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没动力、自我怀疑、天天焦虑,可以这样自我拯救
原创 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杂志
作者:贾方方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今天带您一起读的书是《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但囿于各种原因,真正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这时,心理自助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书作者朱莉·史密斯是一位拥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家。她发现,来访者中除了有一些确实需要长期、深入治疗外,大多数人只需要学习一些知识和方法就可以发生改变。
于是,她尝试在社交平台发表有关心理健康的科普视频,没想到大受欢迎,其中一条点击量高达3200万,而后便有了这本心理自助工具书。
书中的方法是心理治疗中经常使用且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有效的,作者将其带出诊疗室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引导读者自助解决人生8大困惑。接下来,我将运用书中所提供的工具拆解其中4大困惑,示范如何进行心理自助。
01
就是开心不起来,怎么办?
心情不好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尽快让自己开心起来。要么转移注意力,要么麻痹自己,这些做法见效很快,可一旦停下来,心情反而更加糟糕。
对此,作者指出,情绪不只是大脑的产物,而是和想法、行为、身体感觉相互作用的。所以,找不到出路时,我们要聚焦自己真正想要的感受:“状态最好的时候,我会怎么做?”据此调整想法、行为和身体感觉,进而影响情绪。
举例说明,辅导作业时刘丽忍不住打了孩子,心情很低落(情绪),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想法),迅速和孩子分开,躲进书房,想看书静一静(行为),却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身体感觉),心情更加低落(情绪),陷入不开心的恶性循环。
这时,刘丽可以试着画两个十字概念化图表,每个象限分别对应想法、情绪、行为、身体状况。第一个图表对应的是当下,第二个对应的则是心情好的时候—想法:整体做得不错,偶尔生气很正常;行为:主动创造更多温馨的亲子时光;身体状况:和孩子在一起精力充沛;情绪:开心、满足。
据此,刘丽可以这么调整:以和孩子愉快相处为目标,在想法上关注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在行为上停止背离目标的行为,尝试和孩子沟通,想法和行为带动身体变化,情绪也随之发生改变。
02
做事提不起精神,没有动力,怎么办?
明知自己需要做什么,但就是不想做。有人将其归因为驱动力不足,试图提升动力,结果事与愿违。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解释说,驱动力是行动的副产品,只有先行动,才能有充满驱动力的感觉。只有不依赖驱动力,才能获得驱动力。
比如陈晨总是忍不住指责丈夫,她知道这么做毫无益处,也知道应该多赞美,可就是做不到。一来觉得委屈,凭什么只有自己改。二来嘴比脑子快,控制不住。她其实可以从一些小的行动开始。
练习感恩,转移注意力。把“我不得不去做”转换成“我有机会去做”,比如我有机会通过赞美丈夫让婚姻更幸福,从而解决对自我改变的不满情绪。
练习正念,做出相反行为。情绪告诉你要做什么,而你有意采取与之相反的做法。陪孩子玩耍时,丈夫不小心撞到了孩子的头。陈晨见状忍不住要指责,觉察到这个冲动后,默念“停下来”,反其道而行,去安慰孩子:“爸爸不是故意的,摸摸。”
通过辩证行为疗法分析利弊。列出维持现状的利和弊:利:自由;弊:丈夫生气,冲突不断,可能会离婚……做出改变的利和弊:利:关系和睦,婚姻幸福;弊:难坚持。不停强化做出改变的利,刻意练习,最终养成赞美的新习惯。
03
低自尊人格,经常自我怀疑,怎么办?
