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中国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新问题与新路径

许旭
2022-12-07 17:19
来源:澎湃新闻

在政策红利、技术创新、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呈现出四个发展新趋势:空间载体向虚实交互的数字空间拓展,服务模式向产业链级生态化服务升级,赋能工具向依托产业大脑“协同作战”演进,发展方式向注重品质的数字零碳融合转变。

然而,一些产业园区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还存在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尺、数据集成融合难、数字化平台生态构建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基于此,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认为,高质量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构建立体精准的园区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园区数据资源体系,打造集约联动的园区数字化平台体系。 

一、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呈现新趋势

从空间载体看,逐步从物理园区向虚实交互的数字空间拓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孪生使能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园区数字化建设日渐受到关注,通过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双向同步映射、虚实交互,改变了单个园区空间与资源承载的物理形态,形成了园区人机物事深度互联、虚实融合交互的新空间。此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产 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的兴起,更是构建了跨区域协作的虚拟创新环境,摆脱了物理空间限制,园区对产业链的聚合功能不断提升,产业链数字化协作范围大大拓宽。

从服务模式看,逐步从行政审批服务向产业链级生态化服务升级。早期,园区提供的服务以围绕企业入驻、开办、建设审批、生产运营到市场退出全过程的行政审批类服务为主。随着园区功能定位不断升级,其对聚合创新要素、拓展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服务内容上,除了持续优化面向企业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外,更加注重构建贴近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链主企业引培、产业链培育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综合专业服务体系,打造集政策咨询、技术支持、资本运作、精准招商、培训辅导和品牌运营等于一体的创新服务生态。

一方面,部分产业园区逐步探索了通过集合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力量,提供基于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资源开放-产品服务-共性方案”的全链条服务。比如,苏州工业园区以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为纽带,建设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创业支撑服务平台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另一方面,部分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通过集合政产学研用金力量提供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的全要素服务。

从赋能工具看,逐步从基于分散平台“单兵作战”向依托产业大脑“协同作战”演进。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和园区管理服务需求升级,园区数字化建设从OA(办公系统)、BA(楼宇设备自 控系统)、FA(弱电系统)等单一、分散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过渡到以“产业大脑”为中枢平台、全量数据融合交互的一体联动发展阶段,且更加注重基于数据分析的运行监测、应急指挥、安全态势感知、分析决策支持等综合性、集成性功能。比如,重庆市建成了市、园区两级联动的统一管理平台,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形成集运行监测、用地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增强了市级主管部门对园区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能力。

从发展方式看,逐步从粗放式大开发向注重品质的数字零碳融合转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日趋同质化的竞争和日益稀缺的资源要素对园区数字化管理、招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园区招引企业不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纷纷向数字化、绿色化要效益。一方面,一些园区以数字化牵引“亩均论英雄”改革。浙江、江西、安徽、四川、湖北、贵州等省份重点园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和绿色低碳的企业集聚,推动对低效用地再开发、低效企业的整治管控。比如,浙江省桐庐县建设“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企业用地、税收、增加值和排放权等数据,对其进行全面“体检”,以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一些园区积极探索打造数字零碳监测管理平台。2021年,生态环境部要求65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其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增加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功能,对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跟踪、评估。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解决方案”试点,推动园区、企业实施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带动能源资源效率系统提升。

二、当前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新问题

园区数字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尺,功能、水平参差不齐。与智慧城市等相对完善的国家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相比,园区数字 化转型还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建设标准,导致各类园区对转型的理解认识、功能定位和建设内容差异较大,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国家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部门从各自职责出发,对智慧化工园区、城市CIM平台建设等细分领域已制定标准和导则,但对园区数字化转型尚未进行总体布局,缺乏转型重点、基本要素、技术能力、参考架构等的统一规范和普适性规定。重庆、成都、广东等省市相关部门围绕园区类型、特点和需求,探索制定了地方导则和标准,但可复制性、推广性仍待检验。出于商业考虑,华为、 腾讯、平安等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但标准不一、水平参差,不利于园区数字化转型有序发展。

园区、企业间数据集成融合难,数据价值发挥有限。一方面,园区数据本地化沉淀归集难。目前,国家规定城市运营管理服务平 台覆盖国家、省、市三级,园区平台以对接上级平台为主,园区平台数据本地化沉淀、共享交换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园区各类平台数据联通不畅。多数园区已有的平台系统以满足局部、单项运营服务为主,物业、安防、招商等信息系统开发混乱,运营管理数据碎片化。调研发现,园区管理平台和入驻企业平台交互联通不畅较为普遍。企业出于利益权衡,提供数据意愿较低,数据归集开发力度有待强化。此外,园区多源异构数据集成难度大。很多园区已开始探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但囿于物联感知数据、视频数据、BIM数据、GIS数据、业务数据等类型多、标准不一,数据深度融合处理步履维艰。据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调研显示,有44%的受访者认为,CIM 建设与应用的 最大难点是业务数据难打通、多元异构数据难融合。

数字化平台生态构建能力不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一些园区管理服务平台资源整合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不高。一些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往往聚集在信息整合、企业名录、招商信息、政务服务等方面,忽略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协同共享、线上资源和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进而导致平台信息发布多、精准撮合少,政务服务多、产业生态服务少。另一方面,一些园区管理服务平台技术集成能力有限,平台建设、App开发、工具软件集成、系统运行维护等专业化能力不足,对园区运行管理智能化的支撑有限。多数园区现有管理服务云平台的扩展和升级跟不上园区数字化转型需求,平台与数字孪生等技术功能模块融合困难,多源数据融合、数据传输、模型构建等能力不强,导致对园区运行管理的决策分析、预测预判支撑不够。

三、对策建议

构建立体精准的园区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 研究制定协同化、精细化的支持政策。一是建立权责清晰、高质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完善园区数字化转型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管理职责,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研究制定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线图、阶段性政策,明确转型目标、技术架构、功能要素、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引导园区管理者理解转型内涵,转变管理思维和发展理念。三是依据不同类型园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和转型需求,分类制定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为各类园区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和参考。四是加强园区数字化转型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信息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和制定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据接入、平台运营、业务应用、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五是构建园区数字化转型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园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组织开展园区数字化转型试评估。

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园区数据资源体系。一是建设园区大数据平台,逐步汇聚接入政务服务、产业平台、感知监控、时空信息、建筑信息和外部合作等多源数据,形成园区数字底座。二是开展数据治理,建立健全数据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管理机制,提高数据质量,深化数据共享交换、集成融合水平。三是围绕综 合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等业务需求,按照先易后难、急用先行的原则,梳理应用场景,开发多维数据可视化分析模型,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管理服务效率、企业降本增效水平。

打造集约联动的园区数字化平台体系。一是建设“园区大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现有业务管理系统的整合优化、改造升级,拓展园区综合管理、政务服务、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精准招商和双碳监测等系统模块,丰富三维可视化、智能分析、模拟推演、预测预警等功能,实现对园区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实时监测、全线调度、科学决策。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 进基地、进集群,加强园区管委会与城投公司、平台企业协同联动,壮大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和金融等服务供给资源池,绘制园区企业、产业链数字画像,提升制造资源、创新资源和要素资源共享协作水平,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许旭来自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