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在读的11本中文原创书:向心城市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2022-10-15 14:20
来源:澎湃新闻

本期的湃书单,中文原创新书很丰富,不光有杨念群、罗新、昝涛等学者的历史类新书,还有《大国大城》作者陆铭教授的新作。历史人物+城市发展……

《奥斯曼-土耳其的发现:历史与叙事》

昝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就目前的国际政治局势而言,《奥斯曼-土耳其的发展:历史与叙事》实在是一本“及时雨”般的好书:文风晓畅易读,内容则紧贴时代。虽然国庆长假刚刚读罢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的我,对第三章“文学与政治”中有关帕慕克作品的评述最感亲切,但不得不说,第二章“凯末尔主义”与第四章“‘新奥斯曼主义’”才是帮助我们了解当下土耳其的锁钥。要是实在没空,读读附录二那篇访谈《从凯末尔到埃尔多安:土耳其模式的进化》,也是好的。

《半岛:食与自然》

解玉军/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8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因为我的父亲,他的老家在威海。

我小的时候,时不时听父亲念叨起家乡的风土、吃食。在他的回忆中,家乡山上的苹果随便摘来都好吃,出海捕鱼船上烧的鲜鱼特别美味,还有他小时候跟小伙伴们帮着大人剥花生,一边剥一边吃,可香了……我长大后也回过家乡,印象中,关于家乡饮食的味道,一个鲜,一个咸。鲜者,如鲅鱼饺子、海肠饺子、清蒸的螃蟹、虾爬、海蛎子,还有蛤蜊汤做的打卤面。咸者,记忆尤深的是小时候我家饭桌上的虾酱蒸蛋。远在新疆,那时候能得到点虾酱,也是不易,父亲总是很郑重的样子,搞个一小碗,我们都嫌弃,又臭又咸,他却吃得喜滋滋的……所以,我是带着些回味翻看这本书的。

读完获得了什么呢?在作者笔下的一些地方,我重温了我的回忆,比如说到地瓜干儿,“糖霜又白又厚,咬开后金黄半透明,又甜又软”,我记得某年父亲回乡带回来的地瓜干儿是婶婶家的长辈自己晒的,就是这样的,特别好吃。而更多的,是我不熟悉的,是作者对半岛风物、饮食的细致体察,还有独属于她的生活记忆。离乡在外的人,总有心里惦记的家乡风味,或者应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特别思念或偶尔回味的味道。到这儿,我又想起小时候吃的一顿饭,父亲做的,做的时候他说年轻时候觉得可好吃了——清水煮面条,加了白菜,调味只有盐。我和弟弟捧着碗不情不愿地,“这什么玩意儿,好吃?!”

《边境上的中国:11世纪以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历史与记忆》

杜树海/著,九州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这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在后记中,作者说:“毫不讳言,本书的各章之间并没有做到齐整如一,一气呵成。部分篇章,由于资料充分、主题清晰,写得浓墨重彩;而部分篇章则刚好相反。每想到后者,我就充满沮丧。直到一天,某位老师讲了一个道理,我的沮丧才有所缓解。他说写书就像弹钢琴,有高潮的部分就有低潮的部分,低潮也算是高潮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唯愿本书的读者不要在低潮的部分就昏昏睡去,致使高潮部分无缘得见天日。”学术著作,我习惯先看前言后记、绪论结论,再看具体章节,所以,一早看到这段话,更定了定自己读书的耐心。而读了几章之后,觉得正文内容颇有趣味。对此书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即使非专业研究者,也可一读。特别是书中谈及的一些个案,如土酋势力思明黄氏如何创制祖先故事,又如土官争袭大战中的阴谋阳谋,等等,故事性极强,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定是颇具吸引力,假如另外下笔写成大众历史文章,相信会有更多读者将目光投向历史上的西南。

