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赠阅名单) | 纯粹新书

2022-11-16 15:43
北京

原创 于青 阎晓宏 纯粹Pura 收录于合集 #季羡林 3个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敬请您仔细读完本期推送,文末有赠阅福利哦;同时,请留意本周获得赠阅的幸运读者名单

季羡林(1911.8.6-2009.7.11)

书写一位智者的精神力量

文/阎晓宏

初秋的清晨,一缕阳光从窗外洒入室内。我端坐在书桌前,捧读老同事于青赠我的散文随笔新作《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思绪回到20年前。

1992年,原新闻出版署启动国家图书奖的评奖工作。当时的评委会大家云集,季羡林、王朝闻、任继愈、叶至善、邢贲思、路甬祥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都是评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分评会主任。季羡林先生是总评委会副主任,又是文学分评委会的主任,当时的评委中有袁行霈、张炯、陈建功先生等人,陈建功是其中最年轻的评委。

我和于青都在评委会办公室,于青是联系文学分评委会的具体负责人。国家图书奖文学分评委会的图书评选,对她而言,原本只是一项日常工作,但是由于多种机缘,她和季老结下不解之缘,拥有了永远的思念,于是也就有了这本书。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作者:于青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2-04

书中的每一张照片,我甚至能说出它的年代和拍摄的地点。我仿佛看到,评奖期间的每天清晨,在北京郊区的宾馆,于青伴陪着季老漫步、闲谈的情景。读着书中讲述的故事,仿佛听到季老与于青亲切交谈的话语声。这不是于青的第一部作品,她曾经倾心于女性作家的研究和评价,写过不少评论女性作家的文章,出版过《张爱玲传》,也颇有些名气。读这本《独坐听风》,发现她一改其写作风格,在真实客观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浓浓情感。

如果说,作者因国家图书奖的评选工作而结缘季老,在后来长达近20年的日子里,他们之间则更多的是长辈与晚辈、大贤与后学之间亲人般的交流。写季老的书并不少,文章就更多了。但是,作者写季老,不仅有浓浓的情意,也有独到的优势。作者与季老交谈的内容更广泛,从天下大事到生活琐事,几乎无所不谈。因此,读此书与读季老的其他传记和文章相比较,就有了一个比较深切的感受。此书不是着眼于阐述或分析季老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而是通过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折射出季老这位智者的精神世界。比如,作者写道:“在与季先生相处近20年里,我深深了解到季先生其实是寂寞的,孤独的,尽管在生命最后几年,他门庭若市,声名鹊起,但也难掩季先生经常沉默不语的寂寞……”我想,于青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和发现,前提是她对季老有真切的了解和真挚的情感。

季羡林书房一角

作者在书中写道,季老曾经郑重提出要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等称号。季老生前也曾和我谈及此事,他说:“说我是国宝,我不是,大熊猫才是呢。”这可以看出季老的谦虚。大家对他提出的“人和自然要和谐,人和人要和谐,人的内心要和谐”的观点赞誉有加,季老很诚恳地说:“人和自然要和谐,人和人要和谐,以前古人都谈过。……人自己的内心要和谐,这一点是我提出的。”

此书重点写季老的精神世界,作者引用了季老一篇文章的题目《绝不说假话,真话不全说》,这两句话抓住了季老精神世界中的本质特征。我也曾聆听他说过这两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文字结构与文章的题目稍有变化,然而意思完全一样,还更加上口。

牛棚杂忆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通过于青的书写,我们发现,季老性格中既有谦虚和忍让的一面,内心中也有十分倔强的一面。谦虚和忍让,表现他对家人、朋友和社会全身心的真诚付出,没有什么索取之心。倔强表现在他在原则问题上有自己鲜明的立场,从不人云亦云,更不随波逐流。

作者写作时虽始终怀着浓浓的情感,但也坚持秉笔直书,不回避矛盾。作者努力还原历史,对季老的真实态度与情感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下了功夫的,兼顾感性抒发和理性思考,令人信服。相信读完此书,读者可以发现,季老人生历程中比较纠结和不愿意多提及的事情,通过书中真实的叙述与客观合理的分析,丝毫不会减损他“光而不耀”的高尚品格,反而更加彰显出他巨大的人格魅力。

