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参与世界文艺争鸣,发出中国学者声音

刘桐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022-11-03 10:22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10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揭牌,并举办了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高峰论坛,来自中国文联、上海文联以及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论坛。

论坛主要围绕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走向世界的使命,中国文学艺术海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如何参与国际文艺理论争鸣、传递中国声音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文艺评论的世界性

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概念生发出新的内涵,在新的世界文学语境下发掘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从而推动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走向世界已成为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指出,传统的民族/国别文学疆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没有哪位文学研究者能够声称自己的研究只涉及一种民族/国别文学,而不参照其他文学或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打上了世界性的印记,世界文学也具有了“超民族的” (transnational)的意义。全球化时代要求一种摆脱“欧洲中心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的新的世界文学评价标准。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当今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和区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的倾向,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工作者肩负着在参与国际对话、建构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互鉴的特殊使命,这就需要一种适应世界性的“国际化批评”新范式。这一新范式既要以中国实践为背景,以便回答中国新时代审美之问、艺术之问为导向,也要坚守中国的立场和本土意识,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气象,呈现中国特色的理论面貌,还要帮助中国学者在国际语境中展开有效的对话。

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流行度增加、西方普通大众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增加、关注中国文学的出版商日益增多,这些都表明中国文学愈发具有世界性。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副主任、人文艺术研究院访问教授谢柏樑从“世界戏剧”的角度入手,分析以梅兰芳和《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戏剧伟人”,这个称呼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在上个世纪初提出来的,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世界性影响在上个世纪便已显露。进入新世纪以来,汤显祖更是进入英语世界,与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性的戏剧巨匠一同出现。中国的戏剧作为世界戏剧的一个部分,将越来越多的影响世界,中国戏曲在全球的演出今后也会更加频繁。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邹理指出,此前西方世界构建了两种世界文学共同体,一种是以欧陆哲学为基础,试图通过对欧洲文学特殊性的研究来得出具有普遍性、超越地理约束和民族国家界限的世界文学模型;第二种是以英美等地的英语世界的市场和文化为基础,试图将英语作为世界文学的标准语言,将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生产、流通、阅读和研究作为想象世界文学共同体的主要方式。然而,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共同体发生改变,诸多事实表明,中国正在与西方国家一起,成为世界网络的重要连接点,成为当今世界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没有中国视角的世界文学共同体是不完整的。中国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参与到世界文学共同体的建设,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的困境

世界性既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艺评论的新特征,也是其重要目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时不能抛弃文学性与审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尚必武在重访哈沙夫斯基对于科学化研究的定义和理论后指出,无论当今的文学研究者的兴趣是政治的、民族的或文化意识形态的,但最起码要具备理性地描述文学交流的最基本单位——文学作品——的能力,否则,对文学研究就变成了对世界的研究。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能够回应两个问题,一是文学研究的目标在于理论创新和感悟、阐释相结合。二是所谓科学化的研究,不仅仅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实验、找数据,科学化的文学批评与文艺研究要返回文学艺术本体。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激烈竞争带来的不稳定的交流环境、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压抑、根深蒂固的跨文化误解等因素,这些都为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带来诸多阻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学报主编汪涌豪指出,正如一切网络文学终究还是文学,一切数字艺术终究还是艺术,技术攸关情感,背后更是人文。尤其是当下的艺术领域充斥着碎片化、及时化与经典化的矛盾,标准定制和个性独创的矛盾,文化、教化与娱乐消费的矛盾。如果退而广之、扩而大之,还可以看到传统与当下的矛盾,数字化世界与地域文化乃至文明的矛盾,这都是全球化时代任何艺术创作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全球范围内,技术被日益目的化,现代技术优势日渐成为一个具有压迫性的文化系统。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活都不得不服从它的统治,从表面上看,它的存在增加了人的自由,其实是调高了人的胃口,造成了人的生活中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分离,严重地压抑了人的潜能,甚至把人变成技术的工具。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刘耘华指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间激烈的竞争给走向世界的中国文艺评论造成了障碍。一方面,当今世界已经完全的“去魅”,成为“绝对唯物主义”,神性已经离开世界。另一方面,技术的滥用提高了杀戮能力。这严重地破坏了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时需要的平等的、和平的、去中心的对话交流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博士后张珣指出,尽管中国当代小说在法国的译介情况有所改观,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文学界的关注不足,小说批评几乎都出自汉学家之手,文学家鲜有参与。汉学研究存在一种错位。一方面他们着力强调贴近中国,力图让中国形象具备深刻性,但另一方面又越过文本、跨越抽象,固守人文主义本位而不自知。其次,当代汉学家对中文语言特质的思考和翻译技巧的总结,基本没有超越传统翻译理论的视野和深度,对抽象的民族性问题聚焦方式还是如出一辙。