《范仲淹》

郭宝平/著,凤凰出版社,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作者郭宝平在自序中说:“我从事历史小说创作,决心开创一种历史小说写作新模式:依托历史写小说,以小说的笔法写历史。在文学领域为历史书写赢得阵地,在史学领域为历史普及赢得读者。”初读这两句话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慢慢把书读下去,却逐渐理解了作者的野心。历史小说当然有虚构的成分,然而历史细节想要虚构出来并不容易,高阳的历史小说就最大限度地忠于史实,不肯为了支撑作者的主观观点而拿捏史料。

说回本书主人公范仲淹,他被宋人称为“国朝第一人物”,令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钦佩不已。他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一身而备数器。本书生动地再现了范仲淹的传奇一生,作者希冀读者翻开这部小说,就能穿过历史隧道,得以重回那个成就范仲淹的时代,一览彼时中国人的风采。在与真实的范仲淹相伴而行的过程中,感受他的七情六欲,同慨他的百感交集,追慕他的自强不息,汲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力量。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著,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2年7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这是一部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的历史著作。主人公王钟儿八十六年的人生写在她的墓志铭里,439年生于南朝低等氏族家庭,24岁嫁入门当户对的夫家,30岁时因战乱为北魏所掳,成为一个宫女。她人生剩下的56年,都在北魏宫廷度过,确实是漫长的余生。

因为命运的偶然,王钟儿这样的边缘人物来到权力中心的近旁,在她周遭上演的,是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和无情杀戮,除了颠覆人伦的“子贵母死”制度,在疯狂的权力游戏中尔虞我诈似乎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永不停歇的人生律动。从王钟儿的视角看去,更显出别样的沉重与荒凉。

材料所限,书中真正关于王钟儿的内容并不多,她的人生在书中更多扮演的是串起那些关键人物和历史节点的线索。跟历史上无数湮没无闻的普通人相比,王钟儿已经是留下了生命印迹的幸运者。她没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历史学家用大量的史料旁证在她的人生轮廓中填补进血肉,通过那些与她发生过交集的人们的故事,以及那个时代的制度、规范和理想,再加上些许想象,她几乎变得具体起来。例如关于她入宫前的生活,作者写到在战乱发生前的462年,王钟儿嫁到杨家,在汝水盘旋的悬瓠城里过了两年平静的婚后生活,特意提到她秋天肯定吃到了本地特产的那种板栗;写到她的暮年,作者想象她的生命因为熟悉的人一个个离开而不断萎缩。与满纸的权谋与血腥相映照,这样的关怀尤为动人。

《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布兰顿》

陈亚军/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1898年,詹姆斯在其加州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实用主义”概念。实用主义作为美国本土哲学,在二十世纪初曾辉煌一时,后来被更加年轻的欧洲哲学挤出了历史舞台。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它又重新活跃起来,有重振雄风之势。陈亚军的《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布兰顿》是他二十年前出版的《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到普特南》的增补再版。书中对实用主义做了一种谱系式的调查,介绍了古典实用主义的皮尔士、詹姆斯、杜威,新实用主义的奎因、罗蒂、普特南;新版还增补了实用主义的新代表人物布兰顿。陈亚军认为,实用主义两个最主要观点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发生学意义上的真理论。就前者而言,它致力于将传统哲学探讨的“哲学问题”还原为“人的问题”;就后者而言,它将“真理”和“真理的接受”区分开来,并不否定“真理”,却更加注重对“真理的接受”的探讨。因此,实用主义者既不是虚无主义者,但又是真理多元论者。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

杨念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2年9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本书的宗旨,作者在绪论中明确说到:“拟围绕‘大一统’在‘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表现展开讨论,一方面探究‘大一统’观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及其在清代展现出的独特历史形态;另一方面探讨‘大一统’观在清代政治、社会与文化实践过程中到底如何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力。”(37页)

