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看德国绿色技术行业的发展

朱苗苗/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8-05-09 16:04
来源:澎湃新闻

自2007年起,绿色行业占德国GDP的比例就不断增长,2016年对德国GDP的贡献率为15%。图为德国街头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

2018年4月13日,德国联邦环境部发布了《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GreenTech Made in Germany 2018: Umwelttechnik-Atlas für Deutschland,以下简称《图集》)。这是德国联邦环境部第五次发布环境技术图集。

这份长达208页的调研报告由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受联邦环境部委托在市场分析和广泛的业问卷调查基础上撰写而成,主要分析德国在环保技术和资源效率领域(也被称为绿色行业、绿色技术行业)的市场现状(数据来源年份为2016年),并对整体做出评估和预测。

该图集对环境技术与资源效率领域的六大先导市场进行了详细调研,它们分别是:能源效率、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存储及分配、可持续交通、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可持续水经济和循环经济。图集还对德国绿色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优势和挑战做出了细致分析。

一、德国绿色技术市场国际领先

2015年9月审议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同一年底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均是德国和全球绿色科技发展的框架条件和政策性目标。

2016年,环境技术和资源效率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万亿欧元(约3.36万亿美元),六大先导市场各自份额多少排序为:能源效率(8370亿欧元)、可持续水经济(6670亿欧元),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存储及分配(6670亿欧元)、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5210亿欧元)、可持续交通(4210亿欧元)、循环经济(1100亿欧元)。预计到2025年,绿色技术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9万亿欧元。其中可持续交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达10.2%,之后依次是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8.1%)及循环经济(7.4%)。

全球对绿色产品、绿色生产过程和绿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德国供应商凭借其经验和准确定位从全球绿色经济扩张的大形势下获利颇丰。2016年,德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为4.6%,而德国企业在环境技术和资源效率领域的世界市场占有率达14%,可见德国“绿色技术德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和受欢迎度颇高。

具体看,德国在全球绿色技术六大先导市场的占比分别是:可持续交通21%,循环经济16%,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存储及分配15%,能源效率13%,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12%,可持续水经济11%。(参见图1)

资料来源:《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第92页

在欧盟,德国在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以及可持续交通这两个先导市场还将有明显增长,而在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德国的气候保护技术具有超强市场地位。欧洲和中国在当前和未来都是“德国制造绿色技术”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俄罗斯作为市场的重要性也越来大。依市场和吸引力,德国出口中国的绿色技术中排名前五的是:电力储存、混合驱动器、发电和配电设备生产、内燃机效率提高技术、测量和控制技术。

德国绿色企业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其在机器人、数字化产品、虚拟系统和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展现的优秀能力。这也说明,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越来越通过系统开发来驱动,而非单项创新。

二、绿色行业在德国国内需求旺盛

自2007年起,绿色行业占德国GDP的比例就不断增长,2016年对德国GDP的贡献率为15%,2025年预计增加到19%。

德国国内对绿色技术的巨大需求是德国绿色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2016年,德国绿色行业的市场总额为3470亿欧元。六大先导市场在德国国内的分布与全球相比略有不同,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能源效率(830亿欧元),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存储及分配(790亿欧元),可持续交通(740亿欧元),之后是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630亿欧元),可持续水经济(280亿欧元)和循环经济(200亿欧元)。在德国国内,这一排列凸显了2011年默克尔政府作出的“能源转向”决议在过去几年对能源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推动作用。

从六大先导市场的未来发展速度来看,差异很明显。图2显示,发展速度最快的先导市场将是可持续水经济,预计年平均增速11.8%。主要驱动力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家庭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效率提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排在第二位的先导市场是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增长率为10.5%,该市场中的有机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显示了特别的发展速度(分别为17.4%和20.0%)。

图2:2016-2025德国绿色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单位:10亿欧元)

