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25岁青年送别老父亲前的最后一站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李佳蔚
2018-04-07 22:07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4月7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中午11点多,潘海斌带着父亲前来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当天晚上,父亲就要乘坐10多个小时的火车回河南平顶山了,这是父亲第一次来到上海。

“我爸爱看革命历史剧,所以我特意把最后一站选在这里,他挺高兴的。”潘海斌说,此前他已经带父亲游览了外滩和南京路。

今年25岁的潘海斌,大学毕业后就来上海工作,因为平时工作忙,和家人聚少离多,所以小长假里邀请生活在农村的父亲来上海玩一玩。父亲能来看望儿子,心里也特别高兴,跟在儿子身后安静地瞻仰每一件展品,他很少开口说话,只管听儿子讲。

节假日纪念馆里的游客特别多,馆方数据统计显示,小长假第一天客流达到5500多人,第二天达到4700多人。尽管4月7日是假期最后一天,但天气晴好,观光者的热情依旧很高。

潘海斌扶着父亲,在人头攒动的展厅内,走得很慢,也看得认真。身材都不高的他们,很容易隐没在观光人群中。参观过程中,几乎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实物,他们都停下来驻足打量,读上面的文字。儿子潘海斌就像一名导游,尽其所知给父亲讲解。

“我爸没读过多少书,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我就把自己知道的一点东西给他说一说。”潘海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父亲今年59岁了,很少离开农村,为了供他读书,从来都没闲下来。小时候看到父亲在田里辛勤劳作,他就想有朝一日能让父亲清闲下来,出去逛一逛。在他的印象中,父亲爱看《长征》、《亮剑》等红色题材电视剧,因此他借父亲来沪的机会把他带来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一番,“这里资料丰富,还有很多实物,他都没见过,我知道他肯定想看”。

潘父虽然话不多,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里。好几次他沉浸在一件展品中,不知道儿子已经往前走了几步,晃过神来后,慌忙在人群中用目光搜寻他。

潘海斌和父亲在《新青年》杂志前驻足观看,相互交流。

“《新青年》杂志我知道啊,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原来长这个样子。”走到这份杂志跟前,潘父用家乡话小声跟儿子感概。离这对父子没几步的地方,郑先生带着儿女娅娅也在专心致志地参观着,娅娅读六年级了,虽然还没开始上历史课,郑先生希望她能够早些接触和学习中国近代史和共产党发展历程。郑先生说:“老师告诉她,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得带着她来看一看,革命先烈到底都走过哪些路。”

郑先生带着女儿娅娅参观,背着她的小书包。

纪念馆共有两层,潘海斌和父亲用了40分钟,一丝不苟地把一楼的诸多展品和介绍瞻仰了一遍,才走上二楼。父亲老了,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儿子背后。

在二楼,父子俩浏览共产党早期组织选派代表。

“我爸第一次带我去郑州时,我第一次看到有轨电车,感觉很神奇,跟生活在农村的认知完全不一样,有一种走出农村、走进大城市的感觉。”潘海斌回忆着。

说到过去,潘父话多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在儿子还小的时候,每次带他去县城,都兴奋得不得了。他从小教儿子做人要有正气,要上进,为了让儿子有出息,他就努力挣钱供儿子读书,终于把他养育成人。

“我儿子孝顺,带我来上海看看,来一大会址看看,”潘父只要一说到儿子,总有一丝自豪的口气。潘海斌则认为他在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正直,像个战士一样”。

也许是马上要送父亲回家了,潘海斌和父亲在纪念馆走得特别慢。望着二楼展出的中共一大党代表画像和简介,他们纷纷凝神注视,凑近阅读,时不时相互交流,说到会意处就轻声笑笑。

走出展馆后,阳光普照,父子俩坐在纪念馆门口的书店前休息。书店里面,许多小朋友和家长正浏览各式各样的红色书籍和纪念品。 

书店里阅读党史图书的家长和学生。

潘父觉得此行很满足,嘴里说着:“以前很多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东西,在这里都看到了。”儿子潘海斌在一旁听着,这是他第三次参观一大会址,对他而言,这次参观还有另一重意味,是能够与父亲再次亲密无间地交流。

    责任编辑:陈斯斯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