清人入主中国,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统治的合法性问题,由于宋代以来形成的强烈的“夷夏之辨”观念,对于异族统治的抗拒极为强烈。而明朝“因南北分立态势近似于宋朝,在‘正统观’的建构上基本继承了宋学对待异族的态度,总是期望以‘道德优越感’强化族群之别,以此作为建立正统性的可靠依据”。(126页)这种观念的执拗,甚至在归于“统”的王朝,也要拉出一条鄙视链:把“统”细分为“正统”“霸统”“僭统”“余统”“变统”五种,分别指认汉唐明(正统),秦(霸统),晋、隋、宋(僭统),后汉、东晋、南宋(余统),元(变统)。其他分裂各朝均不入此“五统”之列。(130页)

不知道夹在宋明之间的元朝统治者的心态如何,直觉是他们并不怎么在乎这点。按照元史学者张帆教授在一次访谈中的说法:“元朝带来了草原社会的政治观念:君臣关系就是主奴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不仅限于君臣之间,也适用于君民之间。在法理上,谁都没有人身自由,都是从属于大汗的。”既然确认了主奴关系,问题反而被简单粗暴地化解了。

清廷自认继承了明朝的正统,就必须给出证明。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王权要想获得天命的支持,也就是正统地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拥有足够广阔的疆域;服膺阴阳五行和五德终始说主导下的历史循环论法则;实施任何重大政治行动必须遵循德性的指导。(82页)清帝采取了两大策略,一是回归汉代“正统论”首义,重提“大一统”对空间疆域占有的重要性;二是打破“夷夏”界限,重回《春秋》“尊王”本义。

第一个策略相对好办,因为清朝统治疆域之广阔远超前代。这一成就自有心领神会的臣子士人不厌其烦地解读,并不会有心理负担。赵翼甚至勾画出一条地气迁徙的路线:

赵翼发现,陕西中部自古为帝王统治中枢,周、秦、西汉、苻秦、姚秦、西魏、后周相继建都于此,隋文帝迁都龙首山下,仍属秦地,从此混一天下,终成“大一统”之业。至唐代定都长安,统治规模达于鼎盛,然不幸盛极而衰,契丹建辽,地气开始自西趋东迁移,因契丹只据有幽蓟之地,王气尚未蕴积成形,无力一统中原,地气随后流向东北,中间经洛阳、汴梁作为过渡,借用某些堪舆家的神秘说法,这是一条绵延曲折的“过峡”之路。经过一二百年,东北王气始累聚成势,方有金朝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短暂辉煌,至元明两朝最终天下合一,到大清“不惟有天下之全,且又扩西北塞外数万里,皆控制于东北”。在赵翼看来,“此王气全结于东北之明证也”。(145页)

至于“夷夏之辨”,则是通过“帝王经学”的推行,凸显“尊王”的要义,即君臣之伦,证成统治的正当性。

在第三章,作者讨论了清朝的“二元治理模式”,将其纳入“大一统”的思想中,提出了一个整合性解释:“清朝建立起了有别于前朝的‘正统’多元特性。所谓‘正统’多元特性是指,一方面清朝继续沿袭内地儒学传承的历史谱系,主张尊崇宋明儒学的思想遗产;与此同时,清廷通过在蒙藏地区汲取藏传佛教信仰,确立起了与儒家正统思想相互兼容的新型‘正统观’。”(248页)当然,作者也指出,这种内地与边疆兼容的正统观,仍然是主次分明的,“藩部的政教关系大体仍受制于内地‘正统性’的引领和范导,形成了‘体’(内地)与‘用’(藩部)的二元运行逻辑,其体用互补关系所昭示出的仍是一种‘中心’与‘边缘’的互动状态”。(302页)

在第四、第五章,作者分别讨论了学者型官僚的基层治理模式,以及基层的教化,作为宣扬“大一统”的基层治理实践。不过,感觉在这两个领域,清朝相对宋明的改革或变动并不那么剧烈,似乎仍然在儒家主流思想演化的延长线上。

