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交流:如何培养历史学本科拔尖学生
2009年,教育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主要目标是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建立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特殊模式,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有可能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希望有一些人能够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作为一种试验性的探索,这一计划启动之初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五个领域进行试验,而在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也被纳入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即是入选首批名单的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之一。
2022年10月22-2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卓越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首届全国历史学本科拔尖学生学术论坛暨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改革与模式创新,推动拔尖计划2.0基地建设,营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加强基地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促进历史学本科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务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孟钟捷在发言中说,拔尖计划1.0至2.0,发生了从无文科到有文科的重大转变,可见党和国家对文科基础学科愈加重视。华东师大响应国家号召和新时代人才培养计划,在2022年4月成立了卓越学院,把10个拔尖基地、3个一流学科和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的研究基地放在一起,希望推动卓越育人与卓越学术之间的结合。他强调,要充分理解拔尖学院“聚焦、交叉、颠覆、进步”的理念,并通过自身近期对科学理论与历史科学结合的思考,启发大家要有颠覆性的想法。回忆起自己参加全国第一届历史学基地班学生讨论会的经历和收获,孟钟捷教授表示,与20年前相比,现在有更多热爱历史的学子,交流平台也更加完善成熟,他希望同学们可以秉怀理想、珍惜机会,通过同样的交流方式认识朋辈、互相交流、有所收获。最后,他以司马迁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激励大家要有雄心,要有耐心,要有决心;要珍惜各种机会,向前辈学者学习请教;同辈之间要相互切磋、互相欣赏,共同成长。随后,华东师大本科专业点责任教师章义和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主任梁志教授分别发言,寄语当下的历史学子和历史教育。章义和教授提醒同学们要定心、潜沉、勤奋,提升担当,追求卓越,共同奋斗,探索历史的更多面向。梁志教授则指出,筹办本次论坛和交流会的初衷和目标有三,一是“同侪共进”,即为全国17家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学子们创造一个相互砥砺的机会,也为基地内与基地外优秀历史学本科生搭建一个定期切磋的平台;二是“师生共进”,既为历史学拔尖学生提供向各基地中青年教师请益的机会,与此同时,各基地老师们也可以借此近距离感知中国历史学本科生的学术兴趣与研究水准,促使自身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做出更多的思考;三是“同道共进”,各个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都积累了十分丰富且各具特色的培养经验,希望各基地之间经常相互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形成共识。
专家讲座:过渡时代的思想和人物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杨国强教授在本次论坛做了题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和人物”的主旨讲座。讲座从“历史变迁与过渡时代”“过渡时代的由来和因果”“过渡时代和保守主义的重启”三个方面入手,对20世纪“过渡时代”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当时期的思想与人物进行了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讲解。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中最早提出“过渡时代”这一概念。20世纪的中国像一叶扁舟小船偏离海岸,在欧风美雨的惊涛骇浪中进行艰难的社会转型。若要理解20世纪的过渡时代,则一定要理解19世纪的战争和变革。中国人第一次意识到西方世界具有我们历史经验之外的制度和精神,于是开始借法自强。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等进入中国,中国近代化历史变迁由此开始。但那一代人的效西法、学西法的目的是“取新卫旧”,也就是张之洞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士大夫在精神上是自觉但不自愿的。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人跃出了原来的夷夏之辩,但是又守护了中国本体。
甲午中日战争带给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惨败、屈辱和愤怒,由此中国开始重新审视日本的崛起,向日本明治维新看齐,对手变为老师,“取新卫旧”变成“除旧布新”,开始新一轮变法。但戊戌变法同价值观念上的玄想与急迫相连,思想冲击的影响大过实体上的变革。而清末新政带来更多变化。进化论因庚子辛丑之变广泛传播,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使中国文化中的理与势失衡,转变为重势不重理。科举制度的废除使政府不再向民众开放,无法进入政党范围内的人失语,加之政府结构解体和掌政人物的代谢,民国初年的中国变成一盘散沙。过渡时代不单是一个社会秩序、地方秩序解体的时代,而且是一个古今断裂的时代,一个希望幻灭的时代。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与古今中西之争相连。我们因中西而分古今,因古今而分新旧,因此新旧之争内涵则有中西之争。杨国强教授从“民主”“科学”“西化”“反传统”四个方面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叛进行阐释。相比之下,真正从深处触动中国历史文化的是受清代考据之学影响而形成的“整理国故”运动。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对古史只有推倒,没有敬意,只从《说文解字》中解读,而未将中国民族精神纳入考虑,不能从历史本身解释历史。与之相对垒的则是保守主义的重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由最早的“开新”转向“保守”。清代考据学之后中国文化被分成了各种碎片,没有守住中国的根本,文化保守主义具有其历史合理性。
师从陈旭麓先生的杨教授是一代人文主义史家,是华东师范大学近代中国史研究传统的集大成者,他化学问为德性,化历史为文化,讲座贯通近代中国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变迁,学力深厚,见解独到,既具有深沉的学术含量和历史洞见,也具有长久的人格感召力。
专题讲座之后,来自24所高校的37名历史本科生分五个会场进行了论文报告,其中,中国史3场共23个报告,世界史2场共14个报告。每场报告结束先由学生互评,再由专家评议。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大夏书院院长沐涛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本科专业点责任教授、2019级“思勉班”导师组组长章义和为本次论坛中获奖的同学进行颁奖。
来自一线的交流:如何培养历史学科拔尖学生
论坛还组织了两场交流会,邀请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15所院校历史学系的一线教师围绕拔尖学生的培养进行了交流。
中山大学的安东强在《新文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摸索》的报告中对为什么要搞新文科、怎么搞好新文科以及如何开展学科交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提出各位历史学教育者应当不断思考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出精神富足的人才。
