即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外国人,假扮“白富美”“高富帅”,利用翻译、聊天软件与外国网友聊天“交友”,获取被害人信任后诱导其“投资理财”,骗取钱财。
日前,大亚湾区法院审结首起“杀洋盘”电信诈骗案,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许某、李某有期徒刑3年1个月至3年不等刑罚,并处人民币9000元至10000元不等罚金,并向被害人退还赃款。

案件回顾:阳刚男伪装“白富美”
2022年2月,犯罪团伙负责人“老高”召集被告人许某、刘某和其他3名违法行为人,购置电脑、手机、电话卡等办公设备,在大亚湾澳头租赁一处商品房作为电信诈骗窝点,专门从事针对境外日本籍男性诈骗活动。

与外国人聊天面临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地理时差等多种问题,涉诈团伙如何骗取外国人芳心?据被告人交代,他们在经过话术培训后,使用“翻墙”软件注册国外交友软件,包装假扮成年轻貌美的成功女性,利用翻译软件与外国男性聊天、交友,取得对方信任后,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名目诱骗被害人在“BitFIyer”虚假投资平台进行虚拟货币投资,再操控后台系统套取钱财。
该诈骗团伙话术、引流、人设等任务分工明确,其中,被告人许某起组织管理作用,负责上分、下分、培训和日常管理,被告人刘某等人负责引诱男性线上聊天。
法院审理:构成诈骗罪
大亚湾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许某、刘某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根据两名被告人的犯罪地位、作用、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认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作出了前述判决。
法官提醒
近年来,随着反诈宣传的普及和群众反诈意识的不断提升,许多国人已经产生“电诈抗体”。犯罪分子就将目标转向外国人,认为诈骗外国人不算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法官提醒,我国刑法采用属地原则,即不管行为人是我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我国刑法,与被害人的国籍无关。
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条也规定,在中国境内实施的电诈或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电诈的,适用该法;境外组织、个人针对中国境内实施电诈或为他人针对境内实施电诈提供帮助的,也依照该法处理和追责。
来源/大亚湾区人民法院
原标题:《骗外国人不犯法?大亚湾区法院审结首起“杀洋盘”电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