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高地 | 郝端端讲座音乐会诠释“印象与象征的德彪西”

2022-10-31 11:45
上海

原创 小音 上海音乐学院

对标国际化课程建设

构建演绎与研究之艺术桥梁

“每当提到前奏曲,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巴赫、肖邦等人的作品。而生活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个风云涌动、各种美学百花齐放时代的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对前奏曲也是情有独钟。其中,为钢琴而作的24首《前奏曲》更被视为德彪西作品清单中最重要的钢琴独奏文献之一。”

在德彪西160周年诞辰之际(1862 - 2022),一次关于诠释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的系列活动在上音歌剧院举行。作为上音钢琴系近年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钢琴家、音乐学者、青年教师郝端端副教授将演奏专业的特长优势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于9月15日、16日接连举办《印象与象征——诠释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讲座及音乐会,为演奏实践与理论研究之间架起了重要桥梁,充分体现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各方反响热烈。

本次讲座是2022年钢琴系专业教研室课程建设系列之一,由专业教研室主任毛翔宇教授主持,整场活动全程线上直播。

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

——德彪西与其文学与艺术上的关系

郝老师通过回顾巴黎“美好时代”的美学运动,阐述了“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含义,并深入分析了德彪西与两者的关系。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

郝老师提出,德彪西的音乐注重音质与层次,其朦胧虚幻的特点与印象派绘画类似。然而,德彪西的创作理念却与印象派画家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他喜欢根据自己对所描绘事物的印象,也就是通过间接的参照物进行创作。

德彪西所依赖的“印象”与印象派的“印象”意义截然相反,印象派画家创作时面对的是最真实的场景,其“印象”的朦胧感则是通过故意忽略众多细节,也就是人为地模糊处理完成的。而德彪西创作时参照的“印象”更像是一种记忆,因此最初呈现的状态就是混沌和无形的,但他可以像看幻灯片一样反复回放、放大,在某个记忆的瞬间找到创作灵感并展开描述。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为他“保持情绪上的自由”,也让他的“印象”更为真实,且饱含各种细节。

-德彪西与象征主义

相较于印象主义,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象征主义更为接近。郝老师指出,象征主义绘画作品以及文学作品对于细节非常考究,最著名的莫过于《蒙娜丽莎》。

而在象征主义文豪夏尔·波德莱尔、斯蒂凡·马拉美等人的笔下,对于细节的考究主要体现在修辞方面,为打破传统修辞习惯,他们会在用词的环节精雕细琢,以掩盖诗句的真实意义,同时增加悦耳性和暗指性。

这些都与德彪西在创作时的理念十分相近,德彪西同样打破传统调性和声的规则以制造全新的听觉体验,也将精力集中在处理细节的象征性之上。正因如此,从歌曲集《波德莱尔诗五首》到《牧神午后前奏曲》再到歌剧《佩利亚斯与梅利桑德》,德彪西与波德莱尔、马拉美以及莫里斯·梅特林克等象征主义文豪在艺术层面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德彪西前奏曲创作理念

——《牧神午后前奏曲》

郝老师从“前奏曲”一词的含义、《牧神午后前奏曲》等曲目进一步明确了德彪西24首前奏曲的创作理念。

《牧神午后前奏曲》为管弦乐曲,作于1892-1894年,取材于马拉美的同名诗作《牧神午后》。该曲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作品,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成熟的德彪西音乐风格。

郝老师谈到,德彪西在写《牧神午后前奏曲》时是通过对马拉美作品的整体印象,提取某些场景并用音乐进行烘托,印证了他之前提出的德彪西根据“印象/记忆”并通过瞬间灵感的迸发进行创作的观点。他的两集钢琴《前奏曲》均是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

