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闻主义”开创者汤姆·沃尔夫去世,享年88岁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编译整理
2018-05-16 19:09
来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5月14日,美国记者、作家、“新新闻主义”开创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曼哈顿的一间医院因肺炎去世,享年88岁。其死讯已由经纪人林恩·内斯比特确认。

1962年,汤姆·沃尔夫成为了《纽约先驱论坛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的一名记者,从此扎根纽约。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开始在非虚构写作中尝试小说的写作技巧,被誉为“新新闻主义之父”,对“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根据《纽约时报》的描述,沃尔夫是新闻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当他漫步在麦迪逊大道上,这位有着一双蓝眼睛、瘦高且一副孩子气长相的男子,穿着整洁无暇的白色套装与丝绸衬衫的身影,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有关他最神奇的事实是,他成功地赢得了包括南方非法酿酒商、汽车发烧友、社会名流、嬉皮士和宇航员在内的种种不同群体的信任。汽车改装设计师乔治·巴利斯与沃尔夫的关系很密切,说“他甚至会来我家跟我的妻子一起下厨”。而让沃尔夫从一名普通记者蜕变为新闻界传奇人物的,正是一篇关于汽车的报道。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说法,“新新闻主义”诞生于1963年的一个不眠之夜。当时,沃尔夫应《时尚先生》杂志的邀请,去加州采访一群爱好改装汽车的发烧友。配图已排好版,杂志即将下印,然而沃尔夫却迟迟没有动笔。最终,心急如焚的总编辑拜伦·多贝尔只好让他交上采访笔记即可,由编辑整理成一篇报道。

沃尔夫直到晚上8点才开始动笔,一直到早上6点15分才完成采访笔记。当杂志社9点半开门时,他把这篇长达49页的稿子交给了总编辑。下午4点,总编辑拜伦·多贝尔打来电话,告诉他稿子不改了,直接去掉开头的“亲爱的拜伦”就可原封不动地刊登。

不同于以往的汽车报道,细致入微的观察采访、别具一格的幽默感、华丽灵动的语言以及不时出现的自创词汇,让沃尔夫的这篇《糖果色橘片样流线型宝贝车》成为了经典。从那一刻起,沃尔夫开启了他的人生传奇,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骤然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人之一,新闻业也因他焕然一新。

“好像在那个夜晚,新新闻主义突然被汤姆·沃尔夫发现了,无论它来自何处。”2015年,在《名利场》杂志上,拜伦·多贝尔如此回忆说。

1988年的汤姆·沃尔夫

沃尔夫的作品本本畅销,他饱含激情、紧凑动人的文笔完美地刻画了时代的风貌。他擅长使用俚语、俗语和自己创造词汇,他最经典的自创词汇来自于他一本书的标题——《真材实料》(The Right Stuff),这部出版于1979年的作品被看作是对美式英雄主义的史诗级描述。

在1968年的代表作《刺激酷爱迷幻考验》中,沃尔夫记录了嬉皮一代的崛起;1970年的《激进政治时尚族 大反贪官矛矛党》和1975年的《画出来的箴言》则嘲笑了曼哈顿自由主义者的虚伪。文风泼辣大胆、随意不羁的沃尔夫,非常擅长捕捉到现实生活的时尚文化和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讽刺美国社会。

“在汤姆·沃尔夫之前,美国新闻业从未有这么一位实践者,能够将天赋、大胆、学习、调查和极致的观察融合得如此完美。”作家本·雅戈达在1997年的非虚构选集《事实的艺术》中如是写道。

1973年,汤姆·沃尔夫与E.W.约翰逊一同编辑了一部新闻作品选集,主题从军乐队指挥大赛到越南战争,包罗万象。这些文章的瞩目之处在于,它们都打破了新闻业冷静客观的标准模式,并且使用了通常只能在小说中找到的文学技巧。沃尔夫将这部著作命名为《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的称呼由此得到学界认可。这种新闻报道形式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由于整个现代新闻写作是从英国文学中脱胎而来的,新新闻主义可以看作为新闻学向文学传统的回归。

除了在西方新闻界掀起波澜,沃尔夫的“新新闻主义”对中国的新闻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介绍,2000年前后《南方周末》文体创新、《中国青年报》冰点推动的一大批优秀特稿写作,如《野马的故事》《举重冠军之死》《系统》《回家》《无声的世界杯》等等,或多或少与此相关。而据前《南方周末》记者、传播学研究者方可成介绍,将新新闻主义引入中国并付诸实践的是李海鹏、南香红等记者,而今天在中国活跃的非虚构写作者,无不受李海鹏、南香红等人的影响,这就是“非虚构写作”的传承关系。

    责任编辑:陈诗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