(作者:阎晓宏,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

于青和季羡林(右)

深度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文/于青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找到了自己的学业道路,就使他的留学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从1936年春季开学的那一个学期,季羡林选了梵文作为他的主课。4月2日,他到高斯韦伯楼东方研究所去上第一课。

这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德国建筑。它是历史的见证,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如当年大数学家高斯和大物理学家韦伯试验他们发明的电报,就是在这座房子里,因而这也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科学楼。这座楼的楼下是埃及学研究所,巴比伦、亚述、阿拉伯文研究所都在此。楼上是斯拉夫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梵文研究所。季羡林的梵文课就在此上。

这也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第一次上课,是季羡林第一次与他见面。教授看起来非常年轻,但他却是研究新疆出土的梵文佛典残卷的专家,在世界梵文学界很有名气。这堂课只有季羡林一位学生,而且还是外国学生,可见梵文的难学。虽然只有一个学生,教授仍然认真严肃地讲课,一直讲到下午4点才下课。值得庆幸的是,梵文所里的书和资料很多,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应有尽有。最珍贵的是奥尔登堡的那一套上百册的德国和世界各国梵文学者寄给这里的论文集,分门别类,语言各异,这给初学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图书馆的一面墙上,有大大小小的镜框,上面都是德国梵文学家的照片,有三四十人之多。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梵学之盛,也是德国学界的骄傲。

季羡林

在这样一个梵学气氛很浓的研究所上课,季羡林的收获自然是可想而知了。从此他天天到这个研究所来,生活变得很有规律。学业上的苦恼解决了以后,跟随而来的却是每一个海外游子都要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怀念母亲。

母亲,对一个远涉重洋的留学生来说,她是双层含义。一个是肉身的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个母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心念,就是想家。对季羡林来说,对母亲的怀念就更强烈了。他比一般人都要早离开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已经深入到季羡林的血液里,一个没有母亲的世界,对于季羡林来说,诸事不欢,这是季羡林的永久的思念。在异国他乡,当留学生活稍微安顿下来以后,母亲的影子就时不时来到季羡林的梦乡。这时的母亲,已然与祖国母亲的身影重叠于一起。他把他的思念,如实地记在日记里。

1935年11月16日,季羡林在日记中写道: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想到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8日:

我现在还真的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12月6日:

近几天来,心情安定多了。以前我真觉得两年太长;同时,在这里无论衣食住行哪一方面都感到不舒服,所以这两年简直似乎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下来了。

留德十年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1

这一时期的日记,季羡林几乎都是记的思念祖国、思念母亲之情。写一写,他感觉在感情上能释放一些,否则,他真的会做出什么事情来。从本质上来说,季羡林仍旧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内向的性格,和敏感多思的禀性,使他越来越喜欢上了用笔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哥廷根,季羡林总是把自己埋在一堆古文字堆里,在这里他得到了精神的享受和陶冶。在学术之外,他没有喜好的东西。他虽然原定只能学习两年,但仍旧做好了参加博士考试的准备。根据规定,考博士必须要读三个系,一个主系,两个副系。季羡林选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等所谓的印度学,这是没有什么可犹豫的。问题是两个副系,到底是选什么系,倒是颇费斟酌。因为这里面有个结。就是还在国内的“留学热”刚兴盛时,季羡林就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因为鲁迅先生就曾经批评过一种留学生,他们在国外用老子和庄子谋得了博士头衔令洋人大吃一惊;然而回国后讲的却是康德、黑格尔。季羡林对这种留学生自然是非常鄙薄,下决心不步他们后尘。经过再三考虑,最后选定了学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还加学了一门南斯拉夫文。

斯拉夫语研究所也在高斯韦伯楼里。这样季羡林就可以一整天待在大楼里,学完了主系学副系。到第三学期的时候,原本只有季羡林一个人学习的梵文课上又增加了两名学生,一个是历史系的学生,一个是乡村的牧师。但那位历史系的学生却始终没有征服梵文,没有跳过这座龙门。而季羡林在开始的时候学起来也很吃力,因为这毕竟是世界上已知的语言中语法最复杂的古代语言,其形态变化丰富,同汉语截然相反。这门学问是要做冷板凳的,没有坚韧的毅力,很难拿下这个枯燥的学问。而季羡林的性情,恰好适合坐这个冷板凳,除了治学,除了在学问的海洋里探索,他别无旁骛。