作者在论述“大一统”观的形成时,主要讨论的是康雍乾三位帝王的政策和言说,大概是这一思想工程由他们完工的。不过,后继者并没有悠闲多久。近代以来,“大一统”观遭遇了最大的危机。中国领土广袤却屡屡遭受地域狭小的西方诸国侵犯欺侮,最后居然被蕞尔岛国日本击败。因此,晚清学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看待“大一统”观与集权专制主义的关系。在西方思想规训下,“大一统”必然导致专制独裁的论证逻辑逐渐占了上风。(473页)“地方自治”“封建”“联邦制”等讨论之所以浮出水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境下对“大一统”观的反思。“晚清思想界无论哪一派,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论述,在20世纪初都已达成基本共识,那就是坚信君主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帝王专制的历史实效性已经过期。尽管步入近世以来,‘大一统’观仍对维护中国疆域领土完整具有镜鉴意义,却再也不能成为替皇权专制体系辩护的理由。”(521页)

除了疆域与专制关系的危机,另一个要害——夷夏之辨——在清末民初再次成为革命党人的利器,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作者在这一问题并未过多展开,只是指出:“清末盛行的‘反满革命论’尽管在短时期内起到了强大的舆论动员效果,却潜藏着一个致命危险,那就是有可能瓦解少数族群对清朝多民族共同体的有效认同,以致民国肇建时期作为新生国体基础的疆域版图陷于分崩离析之时,革命党人所标榜的‘反满’革命话语也随即遭到了质疑和否弃。”(556页)

在“余论”部分,作者通过一些政治学术语与中国传统观念的辨析,指出“统治”与“治理”的差别,“统治”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正当性,并不能简单地化约为政治生活中的“支配-服从”概念。清帝为塑性“大一统”观念所作的努力,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迷信”形态,或概括为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愚民之术。(642-643页)毕竟,他们三位在古代帝王中,都属于智商绝对在线的。

《细味人间》

徐国能/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从《第九味》到《煮字为药》,再到这本《细味人间》,徐国能的散文已经看得很熟悉了,熟悉他对食味、诗词、古典音乐的熟悉,熟悉他的念旧惜旧感旧,他的意象措辞,知道他会在哪里发感慨,种种今昔、种种不合时宜,那种老派的对于人和事的“细味”、经心,是散文黄金时代的孑遗。

徐国能说:“文学源自追忆,这不仅是指文学的内容全然是对过往生命的留恋与怀想;更是指文学的目的,旨在唤起我们对旧时光的惆怅而言。”因此,他的笔下有童年初夏“几大盆粽叶、糯米与腌在酱油里的猪肉香”;有落榜那年长夏突然洞明了的世情,觉得“摔跤一次,就知道其实这种事也没那么可怕”;他说,“青春就像一枚指印,秘密地盖满当下生活,当我们顺着其中细致的纹理慢慢寻索,点点滴滴,似乎都是为了追抚某种曾经的情怀”;他说,重读旧时书,“体会了诗情总是在最细微的人生的缝隙里;在一盏灯点亮或吹灭的刹那;在我们的心,被世界无害通过的那个时刻”。

而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或许也可以藉由他的诗情在喟叹之外略略得到一点安慰,跟着默念:“世界虽然无情,但也有待我们不错的一些时候。”

《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

陆铭/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在《向心城市:迈向未来的活力、宜居与和谐》中,作者陆铭谈到了“向心城市”的三个趋势:人从农村集聚到城市,从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从城市的外围集聚到中心城区。通过分析城市通勤的“向心”特征,作者解释了市中心为什么会拥有最密集的人口,并强调了在国家和区域视野下的城市与农村关系,即“区域-城市主义”。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这些城市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例如拥堵、污染等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城市规划者的努力,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立法与监管,这也将成为对城市治理的考验。在本书的最后两章,作者提出了在向心城市中实现市场、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重要性。其中政府需要肩负起提供公共品,处理外部性问题,做好管制与规划的责任。对于涌入城市的人口,需要保证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机会和结果的均等,做好城市的治理。