走向世界的文化传播交流之道

面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的困境和挑战,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应对,与会专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刘康指出,推动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时要注意语境问题。语种和语境是不同的概念,现代民族国家的多语种发出的声音其实都是在单一语境内。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不同语境的交流。然而长久以来,多语境问题却被忽视。语境包含了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忽视对多元语境的理解,工具化的多语种传播便沦为一种单向度的、独白式的自说自话。刘康认为在语境问题中,有一组“道”与“术”的关系,“道”主要是指不同的价值观,“术”主要涉及学术的方法方式等诸多方面。推动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对话的目标在于在“道”的层面达成共识、求同存异。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指出,中国文艺评论在国际舞台上虽然不是完全的“失语”,但声音非常微弱。存在感的缺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后果是中国理论的意识形态力量极其软弱,没有战斗力。鉴于此,中国文艺评论需要走向世界。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关键在于形成跨文化的直觉,此外还需要学科建设与文艺批评“全面融合”、“深度融合”。所谓“全面融合”,就是与所有的学科专业方向尽可能的联合,否则它是一个外挂式的而非内嵌式的关系。“深度融合”是把学术批评融入学科方向的组织中、融入学科新的增长点中,否则只是个体的行为,跟学科没有关联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宋炳辉指出,中国文学发挥世界性影响,需要批评阐释与创作的协同与对话。对于中国作家来说,他必须面对国族和世界文学两个语境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如语言的差异、历史文化的差异,包括意识形态的差异,包括审美的差异。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从国际文化传播的角度提出推动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的两个方法:第一,中国文艺评论想要对外传播,必须要符合跨文化传播的规律。不同文化既有差异也有共性,而对于文化共性方面的传播,往往能收获较好的效果。这要求文艺评论者采取灵活的传播策略,既保持中国文艺评论的鲜明特色,也不断拉近与外国民众的距离。第二,文艺评论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进行传播。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智能媒体到元宇宙,文艺评论传播的方式和形态随之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变化,这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

上海交通大学传媒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徐剑认为,文化大数据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艺评论提供了一种基础性的工具。它代表了一种底层数据意义上的革命,即以前跨领域、跨研究的材料、资源、数据都将被数字化,在更深的意义上可能会推动文艺研究范式的一个转型,这种转型不单是一种技术手段的突破,而更有可能带来研究观念的更新、理论的创新。文化大数据不是对象本体,而是一种超学科的方法论,可以服务于文艺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文科学的研究不能为数据化,数据是为人服务的,有必要在数字人文理念过热前适度冷却,重返批判性的反思视野,避免让计算机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真理机器,而是要为让计算机为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工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主编彭青龙从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培养角度分析了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的途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走向世界对翻译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培养翻译人才。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包括过硬的政治素养、广阔的格局素养、坚实的学科素养、融合的媒介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赋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的实践素养方面。教师队伍要对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优化升级,把文化自信融入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带领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此外,挖掘中外文学的共同价值,把民族性和世界性密切联系起来,把地方性的知识转化成能被世界接受的世界知识。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