这些印象/记忆可以来自一个场景、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幅画作、一段往事,甚至是一丝细节。德彪西通过不同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各种主题的印象/记忆,借助音乐中包含的象征性意义,激发聆听者的想象力。为此,德彪西故意将所有的前奏曲标题置于作品末尾,并加以括号及省略号,一方面,这本身就具有象征性,因为音乐的内容会超越标题本身的含义。另一方面,这样做可以赋予欣赏者更自由地解读空间,避免使其陷入先入为主的概念。

细致剖析24首前奏曲

——“直接手法”“梗式表达”“谜之体现”

郝老师巧用通俗的表达,从“直接手法”“梗式表达”和“迷之体现”三个方向,细致入微地剖析24首前奏曲的象征性含义,并且加以演奏与讲解。

“第一种‘直接手法’最容易理解,也最方便在演奏中实现。”他说,音乐的象征性被形象化,并直接指向标题意义,更多想象力则可以丰富细节的个性化处理。

郝老师整理出德彪西前奏曲中的一些典型音乐片段,直观地说明何为“直接手法”,并建议学生通过自身对所描绘事物的了解,对乐谱进行演奏。

比如,《西风所见》中第1至20小节明显体现出风声的特点;又比如《水妖》中快速地上行音阶以及高声部的“落滚”音型,可以直接使人联想到水的特质。

“然而‘直接手法’偶尔也会有柔情的一面,在赋予其丰富的想象力后也会变得更有意境。”郝老师补充道。如《暮色中的声音与芳香》,乐句间的连接处就需要处理得更为讲究。

郝端端老师演绎《暮色中的声音与芳香》

此外,《雪上足迹》则体现出德彪西特有的“虚拟视觉空间感”。

郝端端老师演绎《雪上足迹》

“‘梗式表达’的象征性更为隐秘,诠释者需要了解与前奏曲标题相关的完整信息。”他表示,标题部分表露音乐所描绘的内容,但后者与标题所代表的更多潜在因素相关联,象征性更为多样,想象空间更大,同时,也更容易使人迷失方向。

郝老师以德彪西前奏曲集的开篇之作《德尔菲舞女》为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标题包含的意义。

在这首前奏曲中,德彪西主要将自己对两个方面的印象表现了出来。第一是庄严性,作为一座古希腊雕塑,其本身厚重的历史就能带来一种威慑感,不仅如此,它在卢浮宫的位置也注定会使观赏者肃然起敬;第二个方面的印象则针对雕塑本身,那就是三位古希腊女性的柔美感。在作出以上分析后,如何具体用键盘向听众展示这两种印象就成了新的问题。事实上,德彪西在音乐素材中给予了诠释者一定的向导,那就是注意能够形成对比的因素。

“梗式表达”同样应用在《阿纳卡普里的山丘》以及两首与西班牙有关的前奏曲《中断的小夜曲》与《维诺之门》中。对于《维诺之门》中表现醉酒状态的“梗”,郝老师则进行了形象的诠释与示范。

郝端端老师演绎《维诺之门》

“谜之体现”,即德彪西有意让标题的意义变得不明朗,以此使音乐的象征性与想象空间最大化。

《帆》在解释为帆船的帆和面纱之间有歧义;《枯叶》可指树叶也可指书的一页。两首作品的标题仿佛字谜游戏,一个标题的词汇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释义,这也大大地扩大了演奏者的想象空间,给乐曲增添了神秘色彩。

郝端端老师演绎《帆》

郝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语言丰富,风趣横生。他在总结时强调:

“作为诠释者的我们,要秉承‘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精神,首先明确自己的理论依据,随后将演奏的目的与技巧具体化,再对其进行融会贯通,形成自然表露,如此才能做到为聆听者留下无限遐想,从而真正达到德彪西所期望的艺术境界。”

扫描二维码

查看完整讲座视频↓

\ 推荐阅读 /

供稿:钢琴系、海上音讯社

文案整理:陈上好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原标题:《学术高地 | 郝端端讲座音乐会诠释“印象与象征的德彪西”》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