《一生怀抱几人同:民国学人生平考索》

方韶毅/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方韶毅先生在《一生怀抱几人同:民国学人生平考索》的后记中,坦然承认:“我有考据癖,读书中发现那些少有人关注的配角,总想探个究竟,并乐在其中。”说句实话,读书人这类古怪的癖好,在一般人看来,大概是要归入“有毛病”之列的。再说句实话,我也有类似的毛病,偏就爱读这类钩沉索隐、寻找学术思想文化史上的失踪者的文字。书中写到的昆虫学家兼为诗人的刘廷蔚,与他那曾在清华图书馆工作的哥哥刘廷藩,就都是有意思的人物。

《中国的运河》

史念海/著,山东人民出版社·胡杨文化,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水面上的船舶交通是要比陆地上的车辆运输经济而省力,今日固然如此,就在古代也是一样。一苇之航,只要水力可以胜任,就能随水道所至而达到其沿岸的各处。”随着这样开篇,史念海先生开始向我们讲述“中国的运河”。准确而平实的语言,既有一种时代感,又有一种亲切感。

这本书于1944年第一次出版,在1987年经过修订再版,后被收入2013年作者全集中。此次即以全集本为底本编校出版。修订本增加了不少史先生考察亲历的所见所闻,比如在江苏高淳东坝考察了传说是伍子胥所开的渠道:“……在东坝南头水道侧畔发现许多盆碗遗物,制作颇古,当系秦汉前遗物。水滨能有这些盆碗遗物,而且又殊不少,可能是当年开凿这条运河时遗留下来的。据此,则子胥伐楚开渠当非无稽之谈。”

史念海先生在1987年的修订版序言中记:“当时我和顾颉刚先生皆寓居北碚,近在比邻。我向顾先生谈到这样的设想,承他赞许和鼓励,我就从事对于运河的研究。《中国的运河》这样的书名,也是承他指定的,书稿写成之后,并承他过目和安排付印。今修订出版此书,而先生已归道山,请益无从,念及嘉陵江畔追随杖履的情景,泫然无已。”

附:译著新作推荐

《血清素》

【法】米歇尔·维勒贝克/著 金龙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7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十多年前,经台湾地区作家朋友介绍,读了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的《一个岛的可能性》(文汇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读后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法国作家似乎特别喜欢在内容和形式上全方位地拓展小说的疆域,内容上大力探讨哲学、社会问题等等,就是不好好讲一个故事;形式上也是各种实验、创新,如刚刚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安妮·埃尔诺,创造一种“无人称的自传”,虽是自传,却写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维勒贝克亦是如此,不但将自己写进小说里,之前的一部《地图与疆域》里,还复制粘贴了几段维基百科的内容,虽有抄袭之嫌,但他却说这是一种文学实验——嗯,类似于拼贴艺术吧。

即使在法国文坛,米歇尔·维勒贝克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大胆、异类,以至于得了龚古尔文学奖也受到很多同行和读者的质疑。前几年,巴黎的《查理周刊》遭受恐怖袭击时,他也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动用警力来保护自己。维勒贝克的小说,不仅涉及宗教,还大胆描写网络色情以及网瘾,反思克隆技术,探讨安乐死等等,因此他的好几部小说都不能引进。

新作《血清素》,在叙事上变得传统很多,维勒贝克没有玩什么实验,只是偶尔引用一下产品说明书的描述方法,介绍几种抗抑郁的药物——书名“血清素”便来自于此。主题则还是维勒贝克一向关注的当下社会,写出了一种现代人的困境。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法国农业部的职员,通过他,维勒贝克关注到了全球化背景下,本国农户受到的沉重打击,以及一个现代人会遭受的症病,孤独、抑郁。此外,小说中还充斥着全球化现代社会的各种符号,精品酒店、时尚箱包品牌、天体度假村等等,也是维勒贝克一向关注的时尚文化。另外,大胆的性描写自然不会缺席。因而,读他的小说,不会感到沉闷。

最后,赞一下作为两部维勒贝克作品(《一个岛的可能性》和《地图与疆域》)的译者、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余中先为本书所写的序言,完全可以看着一篇维勒贝克及其作品的全面导读,让一个在阅读本书前从未接触过维勒贝克的读者都能瞬间把握该作家的特质。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张亮亮