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故事:赞达仁唱出了鄂伦春族人民的新生活

2022-11-05 22:00
北京

原创 非遗里的中国故事 光明网 收录于合集 #非遗里的中国故事 13个

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鄂伦春族民歌就是典型代表之一。鄂伦春族民歌又称鄂伦春族赞达仁,“赞达仁”即鄂伦春语“山歌”之意,曲调高亢圆润,略带颤音,往往即兴填词,随编随唱,是鄂伦春族歌唱艺术的主要形式。

世代口口相传的鄂伦春族赞达仁弥补了鄂伦春族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缺憾,她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了鄂伦春原始狩猎时代的图景,为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宗教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2008年,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金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鄂伦春猎民家庭,从小听着鄂伦春族民歌长大,关金芳对鄂伦春族民歌的感情格外深厚,“民歌对我来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我就开始传承民歌。”自1971年开始,关金芳开始持续收集整理鄂伦春族民歌,目前她会唱的民歌高达1600多首。

众人拾柴火焰高,非遗传承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传承鄂伦春族民歌,2006年,关金芳成立了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吸纳了一批年轻力量的加入。十几年来,白银纳鄂伦春民间艺术团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甚至是国际舞台上进行演出。参与其中,白银纳村的孩子们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他们树立了要将民族文化传播给更多人的高远志向,越来越多的鄂伦春族年轻一代主动加入到了民歌传承的队伍中。

这样的成果来之不易,关金芳却从未谈及自己的辛苦付出,“几十年来我这样做太值得了,因为我的努力点燃了孩子们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未来,她计划运用微信等通讯软件,打破地域的限制,让全国各地对鄂伦春族民歌感兴趣的人都能有渠道了解和学习鄂伦春族民歌。

出品人 杨谷

总监制 陈建栋

总策划 靳铃涵

记者 冯浩

制作 李航

支持单位: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黑龙江省呼玛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非遗里的中国故事:赞达仁唱出了鄂伦春族人民的新生活》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