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天才”付云皓们,都去哪儿了?

澎湃新闻 何伟 见习记者 徐雪晴
2018-05-15 18:37
来源:澎湃新闻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以下简称 IMO)2002、2003连续两年的满分金牌得主付云皓,近日因为《人物》杂志的特稿《奥数天才坠落之后》,被再度拽入舆论的漩涡之中。文章发布次日,他本人撰写了回应文章《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将围绕“天才”、“奥数”、“数学研究”以及“成才”等词汇展开的讨论,推至高潮。

在各类学科竞赛盛行的中国,尽管绝大多数人无缘参赛,IMO仍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拿下IMO奖牌等同于收获进入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敲门砖。而对于部分参赛者而言,这项荣誉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当他们从名校毕业、最终选择开办第三方培训学校时,IMO获奖者或参赛者的身份仍会被添进简历的醒目位置。

这些从全国成百上千名中学生中精挑细选出的选手,在1985年首次代表中国参赛,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了优异的战绩。

IMO的发展史很短。1959年第一届赛事在罗马尼亚举行时,参赛国只有东欧七国。随后每一年(1980年除外),这场竞赛未曾中断,影响力也在不断增长——参赛国数目的攀上是一个例证。

这场“智力较量”的难度,通过其赛制即可窥探——

- 参赛团队:每支队伍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组成,最多可派出6名参赛选手。参赛者的参赛年龄必须未满20周岁,且最高学历为中学,参赛次数不做限制。

- 考题:试卷共有6道题目,每题7分。比赛分两日进行,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1时30分,参赛者有4.5个小时解决3道问题。

- 命题范围:一般落在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四大类中,不超出公认的中学数学课程范围。

- 奖项评定:获奖人数一般不超过全体参赛人员的一半,金、银、铜奖的比例为1:2:3。特别将会给予使用了精妙解法的参赛者。

IMO对参赛团队规模及评奖比例的限制,使媒体与大众理所当然地将“数学天才”的称号扣在了参赛者头上。随之一并投射在这个群体上的,是对他们利用其天赋继续在数学研究领域发扬光大的期许。

而隐藏在这份期许背后的,则是一个不断被重提的疑问:付云皓们都去哪儿了?

通过公开信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统计了付云皓及其同届和往届中国参赛者的去向:

1985至2003年,IMO的中国参赛者共计97人,包括付云皓在内的8人参与了两届比赛。我们一共追踪到了其中74人从本科毕业至今的人生选择:本科时选择数学专业的个体有71.62%,如今从事职业仍与数学研究或教学直接相关的人数占比缩小为48.65%;尽管本科学习金融专业的人数为零,但目前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数仅次于高校数学教研。

图2中没有呈现的,是关于每位参赛者更具起伏的人生故事。

比如于1997年获得奥赛金牌的安金鹏,被县文化局炮制出了一个“努力摆脱穷困家境,奋力求学,终偿所愿的动人形象”。这段被虚构、夸张的“励志故事”至今仍在网上流传,而他本人撰写的澄清博文则被淹没在互联网的喧嚣之中。(注①)

1986年获得金牌的张浩,在2014年因病离世。他生前是上海四季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的首席教师,据称在离世前的最后几天仍在为“亚太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上海赛区决赛阅卷。2017年,上海四季教育成立十周年,在纽交所敲响了上市钟。(注②)

注:

①《北大学霸安金鹏:20年前被炮制出的“我”赚尽眼泪,很奇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46588

②《上海四季教育纽交所敲钟,创始人数学系毕业奥数教练出身,中国多家培训机构正海外上市》:http://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0539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