对于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很多人建议他们多讲自我肯定的话。作者则表示,这么做只会让他们感觉更糟,因为他们不相信。正确的做法是先停止自我批评,然后学着自我接纳,最终用行动创造证据,真正建立自信。
在婚姻里,张萌过得很卑微。和丈夫吵架,她总是先道歉的那个;孩子成绩下降,她第一反应是自己没管好;丈夫说她邋遢,她觉得自己糟糕透了;丈夫夸她做饭好吃,她觉得是在安慰自己。
对张萌来讲,她首先要停止自我批评。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喜欢自我批评,作者建议把内心的批评者想象成一个人,与之对话,从而远离他。以张萌觉得自己育儿很失败为例。
想象一下批评者的样子、表情、语气、情绪是什么:表情严肃,语重心长,像个长者,对我很不满,觉得我不是个好妈妈。
面对他的感觉如何:压抑,委屈。
觉得他的意图可能是什么:希望我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孩子提升成绩。
有没有可能他想帮助你,但起了反作用:从结果来看是的,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妈妈,再辅导孩子时感觉力不从心。
你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吗:不愿意。
他能帮你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不能,我感觉生活更糟了。
通过与内在批评者对话,张萌更加清楚地知道自我批评对自己的伤害,一次,两次,三次……她与内在批评者的距离渐渐拉开。
接下来要试着描绘出自我接纳的画面。
与自我批评对应的是自我接纳,这也是自信者的共有品质。作者再一次强调行动对感受的影响,想要过能够让自己产生自我价值的生活,就必须确保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这个目标。以丈夫对张萌的评价为例。
想象一下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会是怎样的场景:我有时邋遢,有时也挺干净,有时做饭不好吃,有时还不赖,这就是我呀。
你会有哪些不同的做法:不管丈夫说或不说以及怎么说,我可能不会有太多情绪起伏,因为这些是真实存在的。
你会对什么说“是”:有些邋遢,这顿饭做得不错。
你会对什么说“不”:邋遢不代表整个人很糟糕,夸奖不是面子工程。
你会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觉察以偏概全的思维偏差,真诚接受别人的夸奖。
04
非常焦虑,整天忧心忡忡,怎么办?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充满不确定性,导致人们焦虑情绪无处不在。有人拼命逃避,有人努力预防,有人干脆躲在舒适区。作者认为,这些做法不仅无效,反而会让人更加焦虑。如何正确应对呢?以很多父母都面临的现实情况为例。
期末考试,孩子成绩一落千丈,宋敏火冒三丈:“你这辈子完了!”在宋敏看来,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就完了。其实不只是成绩下滑,回家晚了点儿、忘记写作业、上课迟到等任何一件小事都会让宋敏陷入孩子人生无望的焦虑。
宋敏首先要学习与想法保持距离。想法不是事实,我们必须区分事实与想法。使用正念觉察这个想法,让想法自然流动;把想法写出来,拉开距离观察;使用距离语言,不要说“成绩不好肯定考不上好大学”,而要说:“我有个想法,就是孩子成绩下滑肯定考不上好大学,而我注意到,这个想法会引发焦虑。”
如此,我们就可以把想法看作是一种可能的视角,从而站在一定高度考虑其他选择,比如“成绩不好也许考不上好大学,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然后要识别思维偏差。想法不是事实,而是带有偏见的猜测,这些猜测源于思维偏差。它可能是灾难化思维:成绩不好和这辈子完了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宋敏放大了前者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可能是个人化思维:成绩和人生的关系只是基于宋敏的个人体验,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还可能是过度概化:一次不好不代表次次不好。识别出想法背后的思维偏差,宋敏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只是对当下情况的一种解释,而非唯一解释。
最后核对事实。想法不是事实,它能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关键在于我们有多相信它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因此,弄清楚想法是真是假尤为重要。
首先把焦虑的想法写下来:我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这辈子就完了。然后在中间画一条竖线,左边列出所有能证明这个想法是事实的证据:某朋友没上大学,生活困顿。右边列出所有能证明这个想法并非事实的证据:某朋友没有读大学,生活无忧;邻居家孩子在艺校学画画,很开心;某朋友是博士,幸福指数很低……这时,宋敏就会发现,焦虑的想法并非像自己之前想的那样就是事实,是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了。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原标题《人生有困惑,翻翻这本心理自助工具书》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编辑、排版:王云峰
二审:李 津
三审:赵海旭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原标题:《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做事没动力、自我怀疑、天天焦虑,可以这样自我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