1937年很快就到了。留德学生的交换期也满了,是应该回国的时候了。就在此时,中国进入了历史性的灾难时期,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军的铁蹄步步侵入中国内地。“七七”事变以后,季羡林的老家山东也被日军侵占,回家的路,被切断了。

清华园日记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就在这时,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的所长哈隆教授听说了季羡林交换期满的消息,便主动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正愁没有退路的季羡林,得到此邀请,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交换期一满,季羡林就立即受命为汉文讲师,成为汉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

哈隆教授年纪比季羡林要年长20岁,他为人亲切和蔼,没有一点教授的严厉的架子。到汉学研究所后,季羡林仍然是梵文研究所的博士生,仍然天天到高斯韦伯楼去学习。那里仍旧是他的据点。但到了讲授汉文课时,他就要到汉文研究所去,这样便有了同哈隆教授及其夫人接触的机会。他与哈隆教授谈话很投机,几乎成了忘年交。哈隆教授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有很深厚的汉学基础。他对中国古代文献,如《老子》《庄子》之类,都有很深的造诣,而甲骨文尤其是他的拿手好戏,讲起来头头是道,还有一些精辟的见解。他还钻研古代西域史地,其名作《月氏考》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正是因为哈隆教授在国际上的名声,他同许多国家的权威汉学家都有来往。又由于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藏书的丰富,所以招徕了不少外国汉学家来此看书。季羡林在这座汉学研究所里,就见过许多著名的汉学家,如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德国汉学家奥托·冯·梅兴·黑尔芬等,后者对中国明朝的制漆业很有研究。后来,哈隆教授离开德国到英国剑桥大学去任汉学教授。临行前,季羡林在一家餐馆里为哈隆教授送行,哈隆教授以极其低沉的声调告诉季羡林,说他在哥廷根这么多年,真正的朋友只有季羡林他们两位留学生而已。说此话时,泪水就在教授的眼里闪动着,季羡林完全能够体会教授去国离家的心情。

周围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的变动,希特勒的侵略本性也越来越猖狂了。如果你多关心一下时局,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得上精神病。因为到处都有希特勒自己编造的不能自圆其说的谎言。正如季羡林在这一时期的日记里所写的:“住下去,恐怕不久就会进疯人院了。”但就是这样,季羡林仍旧坚持着自己的学业。他的三个选系的学习都很顺利。从第五学期开始,他就进入了真正的讨论班了。这时要读中国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这是教授的拿手好戏,他的老师及他自己都是这方面的权威。第六学期开始,教授便与季羡林商量博士论文的题目,最后定为研究《大事》偈陀部分的动词变化。从此季羡林的所有注意力便都集中在那三大厚本的《大事》。

病榻杂记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教授被征从军。于是,已经退休的西克教授,以垂暮之年,出来代替他上课。西克教授更是一个尽责的教授,第一天上课他就对季羡林郑重宣布:他要把自己毕生最专长的学问,统统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季羡林,一个是《梨俱吠陀》,一个是印度古典语法《大疏》,一个是《十王子传》,最后是吐火罗文,他是读通了吐火罗文的世界级大师。于是,季羡林又师从了一位诲人不倦的教授。

现在的问题是做博士论文。教授看学生的能力是否能获得博士头衔,也主要是通过论文。德国大学对论文的要求十分严格,题目虽然都不大,但必须有新东西,才能通过。季羡林的论文题目是早已定下来了:《〈大事〉偈颂中的限定动词的变位》。到了1940年,论文已经基本写好了。瓦尔德施米特从军期间,是西克教授指导。

帮助季羡林打字的是迈耶家的大女儿伊姆加德,这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德国姑娘。因为季羡林不会打字,又没有打字机,就只得求助于这位德国姑娘。论文打完后,季羡林便把论文交给了文学院长戴希格雷贝尔教授。按德国的规矩,院长安排口试的日期,而院长则是由最年轻的正教授来担任。