资料来源:《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第49页

如果具体到先导市场中某个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那么预测数据显示,在2016至2025年扩张速度最快的前十个技术领域中,有五个都落在可持续交通这个先导市场,其中新驱动技术领域的预测增长率为49.3%。这说明德国以环境和气候保护为目标的所谓“交通转型”将成为未来绿色行业进步的最重要推手。

据预测,德国绿色行业从2016年到202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8%,明显超出全球的年平均增长率(6.9%)。而绿色企业自己的估计也较为乐观,它们认为到2021年,本行业平均销售额增长率将达9.8%,可持续交通先导市场的企业甚至认为这一数值将达14.5%,名列六大市场之首。

一直以来,德国总体强劲的经济实力与其中小企业的贡献密不可分,它们被称为“隐形冠军”。在绿色技术方面,德国再次证明了这一结构性特点:根据一项由上一届联邦环境部委托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至11月),目前德国绿色行业主要依托中小型企业。大约90%的德国绿色企业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绿色企业年平均销售额大约为2500万欧元。在提供绿色产品、绿色过程和服务的企业中,年销售额低于100万的小型企业占43%。大约四分之三的绿色企业员工数在50名以下。根据问卷调查,德国绿色行业的从业人员每年增加6.7%,特别是在可持续交通先导市场的从业人员数预计增幅将达到20%。

德国中小型企业的优势在于企业内部决策流程迅速、高效,更容易与客户建立直接联系,甚至和他们共同开发创新性技术和过程。

三、数字化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德国新政府在执政协议中特别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并将其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事实上,数字化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经济、市场格局、社会和我们的日程生活。它给绿色行业也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得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字化通过四个抓手改变着德国绿色市场的结构:数字化数据、自动化、联网和数字客户界面。关于这场改变,《图集》中提出了五个观点:第一,新的颠覆性商业模式驱赶了旧的商业模式;第二,传统企业结构变得更为灵活;第三,虚拟平台支配着发生改变的市场设计;第四,新竞争者进入了价值创造链阶段;第五,网络效应作为一种新的竞争优势稳住了脚跟。

对德国绿色企业而言,数字化提供的最重要机遇体现在,系统性解决方法将大大支持并推动绿色技术和资源效率的发展。单个组件被连接成系统,从而产生整体的解决方案,这种思路在竞争力和创新的背景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绿色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要优化和完善单个绿色产品、过程和服务只会越来越困难。

换句话说,以上提到的四个数字化发展的抓手将为绿色行业发展奠定创新性数字系统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开发新产品、服务和创新的使用途径。德国工业4.0的发展、智能电网、都市联网交通等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发展。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市场模型计算,预计德国绿色技术行业在2025年将凭借数字化增加200多亿欧元的额外市场规模。在六大先导市场中,从数字化中受益最大的是能源效率,大约将额外收益72亿欧元;受益最小的是可持续水经济(10亿欧元)、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以及循环经济(均为20亿欧元)。

除了经济效应,数字化也将带来可观、积极的生态效应,让原本旨在保护环境、资源和气候的绿色产业变得更加绿色,其积极生态效果将覆盖全部六大先导市场,影响气候保护、空气、水资源、土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和噪音等指标。

2025年,数字化预计带来5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效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孤立欣赏这个漂亮的气候保护数据,因为数字化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反弹效应”,即数字化技术在节省资源和提高能效的同时,会造成比如节能产品更频繁的使用,进而消耗更多能源,例如共享汽车更密集地使用替代了能效更高的公共交通工具;数字化所需的电子设备成倍增加,其生产和消耗造成直接能耗增加。对“反弹效应”的估算因方法和框架条件而差异很大。上面提到的德国数字化或减少5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其中究竟有多少会被它所带来的“反弹效应”抵消,目前还没有准确的估算,但德国相关专家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的探究。

数字化为德国绿色企业凭借其创新能力打开机遇之门的同时,也意味着带来巨大挑战,因为不少企业对数字化这一大趋势的发展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进而错失良机,造成市场份额的巨大损失。

