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全球建筑面积最大天文馆启动安装工程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2018-05-16 20:42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天文馆已全面启动安装工程,力争2018年内基本完成土建工程。

5月16日下午,由上海天文馆建设团队策展的“时间故事”展,在上海科技馆二楼临展厅开幕,作为2018上海科技节重点活动之一,这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

2016年11月,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在临港新城开工兴建。5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顾庆生也披露了这一工程的最新进度:完成了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的土建工程封顶,全面启动安装工程。

上海天文馆最新进度获披露

巨幅的画卷展示了宇宙从大爆炸到地球诞生的全过程,将观众们带入宇宙的最深处,感受不同的时间尺度。

5月16日下午,作为2018上海科技节重点活动之一的“时间故事”展在上海科技馆二楼临展厅开幕并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8月15日。

自宇宙的起源出发,展览揭示了人类如何在其文明发展的长河中认识时间——从人类祖先通过掌握季节规律种植作物到以原子频率测量的时间研究引力波,人类通过物理学进步,量度并运用更精确的时间。

《时间故事》展展出的“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上海科技馆 供图

这次展览展出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制的氢原子钟实物,和上海光机所提供了其安装在天宫二号空间站的空间冷原子钟模型。这两种高精度原子钟堪称上海设计和上海制造的代表。

此外,展品还包括了60余件精美绝伦的中外经典钟表,呈现了钟表作为计时工具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方向,这些钟表均由钟表收藏家李大来捐赠给安亭镇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的策展成员来自上海天文馆建设团队,因此展览也可以视作为这支年轻队伍的一次提前演练。2018年6月底,该团队还将制作完成“连接天与人——中国古代天文特展”。

2016年11月,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在临港新城开工兴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其进度备受瞩目。

“到目前为止,完成了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的土建工程封顶,全面启动安装工程,包括室内和室外两部分。”5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总指挥顾庆生披露了这一工程的最新进度。

土建之外,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还透露,前段时间通过第一次专家评审后,目前天文馆整体空间布局和主要展览内容基本已经明确,之后将作进一步的细化。

顾庆生表示,将力争在2018年基本完成土建工作,实现工程竣工,同时基本完成展示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启动施工招标。

上海科技馆将拍纪录片《狗獾》

2018年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19日至26日举办,5月16日开幕的“时间故事”展,正是一道提前露面的“前餐”。

当日,上海科技节主会场上海科技馆也对外公布了近期日程表。其中,5月22日,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馆长论坛将举办,而在科技大咖与公众面对面活动中,日本首位“航天妈妈”山崎直子将来到上海科普大讲坛,分享她的航天梦。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自然分馆),5月25日至7月31日也将推出的“恐龙季”品牌活动,以恐龙为线索,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倡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传递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

此外还有两部纪录片的启动。据上海科技馆科学影视中心主任李伟介绍,这两部纪录片都是该馆在大调研走访中,与其他单位沟通交流后达成的合作。

其中一部纪录片契合国家战略,旨在反映我国深海探索历程,由上海科技馆将联合同济大学“南海深部计划”办公室拍摄,预计将于年底制作完成,另一部则是和奉贤区林业署合作,将目光对准了上海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狗獾。

“历史上这种动物在上海很多地区都有,后来栖息地慢慢减少,但10多年前,奉贤区申请了保护项目,目前狗獾种群有三四十只。”李伟表示,除了纪录这一上海濒危动物现在,该纪录片还将呈现上海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

目前,该片已完成拍摄大纲的撰写工作并即将开始现场拍摄工作。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