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地图课堂”走进成都,带来一堂“川味”音乐课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8-04-14 13:46
来源:澎湃新闻

欣赏音乐会有哪些礼仪要注意?交响乐团有哪些乐器和声部?指挥到底有什么作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生前有什么奇闻轶事?莫扎特到底是怎么死的……

4月13日,上海交响乐团抵达成都博物馆,携手成都交响乐团,以一堂带点改良川味的“音乐地图课堂”,为成都市民带来了一堂古典音乐普及课。这也是继年初落地昆明后,“音乐地图课堂”再度来到兄弟城市做分享和推广。

75分钟玩转古典乐

当天,成都博物馆报告厅被近300名观众挤满。“音乐地图课堂”首度来成都,专门选了现场效果最佳的一堂课:《狂飙年代——古典主义时期》。

短短75分钟的时间里,主讲人韩斌用“脱口秀”的方式串起了音乐会礼仪,用戏剧表演的方式介绍古典主义“三巨头”的奇闻轶事,他还亲自演绎了“莫扎特之死”流传最广的版本,当变身莫扎特用四川话“接单”《安魂曲》的创作邀约时,台下观众也纷纷用四川话提醒他“要小心”。

说起交响乐团的乐器、声部、位置,很多人都摸不清头脑,“音乐地图课堂”为此专设了 “认声部”游戏环节,让观众抱着纸板做的乐器去找座,很快,他们就将不同乐器在乐队中的不同位置摸了个门清。

互动时,观众参与度最踊跃的环节是“客串指挥”。在成都交响乐团指挥林木森的指导下,深谙乐理的资深乐迷瞬间进入角色,卡准节奏有模有样,也有欠缺节奏感的古典小白,指挥棒每一次都卡在两个节拍之间,乐队也很配合他卖力表演“乱弹”。

台下观众不少人都是首度踏入古典音乐大门,最让他们惊讶的是,SHE最经典的一曲《不想长大》,源头竟然来自莫扎特。当台上乐手奏起此曲,有人还窃窃私语,乐团居然能把口水歌改成古典乐,听起来质感都不一样了,很快,就有懂行的资深乐迷纠正,《不想长大》改编自200多年前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

拷贝复制推广全国

把古典音乐理看似难懂的剧场礼仪、乐器乐理、音乐类型等知识点,用“脱口秀”的方式推广,消除人们对古典音乐的成见和隔阂,是上交将“音乐地图课堂”带来成都的原因。

成都交响乐团团长王大章是“音乐地图课堂”的粉丝之一,并积极促成双方合作。

近年来,成都交响乐团一直在做古典音乐的普及,进学校、下社区,脚步虽密,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偶然的机会下,他看了“音乐地图课堂”的录像,当即被这一有趣的音乐体验课吸引,向上交发出了邀请。

在王大章看来,“音乐地图课堂”最大的魅力在于深入浅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能把剧场礼仪、乐理、乐器、声部,乃至作曲家风格和生平介绍得面面俱到,还能借助戏剧表演、游戏互动等环节,让观众在笑闹中了解古典音乐的知识。

课堂上,在上交乐队首席李沛、大提琴首席黄北星、长笛首席胡喆的引领下,成都交响乐团的乐手们也渐渐适应了“演奏带入表演情绪”,习惯了他们既是乐手也是演员的身份转换。

王大章说,“让成都交响乐团演奏家参与‘音乐地图课堂’,就是希望能通过实践‘拷贝’这样的模式,未来能将这样生动的形式带到我们的音乐普及中。”

作为中国艺术拓展计划(AEP-China)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地图课堂”将继续在全国范围推行,下一站是古都西安。上交团长周平表示:“当下的交响乐人就应该主动‘出击’,跨出自身领域展开广泛沟通,把我们的音乐带给不同世界的人。”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