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王毅访法开启中欧互动高频期,“寻找合作内生动力”

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2018-05-17 08:37
来源:澎湃新闻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5月16日至24日开始欧洲与拉美之行,首站将是法国。

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1日透露,王毅访问法国期间,将分别会见马克龙总统和总统外事顾问埃蒂安,并与勒德里昂外长举行会谈。双方将就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开展高层交往和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以及中欧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法国驻华大使馆5月16日在发给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外交部声明中表示,王毅访法期间,将重点探讨两国领导人年初达成一系列合作方针的落实办法,并在贸易平衡、朝鲜半岛、伊朗核协议以及巴黎气候协议等几个重点方面同中国展开深入探讨。

“过去几年,中法关系一直维持在稳定的水平。王毅此访就是希望为中法关系打造新的面貌。在巩固传统合作领域的同时,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同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上展开协调,因为这些问题都已经触及了中法乃至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此外,中法还将积极探讨马克龙总统访华后中国领导人适时访法的计划。”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法国对华“既合作又竞争”

截至今年1月,中国已经成为法国第八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今年1月7日到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访华行程,成为十九大后首位来访的欧盟国家元首。

5月7日是马克龙执政一周年的纪念日,法国多家媒体和机构发布了最新民调支持率,其中Ipsos-Sopra公司的数据显示,有55%的受访者对马克龙这一年的成绩给出“负面”评价,但在外交政策和欧盟政策这两个具体方面上,马克龙获得了更多人的肯定。

一年以来,马克龙在外交方面频频发力。他5次访问非洲、高调接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维护伊朗核协议和气候变化协定,先后访问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主要国家。法国媒体5月7日发表评论表示,“马克龙的目的就是要重建法国国际大国的身份和地位。”

崔洪建分析认为,“马克龙外交代表着欧洲一种新的对世界认识的方向。四处出击之后,接下来应该找到重点突破方向。然而,外交是需要实力支撑的,法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与其外交上想要得到的位置是不相称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法国之间的合作,短期内能否取得重大成果是有待观察的。”

另一方面,法国近期对待中国的态度仍然表示出自相矛盾的现状。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4月刚刚表态称,“西方国家需要学会同中国打交道,正确的方式是不应同中国展开某种形式的对抗,而是同中国展开充分的接触。我们需要中国共同建立一种全球贸易的多边机制。”而在这之后,马克龙便在5月初访问澳大利亚时表示,法国希望联合澳大利亚来制衡中国不断上升的实力与影响。

“中法合作是可以产生示范效应的。”崔洪建认为,“但另一方面,欧洲新生代政治家对世界格局有着现实主义的看法,希望同中国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我们在应对共同挑战时,可以很坚定地站在一起,同时对这些观念和行为也应该做到心里有数。”

“美国压力”下的中欧合作

王毅此次欧洲行除了将访问法国,还将到访西班牙、葡萄牙,这将是中欧之间的全面“互动”。今年是欧盟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未来两个月里,中欧便将进入事实上的互动“高频期”。

欧盟驻华大使史伟此前表示,王毅外长将于6月初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共同主持中欧战略对话,中欧之间还将举行高层经济对话。此外,今年的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初步预计也将于七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而就在同一时段,美国的个别行为又让中欧之间的互动多了一个维度。据路透社5月16日报道,正在访华的欧盟欧洲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事务委员菲尔·霍根当天在上海表示,“欧盟非常关注中美之间当前的贸易关系可能会给自身带来的间接伤害。”当下,美国同欧盟的贸易关系也处于敏感时期,美国于本月初刚刚将对欧盟进口钢铝的关税制裁延迟到6月1日。

除了贸易之外,中欧在伊朗核协议方面也有合作空间。据法国24小时新闻台5月16日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周二刚刚同莫盖里尼以及德国、英国、法国三国外长举行了会谈,欧盟方面表示将与伊朗共同努力,维护伊朗核协议框架并将在数周之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值得关注的是,扎里夫在访问欧洲之前,刚刚于13日与王毅举行了会谈,中方也同样表示将“坚定维护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国际协议”。

但崔洪建分析称,“以前我们看待中欧关系时,不难发现双方缺乏内生的主动性。在贸易领域之外,中欧往往是受到了美国的刺激后才会意识到双方的共同立场。事实上,中欧双方的外交优先(方向)其实都是美国,在面对美国压力时,中欧的第一反应不会是相互合作,而是分别找美国谈判。当前,欧洲和中国同样面对着来自美国的压力,中欧需要认真从对方的合作中寻找内生动力,而不是仅仅作为应对美国压力的权宜之计。”

    责任编辑:茹存峰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