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不只是抗癌药零关税,这次绝对是政策组合“药方”

澎湃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2018-04-13 15:14
来源:澎湃新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减轻广大患者药费负担并有更多用药选择,决定从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进口抗癌药降至零关税的承诺,总理在今年两会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就已经做出。只是没想到,落实起来会这么快。目前进口药品实际关税税率约为5%至6%,进口抗癌药每年约400亿元,也就是说,零关税后,可以减少癌症患者至少20亿元的开销。

根据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让救命药的价格降下来,是广大患者的福音,减轻经济上的负担,也带来更多生的希望。此次会议开出的“药方”里,零关税其实只是其中一味“药”而已,政策力度超出预期。

相比关税,进口抗癌药17%的增值税,是压在患者身上更重的负担。这项税率在欧洲各国的平均水平为8.8%,美国、澳大利亚为0。“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因此是更大的福音所在。“较大幅度”到底是多少,将来是不是也有可能,像关税那样一降为零,这是值得期待的一味“药”。

一片规格为250毫克的艾瑞莎药品,美国售价才10.3美元,在中国则达到500元人民币。除了税负原因,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也是肇因。会议提到“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这也是值得期待的一味“药”。只不过,首先需要清除法规障碍,因为按现行药品管理法规,未经批准在国内销售的国外新药,会按假药论处。

困扰国人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这么大市场,这么多病友,为什么很多抗癌新药,国外上市已经多年,国内却根本买不到?他们为什么这么不重视中国市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抗癌新药通常没有纳入医保,即便同步上市了,很多患者也根本吃不起。“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这味“药”比零关税更有含金量。

国内市场不能及时买到国外新药,根本原因还因为国外新药进入中国很难,要在中国人身上再做一次临床试验,会产生6到8年的“药滞”周期。当然,这样做是基于安全性考虑,不同种族的人在生理、生化机制上存在些许差异。但是,专利保护期那么短,“药滞”现象会大幅增加新药成本,导致很多药企甚至放弃了中国市场。

其实,对于不少癌症患者来说,有些新药风险是愿意承担的。比如说,大部分国外新药,在香港就能立刻买到,而且,同样是进口药,香港比内地要便宜很多。原因在于,当国外药企有钱赚更重视这个市场,流通环节的不合理加价自然会大幅减少,从药企到患者自然会有更精简的销售链条。

基于此,会议提到的“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以及“对在中国与境外同步申请上市的创新药给予最长5年的专利保护期限补偿”,或许才是最为根本的一味“药”。患者关切抗癌药的,首先是买得到,然后才是价格便宜。

动辄上万的进口抗癌药,患者不能不吃,还得长期吃,即便中产家庭也会因病返贫。零关税,降低增值税,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及时纳入医保,加快进口新药审批上市——这套政策组合“药方”,带给患者更多恢复健康的希望,落实得越迅速越到位越好。

    责任编辑: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