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女大厨》等4部作品获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8-04-13 17:00
来源:澎湃新闻

4月13日,“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暨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迄今已举办十六届,共有26个国家的94部作品获奖。该评选是第一个由中国出版界为外国当代作家评奖、颁奖和出书的活动,而且开创了中国学界和出版界联袂评选、出版外国当代小说的先河。从2014年起,韬奋基金会开始参与到这个项目,在“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的这个奖项的基础上设立“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从每年的这些最佳小说中选出一部,予以一万美金的奖励。

今年“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获奖作品共有四部,分别为德国作家博多·基尔希霍夫的《遇见》,法国作家玛丽·恩迪亚耶的《女大厨》,阿根廷作家爱德华多·萨切里的《电厂之夜》,意大利作家达契亚·玛拉依妮的《小女孩与幻梦者》。这四部作品风格迥异,有的代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境遇,有的涉及给欧洲带来巨大冲击的难民危机,有的写卑微小人物对不公与欺凌所做的人性的抗争,有的关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与保护。

颁奖典礼上多位学者或译者介绍了获奖的几本书籍。

《遇见》:对欧洲难民潮的精准揭示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李永平介绍了小说《遇见》:“小说讲述的是两个因事业受挫而隐居乡间的男女主人公,在偶然坠入爱河之后,开车去西西里岛旅途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与一个难民小女孩的相遇。这并非仅仅是一个浪漫而迷人的爱情故事,小说在描写主人公生活的黯淡、困惑、彷徨和迷惘的同时,又巧妙地将个人的生存困境与欧洲难民的政治性和生存问题交织在一起,将故事嵌入了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在两个层面上,探讨了爱与善的意义问题。《遇见》篇幅不大,但结构紧凑,语言简洁,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丰富意涵而令人倾倒。”

《遇见》书封

《遇见》的译者王钟欣在致评委会的信中写:“作品的主线是一个爱情故事。某个寻常的冬夜,女主人公帕尔姆意外敲响了男主人公莱特的房门,在短暂的交谈之后,这对初识的男女踏上了一段充满悬念的旅程,从最初因相似而吸引,到逐渐发现彼此需求的错位,再到因难民女孩而引起的意见分歧,直至最后各自踏上不同的归路。作者在爱情主线外增添了时代的元素,将欧洲的精致和温情与难民的苦难与悲戚交错在一起,展现了难民潮这一欧洲各国2015年以来无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王钟欣介绍,她在译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在德国,对欧洲经历的难民危机有切身体会。从默克尔总理最初的“欢迎”,到右翼极端的言论,德国人面对难民潮的矛盾心理以及心态变化可窥一斑。“作者将欧洲人面对难民时既同情又疑惧的矛盾心态多角度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隐射出欧洲人与难民间休戚相关的密切关系。”

《遇见》也从四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17“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副所长吴晓都现场宣读了该作品的获奖词:“《遇见》是这样一部小说:它的主人公犹如某个大陆,正明日黄花般无可奈何地颓败;而百无聊赖中,他们兀自遇见了来自另一个大陆的凄惶难民。面对后者,他们又当如何?这既是两个大陆的问题,也是这个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作品以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般的洞察力和艺术感染力将这个难以回避的世界性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女大厨》书封

《女大厨》:译者为翻译吃胖一圈儿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法语文学评委会委员余中先、《女大厨》的译者介绍:“玛丽·恩迪耶在小说《女大厨》中讲述了一个女人成长奋斗的故事,她凭借着一种对美味的天分,通过艰辛的努力,全身心的投入,终于达到了烹调技艺的高峰。小说写作汲取经典叙事方式的种种经验,由叙事人的口,通过节奏分明的长句,把主人公的心思缓缓道来,让读者从容地发掘一个充满魅力的故事,一种包含了美的语言。”

韬奋基金会的理事长聂震宁谈道:“《女大厨》不仅讲美食,还讲制造美食这个人的人世沧桑和心灵经历。《女大厨》正是写一位女大厨厨艺如何精进,如何开展自己的生活,同时生活当中又有多少自己的不如意,对厨艺如何执着。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余中先先生亲自担任译者,我发现他最近吃胖了一圈,因为他吃了不少美食,在厦门中华城,在北京新世界、中粮广场,他都吃过,而且他还一集不落的看完了《深夜食堂》,要感受厨艺和给食客带来的生活的体验,使得他的翻译是非常贴切,非常的有意味。”

《电厂之夜》:失败者的复仇之路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意大利文学评选委员会委员介绍:“《小女孩与幻梦者》的作者达契亚·玛拉依妮首次在其作品中化身为男性,以男性身份剖析一起离奇的失踪案。作品结构独特,文笔冷峻,既揭露残酷的现实,又传递出坚强与希望。作者将心理学与文学,故事与现实融为一体,与读者展开对话,启发人们对时代和人生展开思索。

《小女孩与幻梦者》书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西葡拉美文学评选委员会主任徐绍军介绍了《电厂之夜》,他说:“《电厂之夜》里讲述的是21世纪初发生在潘帕斯大草原上的一个真实而又悲壮的故事。那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那是一群失败者,万般无奈走上复仇之路,作者擅长于细微处见大义。因此,他的作品含义具有世界性。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阿根廷驻华使馆的胡安·科尔特列蒂说:“《电厂之夜》这部小说是一部具有极强的娱乐性、视觉感,同时又具有很深刻人文关怀的作品。在整个拉美文学中,很幸运的是,阿根廷文学是被译成中文最多的文学,这要归功于阿根廷丰富多样的文学,比如博尔赫斯的作品。”

《电厂之夜》书封

聂震宁谈道:“《电厂之夜》的某些经历跟中国转型期的一些工厂、企业发生的各种各样遭遇很相似,他那里说的是经济危机,我们这里不叫经济危机,我们叫转型期,经济危机造成厂的崩溃,有限的一点钱被骗了。两个骗子一个是银行经理,一个是商人,两人骗了之后,小镇上的人决定要自救,采取暴力的办法。《电厂之夜》给我的一种很真切的生活,这都是新兴国家面临的很多问题。”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