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社群在造|在书法中穿越的知识青年

一介/图书馆工作人员
2018-06-13 09:43
来源:澎湃新闻

4月下旬赴崇明漫步,其中一站,去了废弃多年的跃进农场。

20世纪60年代后,崇明岛上建了许多知青农场。高峰时,农场里挤满了知识青年,一个个农场就像一座座青春的火焰山。今天,这些农场已然落寞,渐成空城。

农场知青生活场景模型,上海农垦博物馆。冯毅 图

我们,一群当代的知识青年,心怀好奇,无意中选择了跃进农场作为“文革”知青的生活样本,静静地瞻仰了这座空城里,那些曾经集聚知识青年的地方,那些写满几代知青喜怒哀乐的地方。

一位诗人歌颂道:“一个大跃进接着一个大跃进,英雄气概可以覆地翻天。”跃进农场正是建于这样的英雄年代。1960年9月,第一批知青到此围垦造田,初名新安沙农场。后来上海市区的知青不断加入,于1964年11月更名为上海市跃进农场。1960年代末后,跃进农场还曾陆续安置上海市区的知青20310名。

农场知青围垦场景模型,上海农垦博物馆。冯毅 图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初来农场的知青,生活愈加贫乏了。他们远离自己从小熟悉的城市生活环境,迁徙来农村,受命建设农场和接受再教育,开始过集体生活。他们缺吃少用,还不善于打理自己的生活,常常需要家里的物质接济与精神安抚。他们来的时候,年龄最小的仅十五六岁。他们离开的时候,有的儿女已经成人,自己鬓发斑白。

早期围垦居住的芦苇棚模型,上海农垦博物馆。冯毅 图

跃进农场的生活区不大,当年农场的中心建筑,汽车站、影剧院、冷库,相距咫尺。当年的知青,在这里倾注了他们最多的情感,把人生中最宝贵、最深刻、最丰富、最多的故事,永远留在了这个地方。

农场知青观看露天电影模型,上海农垦博物馆。冯毅 图

至上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潮激荡了岛上所有农场。80年代以后,知青成为过去式,农场成为历史,知青时代就此结束。

招牌惊艳

参观知青遗迹的时候,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建筑的规模和功能,也不是这些熟悉的、属于那个年代的布置和陈设,而是建筑上面那几个手写的字。这些大字向我们传达了,这个知青农场,曾经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国粹的东西,就是书法。而“文革”时期,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书法不再敬仰,不再学习继承。而一些不同程度掌握书法的人,也毫无用武之处。

但这个跃进农场,好像是个世外桃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废墟中遗存的那几个榜书大字,让人看到,书法的一脉香火,在这瀛洲一隅,好似幽兰一般,静悄悄地绽放着,余香缭绕。

颇有意味的是当天寻访的过程,犹如武陵人探访桃花源一般,饶有戏噱。

当我们踏入跃进农场的一刻,晴空骤暗,旋降暴雨倾盆。一时间,在荒废的农场,树木静立,道路冷寂,空楼肃穆,万籁俱寂,唯有雨声,暴烈萧飒。

雨后的跃进影剧院篮球场。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于烟雨迷茫之中,我等一干当代知青,好似渔人缘溪行,于荒芜的屋檐下,躲躲闪闪,走走停停。

跃进汽车站正立面。施佳宇 图

在雨停的间隙,豁然开朗之际,蓦然抬头,迎来一个震撼。只见“跃进汽车站”五个大字,矗立在废弃汽车站的屋顶。粗一看,车站似一座横亘的碑,那上面的文字,便是手书的碑额。细观其字,笔画质朴,气象古穆,形态端庄,字迹稍显稚嫩,似出北魏名碑《张玄墓志》一路。

张玄墓志。图片来自网络

书体粗分为碑、帖二路。因康有为著书“尊碑抑帖”,世人趋之随之,碑体于是盛行。抑或碑体字出于石匠琢刻,为两度创作,被安排在主建筑物之上,更符合当时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氛围。以碑体书写简体字,虽有一种道不明的别扭,这种隽秀为骨、粗犷为体的书风,也能恰如其分地表现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