关于输赢的分界,很关键的是“数字化准备度”(Digital Readiness)这项指标。如果将创业积极性、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现有数字化系统以及创新活力这四个维度作为标准来分析,会发现德国绿色技术行业的六大先导市场中,数字化准备度最高的是能源效率(80%),之后依次为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存储及分配(70%),可持续交通(50%),可持续水经济(40%),循环经济(30%)和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25%)。能源效率市场的评估结果最好,主要体现在创新型数字能效服务方面涌现大量新创企业。而大量的初创公司为可再生能源的控制与集成以及储能技术提供了诸多数字化解决方案,它们不少甚至已经将方案投入使用并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这再次显示德国能源转向政策取得了积极明显的效果,而其中国家至上而下的政策性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不是所有德国绿色技术行业都为未来做好了数字化发展的充分准备。在中国口碑较好的德国循环经济,对数字化发展的准备非常不充分,仅有少数垃圾处理和回收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缺少实验性项目,比如在垃圾捡收和废旧商品的数字化标识方面需要做的数字化准备还非常多。垃圾分类通过数字化有望成为重要市场增长点,考虑到循环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需求旺盛,德国如果没有抓紧垃圾分类的数字化准备,也将失去较好的发展机会。

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作为先导市场也还刚刚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开始阶段,这个市场中创业积极性和数字服务的创新活力都非常弱。而这个市场原本被视为德国工业4.0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缓慢,或将影响德国工业4.0的推进。德国工业对德国GDP的贡献率为22.5%,在出口中占50%,同时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德国总排放的20%。工业领域的资源节省将产生巨大效果,因此资源和原材料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化还存在巨大潜力。

根据《图集》的分析,对刚刚起步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德国绿色企业而言,为更好利用数字化带来的机遇,避免丧失现有地位,他们必须应对五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保障客户与企业的接触途径,增加客户黏度。产品比鉴类网站、共享平台、手机应用程序商店和线上市场等各类平台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元素。这类平台让企业可以更直接面对客户,从而可为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提供更多机会。但同时也存在风险,因为平台会占领生产商和终端客户之间的枢纽,向生产商强加自己的游戏规则,其后果是削减生产商的利润,激化价格战。企业的应对方法是建立自己的平台,有的放矢地把价值生产链上的伙伴融入进去。

第二,需要提高灵敏性和灵活度。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挤入市场的速度在加快,数字化加速了创新周期。企业中传统的研发流程往往跟不上步伐,因为它们更多是推行渐进式改良,而非颠覆性创新。新的方式要求企业在创新初期就开始吸收客户反馈,在不断的测试、改进、失败、学习、再改进的快速循环中获得新技术。尤其是初创公司需要遵循灵敏性原则。

第三,要加强数字化能力。这一点对德国企业尤其需要强调,因为德国人的数字化意识相比中国等新兴国家没有更大优势。对绿色企业这样涉及较多新兴产业的领域,德国企业的数字化准备都显得不够充足。它们需要即刻充分意识到,数字化影响着所有价值创造阶段和组织的管理文化。因此企业不仅需要数字化专业人员,还需要具备数字化思维的战略性管理能力和数字化操作的组织能力。

第四,需要调整融资方式和手段。传统资金需求主要涉及物质资产,而数字化经济中,非物质资产价值发挥核心作用,比如新的操作系统、专利、员工技能、数字战略和数据。对这些非物质资产的评估非常复杂,这给贷款机构对新商业模式和风险的评估带来困难。

第五,制定数字化整体目标图景。很多德国企业很难接受数字化对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颠覆性影响,它们被动地适应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仍然有不少企业认为,数字化仅仅对营销和消费品有所影响,所以它们仅满足于改善一下IT硬件,而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所有部门进行数字化转型。

其实德国绿色技术企业面临的上述数字化挑战也适用其他行业的企业。但是作为德国寄予厚望而致力的未来产业,绿色技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尤为凸显。

