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防控不是躺平!专家详解二十条优化措施

2022-11-15 14:26
北京

●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生命时报》第1657期头版

本报记者 任琳贤

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会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在1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相关问题作出回答。会上指出,二十条优化措施是为了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这些调整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到实处,该取消的也坚决取消。这二十条措施调整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将带来哪些新变化?《生命时报》将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

国内管控的优化集中在哪些方面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对重点调整措施及其科学依据进行了详细解读。第一,密接者管理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今年6月28日发布第九版防控方案后,7、8月的评估发现,密接者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是81.4%,4天达到90.1%,5天达到94.5%,7天达到99.7%,且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因此调整为“5+3”。这个过程虽然只少了2天集中隔离,但这2天可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

第二,密接的密接(次密接)不判定了。评估发现,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也就是10万人里有3个人。根据这个情况,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节约很多服务保障资源。

第三,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经过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践及评估,发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有风险,但是不大。同时,中风险区划了以后,管控人员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第四,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理从“7天集中隔离”调成“7天居家隔离”。经评估,外溢风险大概为4.9/10万,且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把集中隔离改为居家隔离,是考虑到社区以后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第五,闭环管理作业的高风险人员,从“7天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改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经实践和评估发现,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如果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措施,阳性感染率很低,只有1.6/10万,因此可调整成5天居家监测。

入境管控做了哪些调整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在外防输入、便利国际往来的情况下,对入境管控措施做了如下调整:

一是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即以入境航班落地后旅客核酸检测结果为依据,阳性旅客人数超过限定数量,航班会被暂停运行),并将登机前48小时以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是随着境外疫情广泛传播,人群感染率普遍较高。这导致入境首次核酸检测Ct值(通常表示人体内病毒的数量)大于等于35的人员中的既往感染比例很高。所以对核酸检测Ct值在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只需居家隔离并“三天两检”,而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调整为核酸检测Ct值小于35。

三是参照北京冬奥会和成都世乒赛疫情防控经验,对入境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设立免隔离闭环管理区,也就是“闭环泡泡”。对于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内的中方和外方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及核酸检测等防护要求。

四是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同时为防范在集中隔离点的交叉感染风险,调整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期限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如何做

《通知》要求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做好药物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预防为主”是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方针的要求,因此要把疫情防控中预防感染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强调加强能力建设和医疗资源储备,是基于我国老龄人口多,脆弱人群基数较大,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医疗服务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等实际国情。目前我国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为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床位才不到4张,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另外,在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建设方面,也作出了一系列规划和要求。

为何突出老人加强免疫接种

二十条措施中提出,要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常继乐表示,新冠疫苗有些效果没有天花、脊灰、麻疹疫苗明显,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其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效果明显。截至2022年11月11日,我国共接种新冠疫苗34.4亿剂,覆盖人群是13.4亿,占全国总人数的92.5%;完成全程接种的有12.7亿人,占全国的90.26%;完成加强针的有8.9亿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共2.39亿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90.65%,完成全程接种的占60岁以上人口的86.38%。但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为65.7%,加强针接种人数占8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40%。根据香港今年上半年奥密克戎疫情的统计数据,疫情死亡人员里96%是60岁以上的老人,71%是80岁以上的老人。

“所以,提高老年人全程接种和加强针,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老年人不要相信网上传言或错误信息,建议还是要打疫苗,及时主动接种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方案,指导各地继续采取多样化便民服务措施。”常继乐说。

为何对部分场所做特别要求

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部分重点机构人员密集,特别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抵抗力较弱,一旦有感染者传入极易造成聚集性疫情,疫情处置难度大。《通知》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如何纠正“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既不能随意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也不能随意扩大人员管控、社区封控、隔离转运范围。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疫情发生地要分类有序做好外地滞留人员疏解,目的地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11月11日,上海市民在虹口区街头排队做核酸。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交通物流过度管控等问题,将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司机朋友一方面要及时关注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遵守防控规定,另一方面,如果遇到过度管控和交通物流不通畅问题,请拨打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292831,或各省应急运输保障电话。

如何加强封控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

雷海潮说,“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这个执政理念不仅要贯穿在疫情防控中,也要体现在日常诊疗服务中。

第一,疫情高风险区要建立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医疗服务运行机制,了解居民特殊就医需求,及时做出安排。

第二,更科学精准地做好医疗机构防疫工作。如果具有感染风险的人员去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不能简单地一封了之,应讲究科学精准,在完成环境消杀后,进行风险研判和评估,第一时间恢复日常诊疗秩序。

第三,对重点人群做更精细的安排。对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孕妇,还有需要持续放化疗、透析的患者,应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了解他们的状况。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要保证其日常用药需求。

第四,进一步充实院前医疗急救力量。发生疫情后,要保证充分的车辆、人员,一旦有急诊需要,要迅速派车,不能因疫情防控,为达到零风险,就推诿、拒收患者。

第五,加强集中隔离点管理。集中隔离点要及时了解和排查处于集中隔离状态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做出医疗服务安排,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小病拖成重症。

当前疫情防控重点、难点是什么

王丽萍表示,当前国际疫情形势错综复杂,防控的重点仍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疫情防控,难点是怎么把各项防控措施做实做细、落实到位。坚决果断控制疫情要做好四方面:一是做好常态化监测预警,进一步落实好“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对于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医疗机构等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的监测。二是完善当地应急处置体系,一旦发生本土疫情,措施要果断、快速。三是做好储备,第九版防控方案及相关文件要求各地做到核酸检测力量、流调力量、隔离资源及对流动人员管理的“四个统筹”,做好与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四是持续打造强大的社区治理防线,将城市治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到城乡社区,提前掌握、动员区域党员、企事业单位干部力量,做好疫情防控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真正发生疫情以后,动用这些力量,能更好、更快、更高效地处置。

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

针对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一要抓好商贸领域的疫情防控。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馆等重点场所疫情的精准防控,尤其对承担应急保供任务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等不能一关了之,进一步优化调整商贸服务业和展览业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二是完善开发区防控措施。开发区要落实区内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疫情发生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畅通,对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落实好白名单制度,不得擅自要求停工停产。

三是完善外资服务保障体系。及时掌握重点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围绕关键生产性工厂和仓储物流企业,强化服务保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四是持续优化外贸领域生产流通保障。完善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细化“闭环泡泡”流程。用好《海运、航空、铁路口岸外贸进口货物标准作业程序参考》,确保外贸领域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