北京大学的何晋就北大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学生选拨这一节点的经验为例,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在基地班拔尖学生的选拔过程以及选拔学生的范围、年级、人数、标准和班级内部激励和调整机制等方面,并希望与各基地同仁交流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拔尖学生选拔规则和标准这一共同面临的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国辉则分享了北师大在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并总结了基地班建设目前存在的困难,包括目前有关强基计划同学保研政策的不明朗、国内疫情条件下交换培养存在困难以及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小班教学难以真正实现等问题。
武汉大学的姜海龙以一线教师的视角分享了自己指导学生将课程论文打磨成为入选论坛的学术佳作的过程,以及从中生发出有关卓越育人的体验和思考。“拔尖”教育同样需要让学生建立起“普通人”的意识,摒弃对历史学和学术过分功利主义的追求;通过“非正式”的交往、营造文化氛围,使老师可以自然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逐渐启发学生进行历史本位的思考、形成健全的人格。
山东大学的孔勇介绍了山东大学历史学专业建设情况,并分享了在强基计划育人过程中的具体经验。比如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与持续创新的教材体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国际化视野为导向的培养体系,学院为支持强基计划发展组织多项专题活动并提供制度性的保障等。
四川大学的李建艳以《历史学“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四川大学历史学“拔尖计划”的有效探索》为题,分享了四川大学在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形成了以“强化使命、大师引领、强根固基、着力科研”为主要着力点的拔尖人才培养的总思路,主要聚焦于学生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的筑牢和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晔梦在报告中分享了华东师大历史学系拔尖基地“思勉班”的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构建“历史+”的创新培养体系,以“跨、超、多”的方式,通过对于时间、空间和人三个方面的认识塑造历史学的现代的学科本位意识,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科学认知、关注心灵,能够承担学术、育人和传播三大使命的拔尖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永斌从背景、招生和培养三个角度分享了本校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的机制和实践,并指出目前首师大历史学拔尖班人才存在心浮气躁、对历史学缺乏兴趣、不重视大类培养课程等问题,应当鼓励和培养同学们拥有更加广阔的胸怀和高远的追求,选育出真正心怀家国的高层次人才。
吉林大学的任瑞波以《关于史学基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为题,分享了在担任吉林大学考古学拔尖班班主任过程中有关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反思。关于拔尖班的培养措施,同学们存在着疫情导致频繁线上教学、师生之间沟通补偿、实践课程缺失和基础知识不足导致对专业理解不透彻,这与拔尖班的期待和高要求之间产生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任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屾提出学院和书院的关系一直是拔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史学拔尖人才培养进入2.0时代后,如何在第一课堂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书院和学院最大程度上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关系,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温海清以“一生一策、多措并举、合力育人”为题,提出要不断探索实践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的创新育人模式。着力建设“荣誉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挑战度,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授方式,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开拓文史哲融通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厦门大学历史系的吴海兰则着重强调史料目录学原著选读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吴老师提出,厦大历史系分为历史学和考古学两个方向,设置有多元化的专业实践方式,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同时要注重史料目录学培养,通过阅读原著、开设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对历史学产生更立体、更丰富的认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夏炎分享了南开史学伯苓班对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坚持“高端引领、学科融合、党政协同、拔尖培养、三全育人”的措施以服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本科教育教学理念。让拔尖学生更具有实践性、高端性和自主性,在充分发挥个性的同时,与海外接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多方位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许龙生则以“成德达才,交叉共融”为核心,向大家分享了开沅班的建设过程与理念。通过小班制授课、教授研讨结合以及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打造师生研习共同体;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加强师资配置、优化课程体系,推动拔尖学生向国际化、小班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祝宏俊强调了科研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以科研带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与反思。比如通过与高中合作或开展科研训练营等方式,可以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学术预备人才;建设柳诒徵学堂,能够加强拔尖文化建设和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并推动科研小组的建立。但过程中也出现了夯实基础知识与培养科研能力存在冲突、本科生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
在圆桌讨论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梁志教授总结本次经验分享会道,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各基地不仅有许多共通的经验,如书院制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对田野考察和第二外语能力培养的重视等,同时,各兄弟高校也提供了自身可供借鉴的个性化经验,具体到如何指导学生将一篇课程论文完善为学术论文,以及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等。这些经验与方法的分享对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思勉班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未来本系的拔尖人才培养将会沿着相似路径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此外,各位与会老师都表达了希望拔尖人才培养论坛继续举办的愿望,梁教授表示,未来华东师大会继续支持这个定期交流平台的搭建,并期待兄弟高校能够承接第二届论坛的举办,结合两届论坛的经验在未来确定能够长期良好运行的机制,使各基地深入地交流研讨育人实践中产生的新认识、新经验,更好地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