四、绿色转型:国民经济生态现代化的推手

所谓绿色经济是指控制生态风险并利用经济机遇的经济形态,是低碳的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其特点是以创新为导向的“创新型增长”,突出“生态型增长”和公民的“参与型增长”。

德国将从现在的经济形态向绿色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为“绿色转型”或者“经济绿化”,这个过程也可用在企业层面。德国企业进行的“绿色转型”正成为其国民经济生态现代化的推手

在“创新型增长”方面,以初创公司为例,德国17%的初创公司属于绿色技术行业,位于欧洲之首。在全部绿色初创公司中,建筑和贸易类的初创公司共占比39%,比例最高(参见图3)。另外,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生态和环保议题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国家给绿色科研项目的扶持项目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产学研更好地融合,加之中小型企业管理机制灵活,都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

资料来源:《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第172页

“生态型增长”主要指生产过程和服务的资源利用率,包括通过优化过程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一方面为企业减少成本,另一方面也产生环保效应。“生态型增长”的范例之一是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利用。自2000年起,德国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持续增加(参见图4)。

资料来源:《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第173页

“参与型增长”既包括公民参与到绿色经济中,也包括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其中一个指标是绿色技术行业的经济效益在GDP的占比。根据上文提到的数据,绿色技术行业从2007年至2016年持续增长,到2016年占比15%。

德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在国际上可以算作优等生,有两方面对德国的优良表现起到推动作用。

第一,涉足所有经济部门的德国绿色技术行业在过去近十年间的发展为德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发挥了关键作用。绿色技术行业的行为体通过绿色产品、过程和服务为应对生态、环境和气候挑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德国绿色转型在社会上的接受度较高,民众的环保和气候保护意识使得绿色经济发展具备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从环保政策的地位到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以及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认定,都体现了民众对绿色议题的关切。当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环保和气候保护意识强烈,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绿色议题的重要性就随之增加。在环保和气候保护融资方面,民众的接受度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部分绿色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有较高的成本,需要民众愿意为绿色产品的生态附加值掏腰包。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终端消费者,撬动了工业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

五、结语

《图集》通过数据和问卷调查反映了德国绿色技术发展的现状、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以及在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数字化大趋势的背景下。

随着气候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等议题成为全球性议题,随着资本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全球绿色技术行业的竞争在未来必将越来越大,各国都力图在绿色市场中抢占先机。德国制造的绿色技术当前取得的成绩暂居世界前列,但是随着数字化对社会全方位带来革命性变化,德国并没有时间沉醉在现有成绩上,而需要更大胆的绿色产业政策。

事实上,恰恰是在数字化大趋势中,德国企业的反应速度相比中国并不具有优势。德国企业包括绿色技术企业对数字化的疑虑远超过中国,数据安全隐患带来的安全风险成为德国企业对数字化持保留态度的最重要因素。当中国人为无现金支付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倍感振奋的时候,德国民众至今还为“德国人最爱现金”而感到自豪。这必将影响德国绿色技术行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图集》也再次提醒德国,最大的竞争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比如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战略性布局对德国而言既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也存在竞争升级的压力。如何在这方面做到加深合作,互惠互利是中德两国都值得深究的问题。

从企业自身角度看,德国企业的绿色转型除了《图集》中强调的数字化挑战,还有成本因素、利益集团的影响、利益集团对市场构建的影响以及企业员工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

《图集》通过数据反复提到的发展趋势乐观的先导市场(“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存储及分配”)受德国“能源转向”政策的影响较大。根据当前能源转向政策实施的评估,这两个先导市场发展的现状与拟定目标偏差较大。而德国新上任政府对难民、教育、欧洲政策等议题的关注度远大于能源和气候议题,所能聚焦于后者的精力有限。从这个角度看,《图集》对“德国制造绿色技术行业”未来发展可能遭遇的困难估计不够充分。

    责任编辑:李旭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