就在紧张的留学生活中,也就是这位美丽的伊姆加德姑娘,给季羡林枯燥的学术研究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她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在情感的冷冬里寂寞的季羡林,就如春天悄悄地来到他的心田。

读书与做人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季羡林因为需要伊姆加德为他打论文,便与这位德国姑娘有了亲密的接触。季羡林当时也不过三十上下,文质彬彬,身材颀长,两个人正是年轻的好时光,因为一起工作而产生感情是再正常不过的。季羡林和伊姆加德还常常一起去林中散步,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商店里买东西。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的恋情,周围的一般人也能看出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情,倒是故事中的男主角季羡林总是忧郁不安。虽然每次见面,两人彼此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伊姆加德美丽的姿容,嫣然的笑容,使还没有体会到爱情含义的季羡林怦然心动,季羡林初次尝到了爱情的滋味。但是,每当季羡林回到寓所,内心便十分痛苦。季羡林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年轻学人,他对自己的旧式婚姻都能逆来顺受,又怎么能够突破心理障碍去迎接新的感情。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如何想象将来所要面对的亲人与故友。季羡林的内心既兴奋又痛苦,既幸福又挣扎。本来就是为了逃避情感的不自由,却又遇到了感情的重新选择。季羡林在每一个与伊姆加德约会结束后的晚上,都是辗转一夜,不能释怀。但是,季羡林仍旧是季羡林,18岁的奉旨成婚都能遵守,他求学于西方的初衷也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经过慎重考虑,季羡林还是决定把这扇已经打开的爱情之门关起来。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理智地处理了他与伊姆加德的感情。虽然他对自己的那个家并不留恋。回去,就等于自己重新跳进了情感的牢笼,但这个牢笼他不得不入。当然,这种选择令人伤怀,不仅是对理性超强的季羡林是一个终生难忘的遗憾,对美丽的德国小姐伊姆加德来说,也同样是感情的悲剧。据说伊姆加德小姐终生未嫁,很难说不是因为这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使然。

季羡林和伊姆加德

这场悲剧在季羡林的《留德十年》里有过真实的记录: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心里是什么滋味,完全可以想象。1945年9月24日,我在日记里写道:吃过晚饭,7点半到Meyer家去。同Irmgard打字。她劝我不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的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同年10月2日,我在离开哥廷根的前四天,我在日记里写道:回到家来,吃过午饭,校阅稿子。3点到Meyer家,把稿子打完。Irmgard只是依依不舍,令我不知怎样好。

日记是当时的真实记录,不是我今天的回想;是代表我当时的感情,不是今天的感情。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感情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的。到了瑞士,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讯。说我不想她,那不是真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从季羡林的这段回忆来看,当年的情感不可谓不深,在垂垂老矣之际仍能怀念着年轻时的恋人,此情此意只有苍天可鉴。

后来,有好事者在读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以后,被这段爱情故事所感动,曾经专门到哥廷根遍寻伊姆加德小姐的下落,最后终于找到了她。当然,此时的伊姆加德小姐,已如季羡林的回忆那样,垂垂老矣,虽然满头银发,然而风韵犹存。令人惋惜和伤感的是,伊姆加德小姐,终生未嫁,独身至今,而一台老式的打字机依然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季羡林自传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9

季羡林在这段珍贵的情感面前采取的是掩埋自己的情感,独自背负着情感的十字架,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独行者一样,独步走着人生的道路。他专心研学,不问家事,像一个没有情感触角的老夫子一样,这也愈发从另一个极端看出这段感情对季羡林的伤痛是巨大的。

这是季羡林在德国的冬天里的春天,也是他的情感世界中的一朵浪漫的云霞,只是可惜过于短暂。

这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情感,愈发激发了季羡林在学问上的孜孜以求。季羡林拿到博士论文题目后,用了3年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看了总计有100多种书刊。然后再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1940年12月23日,是季羡林博士论文的口试时间。这一天,他的日记详细地记录了他口试的情况:

