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与“硬核博物馆”联合创作
作为秦汉时代中国文明的北方强敌、持续对中原构成了巨大威胁的游牧民族,匈奴人的种族来源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有的人以现代的蒙古语、汉语广东话来论证匈奴和匈牙利的关系,认为在现在的广东话中“匈牙利”和“匈奴”的发音很像,而广东话又保留了一些中古汉语的特征,因此匈牙利人就是古代匈奴人的后裔。
那么,欧洲的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人的后裔吗?匈奴人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
▲匈奴武士形象
在现代的人类学成熟之前,很多学者都试图分析探讨过中国北方匈奴人的人种和族源。
王国维认为,根据《晋书》的记载,匈奴人的长相是高鼻、多须发,和“西胡”无异;黄文弼则根据著名的马踏匈奴的石雕上匈奴人“多须、面短、鼻平”的特征,认为匈奴人是蒙古人种;有人还根据蒙古诺因乌拉的匈奴墓葬中出土的织物上、一个匈奴贵族有蓝眼睛,就断定匈奴人属于突厥人种。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匈奴人属于古斯拉夫人。
▲茂陵的马踏匈奴石雕
▲诺因乌拉的匈奴墓中出土的匈奴贵族织物
在古代,图像学和模糊的文字记载不足以证实某个种族的真实人种。因此,要确定匈奴人的真实种族来源,一定需要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体质人类学的成果,比较精准地揭示了匈奴人的血统构成:匈奴人的主要成分是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
▲俄联邦境内泰雷津出土的匈奴女性遗骨
20世纪以来,人类学者对不同地区发现的匈奴墓葬进行了人骨鉴定。杜门对蒙古各地匈奴墓葬出土的38个头骨的研究结论是:从其平均值可以判定,匈奴帝国时期,综合的颅骨系列在人种上属于蒙古人种北部亚洲类型。
20世纪60年代,格赫曼对伊沃尔加匈奴墓地发现的部分头骨进行了研究,认为伊沃尔加的居民可分出在铜石并用时代的土著居民、与诺音乌拉墓地相似的匈奴人和中国古代北方居民三个群体,达维多娃也持同样的意见。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蒙古人种。
2000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蒙古国立历史博物馆和蒙古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发掘乌兰巴托西南的莫林·托勒盖匈奴墓,经韩国人类学家鉴定,墓主为30岁左右的匈奴壮年女性,身高约1∙5米,体貌与现在的蒙古人比较接近。
而在中国国内,对于匈奴族群成分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过。人类学家对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匈奴文化因素,也就是春秋时代属于北狄文化的杭锦旗桃红巴拉、凉城崞县窑子、包头西园等墓葬所出的头骨进行鉴定。
桃红巴拉居民具有偏阔的中鼻型、低眶型和颇大的上面部扁平度,显示出北亚蒙古人种的某些特性。
崞县窑子8个颅骨的主要特征属于北亚蒙古人种,具有偏短、偏阔的正颅型、中等偏狭的面型,偏低的中眶型和较狭的鼻型以及较大的上面部扁平度。这些人的面相,与遥远的外贝加尔地区匈奴人的遗骸相吻合,这说明在征服外贝加尔的匈奴军队中,此前早已有来自中国北方人群的基因融入。
中国境内部分汉代匈奴墓葬也由专家做了人种鉴定。陕西神木大保当墓地是东汉初期至中晚期归顺汉朝的南匈奴人墓葬。这里出土的匈奴人遗骨显示:南匈奴人整体上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明显接近。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乙区M1墓是东汉晚期墓葬,墓主的身份是“汉匈奴归义亲汉长”,毫无疑问这个墓主人是匈奴贵族,人类学家发现,他的头骨特征与北亚蒙古人种相似,但包含某些接近东亚类型的特征。
而且从墓葬的文化类型看,墓葬的形制和风俗也和汉代墓趋同。
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的匈奴人的颅骨和人类体质学样本,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匈奴人的先民主体是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在崛起的过程中他们南下征战,吸收了生活在华北地区的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的先进文化,最后大约在战国末年和秦汉之交,这些人形成了名为“匈奴”的文化群体。
▲塔吉克斯坦出土的制作于公元前2-1世纪的黄金马具,上面是一个匈奴骑手的形象
但从新疆还有中亚地区出土的匈奴时代墓葬中的人类遗骨样本则显示,地理位置靠西、以及西迁到中亚的匈奴部族,则呈现出亚欧混血的人种特色。
结合历史的记载来看,作为百蛮大国的匈奴人曾经向西入侵西域,征服了西域的城邦诸国;在郅支单于西逃到中亚的康居之后,单于也在当地迎娶了中亚的游牧民族女子充实后宫。因此西迁中的匈奴人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混血特征。
所以,从考古发掘和人类学证据来看,匈奴很明显属于蒙古人种,只是西迁中亚的匈奴人在人类学特征吸收了一部分欧罗巴人种的体貌特色,虽然某些匈奴贵族也许有混血人种的某些特征,但这也无法改变匈奴人的主体是蒙古人种的属性。
而且在汉朝和匈奴征战的年代,尚无现在意义上的民族概念,当时的族群与其说是有相同的血缘关系,倒不如说是有共同生活地域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
因此,在讨论一个民族的祖源时,光通过语言描述或者模棱两可的文物壁画来分析是欠科学的。
—(全文完)—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迎合博物馆」
联合共创
原标题:《匈奴人,到底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