跃进影剧院。小郁 图

雨过天晴,惊喜依旧。在移步观瞻影剧院遗址时,看到了期待中高耸在屋顶的那排字。这一次,字体换了,“跃进影剧院”五字换成了内敛而具书卷气的行草书。品读之下,赞叹书者浸淫帖学,结体中宫内敛,用笔灵动俊逸,书写捷缓有度。窃以为,书写者应是位人书俱老的学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造诣。更大的惊喜是,这五个字,用的是繁体字,没有了用传统书法书写简体字的别扭感。这一情况或许可以解释为,影剧院的建造时间晚于汽车站,接近文革后期。

日常习帖是传统读书人的必修课程,具有广泛久远的传承基础。帖学崇二王为至尊,但凡学帖之人,若能学得二王皮毛,便可独步当朝书坛,是古代读书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千百年来,于二王一路的发扬光大,名家辈出,名篇争胜,姿态各异。然明清以后,朝廷对馆阁体的推崇,使得帖学一路,渐趋妍丽萎靡,催生了“尊碑抑帖”论的异军突起。

跃进冷库。施佳宇 图

驱步冷库,再观“跃进冷库”四字,亦用繁体书写,虽已残缺一字,而浓郁的翰墨气息,依然扑人脸面,魅人心魄。观其书体,厚拙雄强,用笔方峻,结体古逸,笔力劲健,兼具隶楷,似出《爨宝子碑》一路。

爨宝子碑。图片来自网络

仰观上述三处农场中心建筑上的书法字体,两碑一帖,让人感受到,兴起于清末的碑帖争胜,在文革时期,在这个知青农场,也还在延续。面前这些星星点点的传统文化痕迹,不由得让我感叹,一百多年前,那位探求变法,引爆碑帖争论的清末知识青年,他的学养、见识和能量,无愧为“觉悟的先知”。

碑帖之争

1888年,时年30岁的康有为赴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达。他在《汗漫舫诗集》里记述“上书不达,谣谗高涨”,“以金石碑版自娱,著《广艺舟双楫》成”。康有为以一己之力变法,宣告失败后,便把他的变法思想和精力,转向书法,把政治变法转化成为书法变法,为他的后期变法,进行了一番小规模实验。

当时,《广艺舟双楫》引发了朝野对“碑”“帖”之间孰高孰优的持久而广泛的争论。表面上,这仅是一场针对书法该不该变法的争论。而根本上,这是一场非主流文化符号挑战主流文化符号的文化变法。

废弃的跃进汽车站内,时刻表一如以往。一介

这样的文化变法,或许也是康有为心中凝聚的整个变法思想的一部分。《广艺舟双楫》1891年刻印,至1898年8月前,七年共印刷了十八次。它可能创造了那个年代单本著作印刷出版的最高纪录,也成为清末乃至民初知识青年们必读的畅销书。

此书的持续热销,连同其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康有为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康有为变法理念的影响力。为其后续“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

回顾这段历史,许多书籍都记载了《广艺舟双楫》不仅在当时的朝野激起了千层浪,其影响更远及后世与邻国。

有意思的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清帝时,还是一位年龄稍长一点的知识青年。按文革时农场里的说法,是个老知青。按今天社会上的说法,是位资深知青。

废弃的跃进影剧院的天花板。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而在跃进农场建造这些建筑时,还没有电脑,也没有电脑字体。书法作为一门技艺,还有生存的空间。那些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还有被“使用”的价值。

而当今天,电脑字体统领了一切传播媒介,传统书法的实用性空间基本荡然无存。或悲或喜,无以言表。

当我仰望这些书法文字时,心里不断揣测,书写这些大字的人,是跃进农场中的某个青年才俊,还是农场请来的高人,亦或是拼凑借用了某位名人的字?无论如何,在电脑文字出现以前,传统书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是具有一席之地的。

此番农场之行,见识到这些知青时代的书法遗存,心中涌起的是惊喜与欣喜。笔者不是书法专家,读书也极少,只是十分喜爱传统书法,借此机会,把这段意外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所述见解,也只是一己愚见。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