早晨5点就醒来。心里只是想到口试,再也睡不着。7点起来,吃过早点,又胡乱看了一阵书,心里极慌。

9点半到大学办公处去。走在路上,像待决的囚徒。10点多开始口试。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先问,只有戴希格雷贝尔教授坐在旁边。布劳恩教授随后才去。主科进行得异常顺利。但当布劳恩教授开始问的时候,他让我预备的全没问到。我心里大慌,他的问题极简单,简直都是常识。但我还不能思维,颇呈慌张之相。

12点下来,心里极难过。此时,及格不及格倒不成问题了。

第二天的日记,是这样记的:

心绪极乱。自己的论文不但Prof. Sieg、Prof. Waldschmidt认为极好,就连Prof. Krause也认为难得,满以为可以做一个极好的考试;但昨天俄文口试实在不佳。我所知道的他全不问,问的全非我所预备的。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极难过。

季羡林画传

作者: 于青 著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01

但到了晚上,则又是另一番情绪了:

7点前到Prof. Waldschmidt家去,他请我过节(指圣诞节)。飘着雪花,但不冷。走在路上,心里只是想到昨天考试的结果,我一定要问他一问。一进门,他就向我恭喜,说我的论文是Sehrgut(优),印度学Sehrgut,斯拉夫语言也是Sehrgut。这实在出我意料,心里对Prof. Braun发生了无穷的感激。

他的儿子先拉提琴,随后吃饭。吃完把圣诞树上的蜡烛都点上,喝酒,吃点心,胡乱谈一气。10点半回家,心里仍然想到考试的事情。

后来,到了1941年2月19日,勒德尔教授病愈出院,补英文口试,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也参加了,季羡林又得了一个Sehrgut(优)。这样,连论文加口试,总共得了4个Sehrgut,4个优秀。季羡林圆了自己的梦: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并以此可以告慰日思夜想的祖国了,也可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了。

季羡林的博士论文,在当时的哥廷根大学颇引起了一点轰动。轰动主要来自克劳泽教授。他是一位蜚声世界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自幼双目失明,但有惊人的记忆力,全凭听力,几乎像照相机那样准确无误。他还能掌握几十种古今的语言,北欧的几种语言,他都能说。上课前,只需别人给他念一遍讲稿,他就能几乎是一字不差地讲上两个小时。他对季羡林的博士论文中关于语尾——matha的一段附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据说在古希腊文中有类似的语尾,而这种偶合对研究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有突破性的意义。

1941年1月14日的日记里,季羡林是这样记的:

哈特曼去了。他先祝贺我的考试,又说:Prof. Krause对我的论文赞不绝口,关于动词语尾——matha简直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他立刻抄了出来,说不定从这里还可以得到有趣的发明。这些话伯恩克小姐已经告诉过我。我虽然也觉得自己的论文并不坏,但并不以为有什么不得了。这样一来,自己也有点飘飘然起来了。

季羡林

可以说,这是季羡林在留德10年中最辉煌的一段日子,也是他最重要的收获。而现在,多年的夙愿和梦想终于实现了,自然而然的,季羡林便想到了自己的家园。是的,“山川信美非吾土,漂泊天涯胡不归”。而比较巧合的是,1942年德国政府又承认了南京汉奸汪伪政府,国民党政府的公使馆被迫撤离,撤到了瑞士。这使回国有了一线希望。季羡林经过仔细考虑,决定离开德国,先到瑞士去,再从那里想办法回国。

决心已下,季羡林便开始向周围的师友告别。大家自然都是依依不舍。尤其是季羡林的女房东。季羡林已经是她身边唯一的一个亲人,她几乎是拿季羡林当儿子来看待的。她丈夫去世的那一个深夜,也的确是季羡林像儿子一样跑到大街上去叩门找医生,回家后又伴她守护的。季羡林一向她提出要回国,五间大房子里就剩了她一个人,的确是够凄凉的。所以,一听到季羡林要走的消息,她简直是放声痛哭起来,季羡林也不由得热泪盈眶,毕竟,他们已经相处7年了。

留德10年,季羡林获得了学术上的巨大成功,也保留了内心深处的一块绿荫。心中有爱天地宽,学海无边苦作舟。季羡林去国10年,也到了归去的日子。

季羡林自选集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于青,山东青岛人,198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硕士。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编审。著有学术论著《苦难的升华——女性文学论集》《季羡林传》《张爱玲传》,小说《张爱玲未完》《上海绝唱》,以及散文集《没有时间的快乐》等。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文学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学术著作《印度古代文学史》于1997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翻译作品有《罗摩衍那》系列等,于2006年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季羡林文集》共24卷,并于1998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原题为《书写一位智者的精神力量》,转载自:光明日报;延伸阅读部分节选自《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于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2年4月)

纯粹赠阅

本周获赠名单

根据纯粹赠阅活动规则,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本周纯粹君选出了以下2位读者,每人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精品图书一册。

请以上截图中的这位小伙伴:爱旅游,长离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您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并提出希望获赠书名(纯粹Pura出版书目),若所提示书目超出赠阅范围,我们将进一步沟通择优赠阅。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视为弃权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赠阅规则

1. 关注微信公众号:纯粹Pura

2. 关注后,选择近期任意一篇推送文章,点击右下角给我们留言,可以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对作者思想的感悟,也可以说说您与纯粹的故事、您读过的纯粹书籍,我们欢迎各位读者能与我们互动交流、思想碰撞。

3. 留言后,请将留言的这条微信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转发同时需要配有20字以上的推荐或感想文字。

4. 然后将朋友圈转发截图,发送至纯粹Pura微信公众号后台。(转发“纯粹新书”栏目将有更多机会获得幸运噢)

5. 每周,我们将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抽取1-5位幸运读者,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精品图书一册。获奖读者会在下一周的周二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公布。

请获奖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你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将视为弃权。

此次活动时间截止2022年12月31日。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这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美] 孙康宜 著

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通过对陈子龙与柳如是诗词情缘的关系和明清诗词中诗与面具的互利关系独到的诗词研究,在国内外古典诗词研究中独一无二,令人信服。孙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所做研究,属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将个人心得与史学价值融会贯通,使读者深受教益。

#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德]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 片刻与永恒:九十九个幸福时刻

[英] 乔治·麦尔森 著 庄安棋 译

英国作家乔治·麦尔森爬梳了古往今来不同身份的人的档案文件,不只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一般人忽视的文献资料:私人信函、日记、旅行日志、诗文。他得到的并不是重大的启发,也并不想借此筹划伟大的作品,而是从这些文本中摘取充满快乐和活力的片刻,与读者分享这些毫不矫饰的小小欢喜。横跨各文化、纵观数千年收集的九十九个幸福片刻,铸就出永恒的生命精华。

#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 乡村诗人札记

李浩 著

70后先锋派代表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中篇小说精选集。他师承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具有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整部作品人情世故奇特,人物命运曲折,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质询,竭力发掘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这些作品涵盖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小说类型,大多带有鲜明的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作者选择“意象”作为切入点和必要构成因素,具有“现实”“虚幻”相互交织的独特审美力量。

# 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李浩 著

本书是作家李浩短篇小说精选集,继续了李浩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性,体现出李浩别样的才华和维度;题材别致,语言自由,想象力丰沛,天马行空、意绪斑斓。塑造出一个个高于现实、具有魔幻感的世界。既是幻想之书,更是现实之书。李浩小说着力描写意象,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力量,使小说的内容主题拥有了诗歌的“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拥有了超越性的、多重的深层内涵。

纯粹好书

齐泽克·面具与真相福克纳·野棕榈丨顾彬·房间里的男人丨埃德蒙·雅贝斯 问题之书 相似之书 门槛·沙丨西蒙娜·韦伊 比克瑙集中营的黎明丨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丨 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丨汉声·松阳传家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丨张炜·铁与绸高翔 旅克·理查德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丁雨·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胡弦·风的嘴唇丨王树村·戏出年画吉狄马加·火焰上的辩词丨李季·顺天游张钧·张爱玲十五讲江子·回乡记 丨黄梵·意象的帝国丨黑陶·“” | 张清华·海德堡笔记丨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丨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丨丨樊国宾·冯秋子·未曾消失的苇岸 丨“”系列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丨萧耳· 丨于赓哲·唐开国丨朱夏妮·新来的人丨丨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丨聂晓华·生别离丨丨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原标题:《季羡林: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赠阅名单) | 纯粹新书》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